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十四五”时期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事业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1-12-29 文章来源:区应急管理局 【字号
分享:

               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十四五时期

                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事业发展规划

  

Ο二一年十二


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作为北京新两翼的一翼,将其打造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是“十四五”时期发展的总体目标。确保北京城市副中心安全运行、和谐发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因此,做好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以下简称副中心)“十四五”时期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不断增强北京城市副中心安全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应急管理能力,不断降低各类灾害影响的重要基础。

本规划以习近平总书记“建设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与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重要论述以及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系列重要指示为指导,根据北京市和副中心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全面落实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任务,以保障“副中心安全”为目标,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努力构建符合首都安全治理的副中心应急管理体系,使应急管理与城市运行、重大活动保障紧密融合;把应急管理放到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局中来把握,落实应急管理精细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基于副中心“十四五”时期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和应急管理事业发展需求,根据副中心在北京市城市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要求,综合考虑副中心城市发展“多规合一”的规划实施和管控体系,精准制定规划标准。

本规划是副中心时期的专项规划包括了“十四五”时期的安全生产规划、防灾减灾规划以及应急管理规划等三部分,其内容包括副中心应急管理事业现状与形势、规划目标与思路、“十四五”应急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重点工程、保障措施等5个部分。本规划针对应急管理体系、安全生产与防灾减灾三大类需求,提出了五项任务与四项重点工程。五项任务是: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健全完善应急管理制度体系,提高防范自然灾害风险能力,加强救援能力与保障能力建设,加强社会与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四项重点工程包括:大力开展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着力打造具有副中心特色的城市安全保障体系;通过强化危险化学品危险源风险监测与排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控整治等措施全面降低安全生产风险;推进应急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实施综合防灾减灾重点工程,开展自然灾害风险调查计划,加强洪涝灾害与地震灾害防御工程建设,全面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等方面内容

本规划是副中心开展安全生产、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各项工作的重要依据行动纲领。通过《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十四五”时期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事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将有力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应急管理事业的全面发展,为实现2021-2025年副中心城市发展规划蓝图,加快推进和谐、韧性安全、宜居模范区的建设,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本规划编制的基准年为2020年,实施期为20212025年。


  

第一章 现状与形势 1

一、十三五时期副中心应急管理事业工作成效 1

(一)安全生产监管成效显著 1

(二)新应急管理体制下机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2

(三)自然灾害风险防御能力进一步增强 4

(四)应急救援能力不断增强 5

(五)应急宣传和应急文化建设逐步深入 6

(六)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初建成效 6

二、“十四五”时期应急管理事业面临的形势 7

(一)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对应急管理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7

(二)安全生产工作中深层次问题明显显现,亟需加强重点领域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力度 8

(三)城市规模与功能的变化,受灾体的暴露度脆弱性更加凸显 9

(四)受全球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和经济社会因素耦合影响,自然灾害风险依然严峻 10

(五)基础薄弱,应急保障能力急需加强 12

第二章 总体思路与目标 13

一、指导思想 13

二、规划原则 14

(一)首善标准,着眼未来 14


(二)以人为本,保障安全 14

(三)预防为主,管控风险 15

(四)科技引领,精准施策 15

(五)重在基层,共享共治 15

三、规划目标 15

核心指标 17

第三章 主要任务 17

一、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 17

二、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化解安全事故风险 19

三、提高自然灾害防灾减灾能力 21

四、救援能力与保障能力建设 23

五、社会和基层风险管控及应急能力建设 25

第四章 重点工程 27

一、探索建设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着力打造具有副中心特色的城市安全保障体系 27

二、安全生产重点工程 27

(一)危险化学品危险源风险监测一张图工程 28

(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程 28

(三)危险化学品安全整治工程 29

(四)安全宣教工程 29

三、推进应急管理智能化,提升应急管理能力 30

(一)应急指挥综合调度平台建设计划 30

)实施综合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 30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31


四、综合防灾减灾重点工程 31

(一)实施重大自然灾害风险调查计划 32

(二)持续推进防洪排涝工程建设 32

(三)实施地震脆弱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 33

(四)实施防灾减灾救灾国民教育计划 34

(五)实施基层创建工程 34

(六)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与应急设施建设 34

(七)应急救助体系建设工程 35

(八)加强地震台网建设工程 36

第五章 保障措施 36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 36

二、加大政府投入与社会资本引入 37

三、建立承诺职责落实和问责机制 37

四、提升安全生产与综合减灾科技支撑水平 37


第一章 现状与形势

一、“十三五”时期副中心应急管理事业工作成效

“十三五”时期,副中心应急管理工作立足副中心发展需要,扎实推进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持续深化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全面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基础保障建设,全区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均呈现出总体下降的趋势;依法、协同、高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显著增强;防灾减灾救灾的责任链条进一步完善夯实。五年来,副中心先后承担了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示范区、北京市安全生产检查队规范化建设优秀示范区、全国遏制重特大事故试点区、京津冀协同应对事故灾难试点区、全国安全生产新闻宣传工作试点城市、全国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等先行先试任务,形成了具有副中心特色的通州经验和通州模式。连续8年北京市政府评北京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先后2次被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评为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先进单位连续3年荣获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改革创新奖北京市安全生产工作基础管理创新奖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工作改革创新奖”,北京市总工会、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授予首都劳动奖状荣誉称号。

(一)安全生产监管成效显著

“十三五”以来,通过持续深化安全生产领域体制机制综合改革,逐步形成了“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群众”的三级四层安全监管力量体系与“1+7”(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部门职责、约谈办法、通报办法、警示办法、隐患排查制度于一体)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体系;紧密结合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要求,强化高危行业安全监管,累计完成5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和60家危险化学品经营(有储存)企业调整退市;根据环球影视城项目建设需要,拆除文化旅游区地下乙烯管线三条,总长约4.5公里;在全市率先完成为4272户城乡困难居民家庭淘汰不合格燃气灶具、安装燃气安全辅助设备和独立式烟感火灾探测报警装置等为民办实事工程,超额完成市政府绩效目标任务;实施通州区城市安全隐患治理三年行动,共计报送监督检查记录74614条,挂账隐患2047条,2018年、2019年、2020年连续三年全部按时完成整改销账;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七进”、“安全宣教基层行“应急宣传进万家”等宣教活动,三年来共计培训各类人员万余人次“十三五”期间,全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持续稳定向好态势。

全区共计发生安全生产、交通、火灾等亡人事故266,死亡人数合计284人,同比“十二五”死亡人数下降了43%,实现了全区“十三五”时期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事故率较“十二五”时期下降20%的目标。

(二)新应急管理体制下机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应急管理部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应急管理体制朝着现代化建设方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019年3月,通州区应急管理局挂牌成立。在新的应急管理体制下,整合了应急管理、水旱灾害防治、地质灾害防治、自然灾害救助、森林防灭火、震灾应急救援等7项重要职能,同时规划自然资源、水务、民政、园林绿化等部门建立了密切协作关系,进一步突出了改革后副中心应急管理的综合性、系统性和统一性。区应急办先后制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通州区应急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北京市通州区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与处置管理办法》、《北京市通州区应急管理考评指标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将应急管理纳入区委、区政府绩效考核和区政府折子工程,以项目管理的模式强力推进

经过努力,形成了由区应急委、19个专项应急指挥部(小组)、22个乡镇街道和71应急委成员单位组成的统一指挥、反应灵敏、组织有序、处置有力、平战结合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与处置体系综合减灾、安全保障、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得到加强;应急委协调指挥、预警信息发布、灾害应急响应及社会动员等响应机制初步建成;应急预案体系得到进一步健全,并完成了总体应急预案三次修订、43个专项应急预案、9个保障预案、17个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应急预案等编制工作;构建起覆盖专项指挥部、乡镇、辐射成员单位的应急系统,健全了信息报送体系,基层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增强;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应急物资储备库及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扎实推进,应急准备、综合防范、快速反应、恢复重建、基层应急、社会参与、城市安全运行、巨灾应对和科技支撑等九大应急能力不断提升。

(三)自然灾害风险防御能力进一步增强

在全市率先开展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控研究工作,明确了各类自然灾害的孕灾环境对副中心的影响,科学划定各区域的风险等级,落实具体防控措施;加强灾害监测预警站网、地质灾害、气象水文等基础设施建设。到目前为止,全区共建有气象监测站66个,站网密度达到核心区每百平方公里13个,核心区外每百平方公里7个;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精度及发布机制也更加完善,高分卫星、北斗导航和无人机等高新技术装备得到了广泛应用;进一步强化了应对极端天气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建立会商研判机制,打通信息共享、资源共享链路完善启动应急响应措施,实现了对极端天气的有效应对;健全完善副中心1+9+3+22的防汛工作组织机构明确了26条河段的巡河巡堤责任人,疏通排水管线469.6公里、清掏雨水口19113处并对闸坝、泵站等水工设施进行维修养护调试;完成凉水河蓄滞洪区、北运河下段综合治理、宋庄蓄洪区、运潮减河、温榆河、潮白河防洪骨干河道综合治理、通州区排涝泵站等工程;城市副中心外围分洪体系—通州堰工程“2+2+1”(尹各庄闸和北关闸2道枢纽、温潮减河和运潮减河2条分洪通道、1个宋庄蓄滞洪区)顺利推进,目前已完成温榆河治理主体工程和宋庄滞洪区(二期)工程;各项防洪防涝工程的扎实推进,确保汛期行洪排水畅通确保城乡防洪排涝安全;通过严格地下水用途管制、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等一系列措施,地面沉降快速发展趋势有所减缓,综合防治工作成效初现;农村危房改造等工程建设大力推进,自然灾害防御水平大幅提升。此外,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工作逐步深入,提高了民众的灾害防御意识。

(四)应急救援能力不断增强

应急救援专业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应急救援队伍类型朝多元化方向发展,基层救援能力进一步增强。建立了以消防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为主力军、专业应急队伍为协同力量、街、专兼职结合的应急小分队,建立了“应急响应-初步处置-灾情确认-维护引导-驰援救援”的链条式响应机制;将各门类专家40名纳入全区专家咨询库;全面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成23支救援队伍,规模达18817人,涵盖了生命线抢修、交通疏导、危化品处置、医疗救治、防汛抗旱、通信保障、公共卫生应对、地震救援等领域,大大提高了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救援队伍专业技能培训和实战演练机会增多,训练专业性与实用性不断增强。

“十三五”期间全区建成7处应急物资储备库,储备物资5大类284种共计10余万件。建成应急避难场所10处,篷宿面积15.3万平方米,避难场所通过认证并具备消防、卫生防疫、应急指挥(监控和广播)、供水和应急供电等基本功能。

1-1  副中心应急救援队伍汇总表

队伍类型

队伍(支)

队员(人)

专业应急队伍

17

18483

地震救援队

1

30

卫生应急队伍

1

159

其他应急队伍

1

45

预备役人员

1

100

(五)应急宣传和应急文化建设逐步深入

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应急管理的热情明显增强,应急宣教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初步搭建起具有通州特色的公共安全应急宣教体系。以“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日”、“安全文化节”、“安全生产咨询日”等为契机,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科普宣教活动,先后组织开展百场安全生产与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实现安全生产宣传教育、防灾减灾意识和素质培训的社会化;着力开展全区应急能力培训,培训对象覆盖全区各部门、各单位领导干部、安全生产专职安全员及灾害信息员、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通过培训,风险意识日益深入人心,社会公众自救互救技能不断增强,城乡社区应急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区每年组织开展区级地震灾害应急演练、火灾应急演练等不少于3次,增强突发事件处置应急反应能力;通过“96156”社区大讲堂,对辖区街乡和社区管理人员及居民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与培训活动,全年完成50次以上,增强自救互救技能,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六)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初建成效

进一步推进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截止2018年底,全区已创建18个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18个市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2个综合减灾示范街乡;启动了社区应急志愿服务站试点建设;全区灾害信息员达720名,每个社区(村)至少配备1至2名。

“十三五”期间,全区在安全生产、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事业发展中虽然取得很大的成绩,但也要清醒地看到,与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要求相比,与世界特大城市应急管理水平相比,副中心在应急能力、灾害防御能力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不足。特别是应急管理体制机制需进一步完善与优化,社会安全运行与灾害防御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还不高,能力还不强,风险监测预警能力尚需进一步精确,风险排查评估工作尚需进一步推进,应急保障力量建设还有一定的差距,基层风险防控与应急能力亟待加强,民众防范风险的意识还需进一步提高。

二、十四五时期应急管理事业面临的形势

(一)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对应急管理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副中心发展定位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立足新的功能定位,副中心城市社会结构将更加复杂、人口规模迅速扩大、城市运行负荷急增。当前,副中心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时期,由传统工业向高精尖的科技制造业、生态文化旅游业、现代服务业转变,诸如“水城共融”、“蓝绿交织”等功能转型提升,使得城市发展对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风险挑战明显增加;另外,首都是国际国内重大活动集中的城市,重大活动保障是副中心应急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将应急管理与城市运行、重大活动保障紧密融合,对副中心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更大的压力。

应急管理体系有待继续完善。机构改革后,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仍处于过渡阶段,与副中心建设发展对应急管理工作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和短板。主要表现在:一是应急管理存在“模糊地带”,机构之间的权责不顺畅,难以满足“全灾种,大应急”的需求;二是统与分定位不准。具体表现在应急救援工作的统一指挥与分工合作责任不明确,管理体系仍需进一步理顺;地质灾害防治等的统与分需要协同区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进一步做好统筹督办和牵头治理两大工作;要加强监测预警和防范应对,确保“测报防抗救建”各环节无缝对接;防汛的统与分需要协同区水务、气象部门做好监测预警和防范应对。三是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仍需完善、应急管理基础工作仍需夯实、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还需整合规范。因此,“十四五”时期副中心应急管理事业发展任重道远,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以副中心标准统筹谋划推进各项工作。

(二)安全生产工作中深层次问题明显显现,亟需加强重点领域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力度

随着副中心建设的不断深入,人流物流高度聚集,多规模、大体量的城市建设,客观上增加了消防、道路交通、地下管线、建筑施工等领域的隐患概率。同时,副中心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时期,传统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交织,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并存,呈现稳定、转型、完善的三期叠加新常态,目前城市安全管理规划水平还偏低,城市生命线基础设施规划、应急救援能力规划的风险评估机制不够健全,亟需进一步研究建立新型城市运营安全管理体制。

城乡结合部等监管末梢需持续关注,并保持“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个别小门店、小餐厅、小作坊及出租场所等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仍不到位,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流于形式安全检查不过关,安全意识不足,导致接连发生社会负面影响较大的安全事故或突发事件,需要全区进一步强化“副中心无小事”的意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安全监管和隐患排查治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和不稳定因素。

(三)城市规模与功能的变化,受灾体的暴露度脆弱性更加凸显

暴露度指风险承载体暴露于风险中的程度。副中心作为北京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的重要承载地,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进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变化。依据副中心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截止2019年末全区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55685个,比2013年末增长64.7%;产业活动单位59278个,比2013年末增长61.2%;其中,第二产业6020个,减少19.1%,第三产业53258个,增长81.5%;产业结构由传统工业向高精尖科技创造业、现代服务业转变这些因素的叠加增加了城市系统与危险源间的关联,交通、能源等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刚性约束和城市安全的脆弱性日趋明显,从客观上增加了消防、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领域、人员聚集场所、有限空间等场所的安全风险。特别是各类管线纵横交错,增加了暴露度,而且局部存在超期服役、高负荷运转现象,致使突发事件的风险进一步增大。由此可见,“十四五”期间副中心城市脆弱性凸显,安全生产隐患依旧存在,自然灾害与承灾体作用明显,城市安全风险防控任重道远。

(四)受全球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和经济社会因素耦合影响,自然灾害风险依然严峻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高温、洪涝、干旱的风险进一步加剧,地质灾害风险也越来越高。暴雨(洪涝)、冰雪、雾霾、大风等气象灾害以及地质地震灾害、森林火灾仍是副中心主要自然灾害。

地震灾害风险。通州区内第四纪活动断裂比较发育,区内分布有多条规模不大的隐伏断裂,存在着地震灾害风险。1679三河-平谷8.0级地震也曾对通州区域造成严重破坏,因此,周边地区一旦发生地震灾害,通州区也极易受到严重灾害影响新华街道、通运街道和潞源街道位于老城区,老旧房屋、建筑(构筑)物悬挂物等可能造成重大损失。

洪涝风险。区内是北京市地势最为低洼的地区,河道纵横、水网交织,历史上就是水患频发的地区,尽管防洪排涝工程不断建设并发挥了很好地作用,但是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下垫面性质,改变了地表径流,洪涝灾害的危险依然存在。(1)部分水利工程面临考验区内存在着部分防洪工程标准低,年久失修,老化损坏严重的现象,致使险工险段逐年增加,有些工程带病运行。区内行洪河道淤积及树障严重,泄洪能力减弱,存在诸多潜在危险。区内7条主要防洪河道总长147.6km,目前仅有95.5km达到规划防洪标准,达标河长占64.7%。新修和除险加固的水利工程尚未经过大洪水的考验,如遇区域性暴雨,建设年代早、标准低的水利工程存在一定风险;(2)现状排涝系统隐患多。区内排涝河道达标河长只占37.8%,现状雨水管道总长226km,雨污合流管道66.8km。部分雨水管网老旧、标准低,大部分现状雨水管道重现期标准均在2年一遇以下;1年一遇雨水管线为113km,约占67%;2年一遇雨水管线37km,约占22%;2年一遇以上雨水管线19km,占11%。当前,副中心在建工程多,城区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地区,还有部分立交桥、雨水管网防洪排涝设计标准与应对局地强降雨要求有差距,遇强降雨天气易造成城市内涝;(3)城市安全运行存在风险。城区部分老旧平房、低洼院落排水能力弱,老旧人防工事、私房修缮不及时,城市建设地面硬化比例高,雨量较大时易产生严重积水,造成交通阻塞影响城市运行。尤其宋庄镇、新华街道、中仓街道、马驹桥镇和永乐店镇暴雨洪涝风险比较高,防洪排涝形势异常严峻。

森林火灾风险。副中心是绿色北京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区森林总面积27584公顷(41.3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0.32%建成了5处大尺度郊野公园和森林湿地,9个城市公园,7个乡镇中心公园,10条风景林荫路,200公里健康绿道,15处休闲公园,留白增绿6193亩城市副中心森林覆盖率的增加,城市的大发展,意味着森林火灾风险日渐凸显,主要表现在:城市人口等因素变化使得森林火灾隐患增多森林分布地块较多较散,管理难度大;救火能力不足,火险火情监控手段落后森林抗灾功能较弱

本区与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接壤,区域灾害的相互作用性明显,各种灾害风险易形成叠加、放大等作用,也容易形成环环相扣的灾害链,引发诸多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使防灾减灾面临更加复杂的严峻形势和挑战。

(五)基础薄弱,应急保障能力急需加强

在承接北京市城市副中心之前,整个通州区都不属于北京主城区,风险防御能力与应急能力的基础相对薄弱,欠账较多。

第一,应急信息化技术支撑保障能力有待提高。全区应急指挥技术支撑系统为应对常规突发事件提供了有力保障,但距多灾种应对仍存在一些差距。视频图像调取的覆盖范围、反应速度、点位精准度等仍不能满足要求。全区风险隐患、应急队伍和物资等基础数据信息还没得到高度集约化整合,应急管理“一张图”还未实现,对指挥调度工作支撑有限。

第二,应急队伍全面有效应战能力有待提升。目前,全区可参与专业处置的应急队伍主要分为综合性、专业性、专家型、志愿者四种类型,规模达近2万余人。但是,救援力量尚不能完全满足突发事件处置需要,特别是遇到多种灾害同时降临或洪水、地震等大灾大险时,在应急队伍处置能力、综合保障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一是专业队伍保障机制不健全,突出体现在建设经费、救援装备配置、队员薪酬等财政支撑不足;二是应急救援能力不强,队员缺乏足够的技能培训,应急演练频次不高,特别是缺乏多支队伍跨区域综合演练,缺少协同配合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的经验。

第三,应急物资一体化综合保障能力有待加强。目前,全区储备物资有5大类284种共计10余万件,基本涵盖了四大类突发事件处置需求。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应对过程中,突出暴露出口罩、消毒剂等防护物资底数不清、储备不足,以及物资调用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遇到多种灾害同时降临或重大突发事件时无法有效提供保障。一是应急物资储备缺乏整体统筹,二是应急物资管理机制不健全,储备形式单一,维护保养不充分。各部门应急物资综合管理信息化还处于空白地带,与实现统一指挥、资源共享、统一调度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另外,全区应急避难场所人均面积尚未达到国家标准。尽管安全网格化管理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危险化学品、轨道交通、高层楼宇、人员密集场所等方面潜在的安全隐患仍然较多。此外,街(乡)基层应急管理基础仍比较薄弱,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尚未构成体系,基层宣教尚需深入,民众风险防范意识亟待提高。

第二章 总体思路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系统思维和底线思维,增强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牢牢把握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这一根本;重点防控与化解全局性风险,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好防控风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实施风险管理与综合减灾为基本方针,统一思想、整合资源、统筹力量、科学规划、综合施策、落实责任、扎实推进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着力统筹应对各种灾害风险、有效覆盖各个环节、综合协调各个方面的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生产安全与防灾减灾防治体系,确保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安全健康协调发展,确保“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伟大目标的实施。

二、规划原则

(一)首善标准,着眼未来

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定位对“十四五”时期应急管理事业发展规划的制定起着方向性的作用,必须站在服务于“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高度,高起点高标准制定本规划,勇于突破大胆创新,立足区域,着眼未来。

(二)以人为本,保障安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强化“首都安全”意识,增强大局意识与底线意识,坚持发展和安全的统一,牢固树立自然环境和社会生产生活的安全红线,全面促进安全生产、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事业与社会经济建设协同发展。

(三)预防为主,管控风险

坚持以防为主管控风险、安全生产、综合减灾。加强风险监测与隐患排查治理;坚持从源头上管控风险,加强防控风险基础建设与应对风险的能力建设力度,强化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意识,强化统筹协调,健全风险研判、防控协同、防范化解机制,推进各领域、全过程风险管控与治理,将风险与损失降到最低。

(四)科技引领,精准施策

加强科技创新,大力推动安全生产与防灾减灾信息化建设,打造智慧安全城市与韧性城市,推动风险监测监控精细化、应对风险精准化、社区乡镇公众安全信息化;坚持依法管理灾害风险,加大制度建设力度,发挥社会参与防控风险的作用。

(五)重在基层,共享共治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加强基层安全生产与防灾减灾救灾体系与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的重要作用,充分调动政府与社会力量、市场机制的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完善公民防灾减灾救灾教育体系,使公民防灾减灾救灾的能力特别是自救互救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筑牢安全生产与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三、规划目标

1、风险管控能力显著增强,重大安全风险明显降低,安全生产类控制指标、灾害防治类控制指标、应急能力建设类指标等均达到北京市“十四五”时期规划要求,重特大突发事件得到有效遏制,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全面提升,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韧性、安全、宜居城市建设全面推进。

2、整合资源、统筹力量、优化结构,进一步健全适应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战略定位的应急管理体系。完善分工负责、统筹协调的应急管理制度与预案体系,健全风险监测、风险排查、风险治理、突发事件应对、信息共享、城乡协调、社会参与、重大活动安全保障等机制。进一步理顺应急指挥与处置体制机制,科学化设计指挥模式,实现党政之间、各级政府之间、部门之间、军地之间、京津冀(通武廊)之间、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协调联动。到2025年,建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

3、应急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主要风险监测与管控工程基本完成,风险防控能力明显增强;应急救援能力大幅度提高,救援力量在突发事件发生能迅速到达;主要安全生产事故与灾害损失明显下降,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得到切实提升。

4、全面精准掌握区内风险与隐患底数,识别与评估域内地震灾害与洪涝灾害等风险,基本化解消除城市高脆弱房屋、重要公共设施、关键基础设施风险隐患,提升各类风险隐患综合监测、早期识别和预警预报能力,域内较大风险预警信息覆盖率达到95%以上。

5、应急保障建设水平有根本性提高。加强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提高多灾种救援能力,组建森林消防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使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健全安全员信息员队伍,每一个社区与乡镇建设至少一支志愿者救援队伍;健全统一的救援物资保障体系,建成高标准避难场所。

6、加强应急管理智能化建设。推进科学技术与应急管理业务深度融合,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前沿技术,加强应急管理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模式创新,以科技化手段助力风险防范精准治理,推动应急管理跨越式发展。

核心指标

十四五核心指标

序号

名称

单位

目标值

属性

1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百亿元

0.9

约束性

2

年均自然灾害死亡率

/百万人

1

预期性

3

年均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地区生产总值

%

1

预期性

4

人均应急避难场所面积

平方米

1.5

预期性

5

年火灾死亡率

/10万人口(常住人后)

0.33

预期性

6

灾害性地震预警信息发布时效(震后)

5-10

预期性

第三章 主要任务

一、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

坚持党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确立党在应对破坏强度大、影响范围广、社会关注度高的重大突发事件中的领导地位,成立以党委主要负责人为首的突发事件应对领导小组,建立完善地区应急联动机制,统一指挥协调各方面力量,更好地发挥区、街(乡)分级指挥的应急指挥模式。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区应急委权责一致的指挥权限,充分发挥党组织对应急工作的指挥统领职能。应急状态下,指挥部应由党委牵头,党委主要负责人亲自指挥,各部门单位和社会组织机构坚决服从党的领导指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应对突发事件管理体系保障城市安全运行和首都重大活动

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构建全灾种大应急体系。深化改革、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建立完善的适应首都应急管理事业发展需要、具有副中心特色的大应急管理体系。强化应急管理工作的统筹谋划,推进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协同发展,协同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各个灾种、衍生灾害及灾害链强化区应急办高位统筹指导、综合协调作用,完善应急委决策机制,探索各级应急委、各专项指挥部(工作小组)及各相关部门层级清晰、统协分明、分类管理、分工负责的应急管理体系;完善与深化“区应急委—专项应急指挥部—地区应急委”三级应急体系建设,打造“统一指挥、反应灵敏、组织有序、处置有力、平战结合”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与处置体系,健全风险监测、风险排查、风险治理、突发事件应对、信息共享、城乡协调、多区域协同、军地联合、社会参与、重大活动安全保障等机制。

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应急预案管理的要义在于通过建立完善的预案体系,构建整个应急体系核心要素,居于应急体系建设中的核心地位。结合首都和副中心应急工作实际,健全完善既符合应急科学发展要求,又适应首都特色、副中心要求、通州区区情的应急预案体系。根据北京市新修订的市级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各专项预案全面修订通州区应急预案。加强预案的修订与演练,提高应急预案的操作性、实用性。

二、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化解安全事故风险

源头治理。把城市安全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评估论证,推动市政安全设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城市防洪安全设施等城市基础及安全设施建设;推进实施城区高危行业企业搬迁改造和转型升级;严格落实北京市电动汽车充电桩、电动自行车、企业自建燃气、电力能源、快递物流、装修装饰、民宿(农家乐)及其他旅游新业态等各领域安全管理的政策措施,深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严格落实标准化体系,规范运行。

风险防控。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完善重大安全风险联防联控机制,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建立区域安全风险数据库,强化落实管控职责,全面研判副中心运行过程中事故易发多发行业领域安全风险的规律特点,摸排系统性的重大安全风险,落实有效遏制安全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重点防范危险化学品企业、油气长输管道、渣土场以及施工作业等城市工业企业风险,对大型群众性活动、“九小”场所、高层建筑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加大客流监测预警和应急管控处置机制;深化城市运行安全专项整治,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立安全风险管控及监管智能化信息平台,健全城市生命线、重大危险源、高层建筑、地下管廊、大型综合体、重点人员密集场所等安全风险大数据平台,推进危险化学品储藏、运输在线监控预警系统建设。

监督管理。健全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领导责任体系,落实有关部门“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安全监管责任,健全监管考核追责机制。根据副中心规划功能区的类型和规模,健全相应的安全监管机构,落实安全监管责任,提升安全监管水平;完善电力生产、轨道交通等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明确行业监管和属地监管职责;理顺城市电力能源、大型设备安装、新型燃料、出租车燃气安装、餐饮场所、装修装饰、未纳入施工许可管理的建筑工地、农村自建房及新业态等行业领域安全监管职责,明确监管部门,落实安全监督检查责任;加大乡镇(街道)和各类功能区执法力度,明确执法机构和监管责任,探索建立动态化、差异化监管机制与管批联动工作机制;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制度。

保障能力。强化安全科技创新应用,制定政府购买安全服务指导目录,加大城市安全领域失信惩戒力度,建立城市社区网格化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加大公益广告投放、安全体验基地建设力度,培育城市安全文化氛围。加强法制政府建设,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全过程,切实解决安全生产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充分做好法治保障工作。

三、提高自然灾害防灾减灾能力

1、按照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要求,加大自然灾害风险排查力度。获取通州区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等致灾信息,人口、房屋、基础设施等承灾体信息,历史灾害信息,掌握重点隐患情况,查明区域抗灾能力与减灾能力。以调查为基础、评估为支撑,客观认识全区的致灾风险水平、承灾体的脆弱性水平与综合风险水平、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水平。通过以上工作,能够为全区综合减灾的实施提供依据,为应急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2、完善灾害风险监测体系,提升风险监测水平。完善灾害风险监测体系,提升风险监测水平是提高防灾减灾救灾水平的关键。建立完善自然灾害分类监测和分级预警体系,推动监测预警信息共享。要加大各类灾害监测网络布局、提高覆盖面与密度,优化台网布局,加大新技术的应用,提升监测质量和水平;完善气象灾害监测信息网络,完善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方法,提高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的准确性;加大信息平台的建设,提升共建共享水平;建立会商机制,加强信息的决策水平,提高灾害预测预报水平;建立自然灾害风险综合会商机制,定期或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研判。

3、加强防洪排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内涝设防水平。加强对洪涝灾害防治的系统规划、统筹管理、协调监督工作,推动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高质量实施。通过加快城市内涝治理和海绵城市建设,推进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完善洪涝灾害防御工程体系。通州处于北京市的区域径流的尾端,洪涝灾害始终是区域的重要灾害,随着副中心城市发展的加快,加强防洪排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内涝设防水平就显得十分重要。在风险调查的基础上,细化各个主要洪灾与内涝形成地段的风险参数,明晰化解与降低风险的措施,明确责任,落实方案。要加强投入,提高工程水平,提高防洪与防涝标准,科学规划防洪体系。

4、提高设防标准、分阶段解决农村不设防问题,切实提高抗震水平,建设韧性城市。副中心毗邻1679年三河平谷8.0级地震震中,大兴-通州等区域内多条活断层在本区通过,区域内第四系地层发育、地下水埋深较浅,不良场地较多,另外,由于本区地下水长期超采,形成若干个大型降落漏斗,并引发地面沉降与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地震灾害环境复杂。另一方面,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城乡、新旧城区发展不平衡,老旧城与城乡结合部房屋抗震能力不强,承灾体的脆弱性差别较大。因此,房屋抗震加固十分必要。同时,这也是一项难度较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共同推进,通过组织有关专业部门查清地震灾害背景,开展抗震性能鉴定,进行震害预测;通过制度建设与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等措施,制定提高抗震能力实施方案,提高设防标准、解决农村不设防问题;要加强老城区与老建筑的加固改造,在生命线关键节点部位以及中小学、幼儿园和医院等重点设防类建筑推广采用成熟的抗震、隔震、减震新技术;切实提高抗震水平,服务韧性城市建设

四、救援能力与保障能力建设

1、着眼适应“大应急”“全灾种”任务需要,实施队伍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区级常备综合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加快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转型升级,全面提升综合救援能力,使之承担起各类抢险应急救援主力的责任;加强安全监管队伍建设,提升执法监管能力;组建的区级森林消防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承担冬季森林灭火、夏季洪涝和地质灾害救援任务,将其建成规范化、专业化、战斗力强的区级常备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健全应急队伍保障机制,实施应急管理队伍素质提升计划、信息化应用水平提升计划;加强应急队伍条件建设,提高救援装备配置水平,逐步配齐应急队伍的急需专业门类,提升专业处置能力;加强演练、培训与训练,提升实战能力;加强应急装备、应急通讯装备、应急救援装备以及现场执法与个人防护装备的配置,提升现场救援处置能力与效率。

2、加强应急演练,提升实战能力。充分结合重特大突发事件情景构建,突出问题导向,从难从严从实战组织演练,磨合指挥体系、检验启动与应急程序、落实责任,锻炼各有关部门分工协同能力,改进与完善应急预案;完善灾害事故信息的快速上报、会商与信息共享制度,完善风险快速评估机制;健全灾害、事故信息统计、公开、引导、监督、管控等机制;加强风险隐患排查与实时监控,有针对性的采取降低风险措施,完善风险管控体系。

3、加强应急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避难场所建设,目前全区人均避难场所用地面积为0.09平方米,到2025年,人均避难场所用地面积(平方米)要达到1.5平方米;建立政府主导、分级负责、统一调度、运转高效的应急物资储备、调用体系;加强应急物资储备整体统筹,对不同类型与分属关系的物资储备进行摸底统计与评估,建立统一的物资储备体系与应急物资协议储备体系,建立储备物资装备与日常演练、培训场地、救援队伍联系机制;明确各部门在物资规划、储备、轮换、紧急征用补偿、共享共用等方面的职责分工和主体责任,实现“统一指挥、资源共享、统一调度”的目标;加强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完善应急运力储备与调运机制;建立完善应急征用补偿制度;探索建立重大救灾装备租赁保障机制;鼓励引导社区、家庭储备应急物资;加强应急管理宣传车辆建设,持续推进应急管理宣传车的建设使用,在车载项目、模块设置、功能应用等方面紧贴实际需求,深入社区、学校等场所,进行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知识宣传。

4、科技保障,提升信息技术水平。大力推进人工智能、无人机等新技术的应用力度,进一步完善各级应急指挥平台功能,提升监测预警与风险识别、信息收集与灾情统计、趋势分析与综合研判、指挥调度与辅助决策、情景模拟与总结评估等技术支撑能力。在灾害风险调查与精细化风险监测以及评价评估的基础上,实现全区应急管理“一张图”,建立城市灾害感知、城市预警、部门协同的智能反馈体系,推动韧性城市建设。提升灾害信息管理能力统筹城市运行数据、灾情、防灾减灾公共场所设施、备灾物资等信息,实现信息统计上报下达渠道畅通;研究制定防灾减灾救灾信息共享标准,加强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和信息互联互通;统筹灾情统计、评估及报送工作,建立健全灾情统计制度和会商制度,统一灾情统计口径;规范新闻发布、网络及社会舆情应对等工作流程,加强新闻发言人队伍和专家库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舆情引导能力。

五、社会和基层风险管控及应急能力建设

1、构建通州区应急管理科普知识体系。加强应急管理媒体品牌建设,开发系列应急管理宣传产品,为社会安全综合减灾宣传提供有力支持。持续开展“应急宣传进万家”工作,深化落实安全宣传“五进”活动;完善基层安全教育体系,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加强公益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培育安全文化,营造良好的安全与防灾减灾文化氛围;加强公共安全示范教育基地建设;持续推进安全体验式教育工作,探索推进建设体验式安全教育基地,普及安全常识及防灾减灾技能,提高社会公众的安全素质,增强市民安全防范和应急避险的能力;加强社会安全与防灾减灾文化建设,提升宣传的覆盖面和实效性,努力营造“社会安全,人人有责”的良好舆论氛围。

2、开展差异化风险防范与施救对策。针对全区基层类型多、差别性大的特点,进行不同功能区应急管理分类与责任划定,明确风险特点、等级,明确防范风险与施救对策;完善网格化管理与示范社区(乡镇)建设。持续开展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工作,提高企业安全文化水平;大力开展街道(乡镇)、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加大综合减灾与安全示范街道(乡镇)、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力度;引导社区(村)、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及公众积极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建立与完善社区(乡镇)应急服务站建设,加强消防、防洪防涝、医疗救护等功能建设,完善社区街道信息化建设,打通应急救援的最后一公里;完善全灾种风险信息员网络,明确风险监查、上报制度与责任,建立以应急服务站常备应急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社区(乡镇)救援队伍。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使信息化管理下基层,服务到人,跟踪到户。

3、推动社会与市场全面应急事业建设。加强对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以及应急管理工作的引导和支持,完善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政策,促进政府、市场、社会协同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格局的形成。完善社会组织与志愿者队伍建设与管理,建立应急志愿者队伍的物资装备、工作经费、人身保险等保障措施,逐步建立政府支持、项目化管理、社会化运作的救援志愿者服务机制,不断提高救援志愿者队伍的能力和水平。

第四章 重点工程

一、探索建设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着力打造具有副中心特色的城市安全保障体系

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要求,借助被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确定为全国首批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18个试点市(区)这一契机,积极推进副中心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中心建设。充分利用物联网、卫星遥感、视频识别、5G等技术,以推进城市“一网统管”建设为基础,利用各领域各行业已建的监测预警系统及监控资源,优化风险灾害监测站网布局,部署城市运行各领域、各重点部位的感知终端,建强城市安全监测感知预警体系,实现对燃气、供排水、热力、综合管廊等城市生命线安全风险的实时监测。强化风险监测预警体系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分部门、分区域、分灾种的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制度,结合城市应急预案,编制预警信息的处置流程,规范预警信息的全过程联动处置,提升副中心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和水平,有效防范城市安全事故(事件)发生。

二、安全生产重点工程

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与建设,将极大地改变域内现有空间格局与安全生产态势。“十四五”时期,需要完成重大安全生产危险源监测、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重点领域安全整治等工程,以满足防控重大风险的需求。

(一)危险化学品危险源风险监测“一张图”工程

目前,副中心(通州区)共有2家危化品储存企业,95家加油站。要完成从源头上控制、推进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控预警系统建设。在地震灾害脆弱区、地质灾害易发区、洪涝灾害易发区,建立基于GIS的集副中心(通州区)所有危化品危险源、隐患点和应急资源的数字化基础数据库,形成可视化的动态“一张图”,做到安全生产隐患底数清晰,动态更新,实时监测预警,为重大安全风险评估和突发事件救援力量调度部署等应急工作提供支撑。

(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程

认真贯彻落实《通州区安全生产隐患治理三年行动方案》,推动落实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建立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一线员工的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提升企业隐患排查治理规范化水平,到2022年底,重点监管企业清单编制实现全覆盖;健全完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在属地、行业部门、企业单位形成一个体系、一套目录、一张网、一本账;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分析通报机制,分析隐患数量、隐患类型、区域分布等规律和特点,提高隐患排查治理效能,为真正实现“从根本上消除隐患”奠定基础;通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对排查发现的各类安全隐患,按照属地和部门进行“双挂账”;加大隐患治理资金保障力度,完善隐患资金使用管理机制,督促企业做好隐患排查治理所需资金保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三)危险化学品安全整治工程

按照《通州区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推动各项制度措施落地见效;分类分级排查治理安全风险和隐患,大力推进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2022年底前,要全面完成对涉及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企业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为重点的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依据《涉及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的行业品种目录》,健全使用单位台账,完善风险排查治理标准,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监督管理。

(四)安全宣教工程

集中开展学习教育。各街道乡镇、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要安排专题学习,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研究贯彻落实措施,分级分批组织安全监管干部和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开展轮训、推进学习教育全覆盖。

深入系统宣传贯彻。各级党委要将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纳入党委宣传工作重点,精心制定宣传方案,部署开展经常性、系统性宣传贯彻和主题宣讲活动,形成集中宣传声势。各街道乡镇、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主要媒体开设专题专栏进行宣传。持续开展“应急宣传进万家”工作,组织开展本区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安全生产月”、“以案释法”等活动,积极推进安全宣传“五进”,组织开展“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推选宣传工作和“应急先锋·北京榜样”先进典型推选活动。

建设灾害事故科普宣传教育和安全体验基地,扶持建设一批安全生产相关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和实习实训基地。

持续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集团)创建工作,提高企业安全文化水平。

三、推进应急管理智能化,提升应急管理能力

(一)应急指挥综合调度平台建设计划

为满足全区应急值守、决策会商和指挥调度的需要,建立通州区应急指挥综合调度平台。建立灾害易发、高发区域物联感知网络,以乡镇、街道为重点,以整合现有信息化资源为核心,开发具备应急管理、实时监控、快速响应、现场信息回传、应急指挥调度等功能的综合应急指挥平台。通过应急救援的全景式互通互联,实现应急指挥人员实时感知现场信息,智能化辅助决策,可视化指挥调度,从而减少应急指挥的层级,缩短信息流程,提高指挥效率与效能。

(二)实施综合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

进一步加强各类灾害监测,提高监测的精细化水平。对全区雨量站、重点部位积水点、河道视频摄像头、水文站点进行升级改造,打通信息盲点和堵点;重点加强森林火灾监测点布局密度,提高监测质量;实施“安全大脑”计划,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整合利用气象、水文、地震、地质、森林等监测基础设施,搭建多灾种和灾害链的综合监测平台,形成一体化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系统;构建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加强风险监测数据分析处理,提升灾害风险早期识别、综合风险评估和预报预警能力,提高覆盖面、精准度、时效性,增强决策指挥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增强全区应急救援力量,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组建森林消防队伍,成立由80人组成的两支森林消防综合应急救援队,强化综合救援能力,使之成为域内重要的常备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有条件的街乡可组建森林消防救援分队,在社区(村)组建多个以干部、志愿者和社会救援力量组成的救援小队,打造一批社区应急服务站,使之具有服务社区应急医疗、抢险救助、物资储备和转运等功能。发挥街道内各所、站、队及城市协管员安全检查岗人员、社区志愿者等作用,在初步建成应急小分队基础上,健全完善“应急响应-初步处置-灾情确认-维护引导-驰援救援”的链条式响应机制。

按照《北京市区级森林消防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基地建设规定》等文件要求,建设两个能满足40人及以上的区级森林消防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日常运行需求的基地;按照《北京市区级森林消防综合应急救援队伍装备配备规定》要求,装备和专用车辆亦要同步配备到位。

加强应急救援演练、培训与训练,建立常态化训练机制,创新培训形式,大力开展实战化训练,提高救援装备配置水平。

四、综合防灾减灾重点工程

(一)实施重大自然灾害风险调查计划

开展地震灾害、气象灾害和水旱灾害等风险要素全面调查,全面收集获取孕灾环境及其稳定性、致灾因子及其危险性、承灾体及其暴露度和脆弱性、历史灾害等方面的信息,重点对历史灾害发生和损失情况,以及重要承灾体的灾害属性信息和空间信息开展普查。针对灾害易发频发、多灾并发群发、灾害链发,承灾体高敏感性、高脆弱性和设防不达标,区域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存在严重短板等重点隐患区域开展排查和识别。针对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统筹政府职能、社会力量、市场机制三方面作用,在开展全区系统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对街道(乡镇)、社区(村)和企事业单位、居民等基层减灾能力情况开展抽样调查。建立分类型、分区域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数据库;开展多尺度区域风险评估,编制区级自然灾害系列风险图,制修订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图和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洪水风险区划图、编制灾害综合防治区划图,提出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区域综合防治对策。

(二)持续推进防洪排涝工程建设

提高城乡防洪排涝能力,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性发展,指导协调区水务局推进防洪排涝工程建设。

1)在防洪排涝布局和策略上,继续完成城市副中心外围分洪体系—通州堰工程。2021-2023年完成北运河(通州段)治理工程和温潮减河工程。北运河(通州段)治理工程主要扩挖甘棠以下河段主槽28.7km,温潮减河工程计划开挖河道12.2km,主要建设分洪闸、小中河拦河闸2座、月牙河闸、中坝河节制闸、港北闸。借鉴分水原理运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完成的通州堰工程,通过分流、蓄滞等措施,最大限度在城市副中心外围分流洪水,减小直接流经城市副中心的洪水量和洪峰流量,降低堤防高程,保持相对稳定的运行水位当流域发生100年一遇洪水时,流经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洪水水位可降低约1米,基本维持在50年一遇水平,实现副中心段现有堤防不加高在保障城市副中心防洪安全的同时,满足市民亲水需求的城市规划目标。

2十四五期间,完成通州区排涝河道全部达标目标。萧太后河、玉带河、凤港减河全部达到50年一遇的标准;港沟河、凤河达到20年一遇的标准。

(三)实施地震脆弱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

指导协调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实施地震脆弱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主要任务开展对高敏感性、高脆弱性和设防不达标承灾体防震减灾重点隐患排查和识别,重点对城镇住宅、大中小学学校、医院、农村民居、重要生命线、电力与电信网络、水库大坝、危险化学品厂库进行全面排查鉴定,摸清底数,建立房屋设施加固工程信息平台。根据排查结果,分类、分步骤实施抗震加固工作,每年提交总体工作情况报告。全面梳理近年来老旧房屋抗震加固改造、基础设施隐患排查加固以及农民住宅抗震节能改造等隐患消减工程的总体成效,综合评估抗震隐患存量风险,积极推广应用更加有效的抗震措施,提出新一轮抗震隐患消减行动计划,并在重点区域优先全面实施。

(四)实施防灾减灾救灾国民教育计划

制定“副中心(通州区)防灾减灾救灾国民教育计划”。根据副中心的综合减灾实际情况,规范防灾减灾救灾教育内容、目的与要求,研发教育产品、组建培训队伍、建立网络教育平台、建设建立培训基地、开展全区综合性防灾减灾教育场馆建设规划研究;推进防灾减灾知识技能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广泛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有计划推进社区与单位开展应急救护技能培训和逃生避险演练,切实提升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五)实施基层创建工程

落实《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创建标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管理暂行办法》研究制定区、街乡镇、社区村三级综合减灾示范创建工作方案和配套文件将有关城市安全源头治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安全监管效能等8大项25小项等方面内容进行细化标准,加大安全文化示范社区与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明确目标,争取创建市级以上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数量达到40个,争获全国第一批安全发展示范区荣誉称号。

(六)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与应急设施建设

加强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制度建设,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与管理体系。完善与实施区、部门、街乡、社区(村)四级管理和四级储备的应急物资储备与管理体系;明确应急救灾物资的储备规模和品种目录,优化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布局,完善乡镇、街道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加强全区各级别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库房建设,改善应急救灾物资储备设施条件;建立全区应急物资共享共用平台,制定应急物资统筹调拨制度,加强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完善应急运力储备与调运机制;建立完善应急征用补偿制度。

建成消防指挥中心和于家务、杨坨、绿心公园等6座消防站,各乡镇街道配建1座小型消防站,完善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环球主题公园、运河商务区以及行政办公区等人员密集场所应急救助设施,完成区域层面救援通道建设,建立三级区域应急救援交通体系。探索建立重大救灾装备租赁保障机制。

(七)应急救助体系建设工程

理顺区(应急管理局)-街道(乡镇)(民政科或者其他主责科室)-社区(村)(居委会)三级应急救助管理组织体系;完善各级应急救助预案;强化应急救助队伍建设,“十四五”期间轮训应急救援员至少两次,使他们掌握基本的防灾减灾知识及自救互救技能,能够在应急救助工作中起到主力军的作用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见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工程),物资储备达到区常住总人口的1%比例储备目标强化应急物资共用共享和协调机制建设能够组织协调重要应急物资的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完善社会救灾捐赠制度,会同民政部门做好社会组织开展救灾捐赠活动的管理、监督工作建立健全灾害风险保险体系,鼓励单位和公民参加保险,加快推进巨灾保险制度,推行安全生产、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等。十四五末实现自然灾害发生12小时内受灾人员得到初步救助,24小时内得到基本生活救助

(八)加强地震台网建设工程

提升通州的测震、强震、烈度速报能力为主的台网建设加强对地震监测设施建设和观测环境的保护力度,杜绝因违规建设对地震观测造成影响和破坏现象的发生;结合通州区实际,采用密集地震台阵技术和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协助北京市新建地震观测基准站,改造老旧站点,实现全域平均台间距由30km加密至10km,重点地区加密至2km;按照北京市部署增加烈度仪站点,实现智能地震监测和智慧地震信息服务,全面提高通州区地区地震风险监测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五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

充分发挥我国应急管理新体制下“综合管理、全过程管理和应急力量资源优化管理”的优势,加强各部门在安全生产和综合防灾减灾基础性设施与重大工程项目中协同配合;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各级单位的安全生产与防灾减灾救灾责任意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风险防范能力和应急决策水平;不断健全安全生产与防灾减灾工作体系,强化“全灾种、大应急”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二、加大政府投入与社会资本引入

加强用于建立和维护安全生产、综合防灾减灾基础性设施、重大工程、多灾种、多部门预报预警系统以及安全生产与防灾专业人才引进与培养,新技术研发推广和社会宣传教育等方面的资金投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优化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安全建设投入的社会环境,鼓励企业将灾害风险管理纳入商业模式,参加安全生产与防灾减灾基础性设施建设,参与和支持相关培训、科技研发等。同时,优化各级部门与政府的安全生产与防灾减灾投入资金分担机制,完善救灾补助政策与标准,建立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综合减灾资金保障标准。

三、建立承诺职责落实和问责机制

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严格落实责任制。建立健全重大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调查评估制度,对规划中列出的重点危险区与重点灾害的监测与治理情况进行动态跟踪与监督检查,建立更详细的考核指标与追责机制。明确应急管理部门的综合管理职能,各委办局的专业管理职能,各街道的落实与实施职能,衔接好“防”与“救”的责任链条,确保责任的无缝对接。在规划目标与任务实施中,各部门积极沟通,主动作为,创造有益环境,确保规划的全面落实。

四、提升安全生产与综合减灾科技支撑水平

加强对安全生产与防灾减灾救灾科技支撑,完善科学决策机制;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与关键科技研发,研究全区自然灾害成因与规律,提升降低灾害风险的科技支撑能力;充分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加强数值天气预报的开发应用,加强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及防灾减灾救灾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整合基础数据,建设综合数据库;鼓励并支持企事业单位开展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先进安全生产与防灾减灾技术。加强与科学院所、高等学校合作,助推全区科学决策、新技术应用以及队伍建设和宣传教育方面的水平提升。

主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     承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北京市通州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120001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947号 京ICP备200152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