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日期:2008-04-01    来源:网站项目组

分享:
字号:        

  200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3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2.2亿元、81.9亿元和69亿元,三次产业构成为7.5:50.2:42.3。地方财政收入14.75亿元,增长26.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8.6亿元,增长16.6%。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集市贸易成交额分别实现95.16亿元和33.31亿元。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0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349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4%和9%。城乡居民储蓄余额241.62亿元,增长23.1%。

  农业

  2006年全区农业总产值31.54亿元,同比增长0.5%。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发放粮食直补资金2756万元。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总面积达4.5万亩,其中设施蔬菜4.2万亩,设施果品、花卉0.3万亩。调整露地种植结构,全区粮食改种蔬菜面积3500亩,春白地粮食改种大豆、甜玉米等经济作物面积1.5万亩,粮食改种籽种,在永乐店、马驹桥、漷县等镇新发展小麦优质粮籽种生产基地5000亩。

  发展林果、花卉产业。永乐店镇大力发展林菌间作和林桑间作等林经间作项目,林菌间作项目发展面积5000亩,带动农户1526户。花卉产业发展迅速,全区各种花卉生产面积累计达到2500亩,其中建设进口全自动现代化温室2.3万平方米,各种日光温室200余栋,塑料大棚20余栋。漷县镇北堤寺村新建1万平方米连栋温室花卉组培车间。建成北京吉鼎立达科贸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新世纪园艺农场、漷县一品园花卉基地、福盛源花卉种植农场等生产基地。

  全区完成绿化面积318公顷,义务植树142万株。相继实施了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绿化建设工程、中低产田改造农田林网配套工程、农田防护林采伐更新试点工程、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播草盖沙工程、小城镇绿化美化工程等。全区观光农业园达到35家,其中市级观光农业示范园4家。

  加强养殖业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东方科澳有限公司种猪场建成,投入生产。区种羊繁育推广中心种羊场二期工程建设,新增实验室120平方米,产房240平方米。年内出栏生猪41.33万头,出栏羊13.91万只,出栏肉牛1.36万头。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新建和改建节水灌溉面积2.7万亩,包括粮田管灌1.19万亩、露地菜管灌0.09万亩、设施农业管灌0.92万亩、微灌0.45万亩,新打机井55眼,铺设管道262千米。继续实施农村安全饮水二期工程,解决62个村的农民安全饮水问题。

  工业

  2006年全部工业总产值312.16亿元,销售收入316.48亿元,实现利润8.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1%、19.9%和8.6%。其中乡镇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2.58亿元,销售收入152.43亿元,实现利润5.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6%、29.2%和1.4%;六个开发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20.9亿元,同比增长65.3%,占区域工业总产值的37.2%,逐步成为区域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环保产业园区纳入中关村科技园。年内,全区引进千万元以上投资项目113个,协议金额80.73亿元。其中引进北京兴大豪科技、福记新鲜乐、中国出版城等亿元以上投资项目21个,协议投资总额52.95亿元。摩比斯二期、蒙牛乳业二期、家居产业示范园一期、京华客车、福耀玻璃、新希望农牧科技等项目建设完成,李宁总部、中国数码港等项目开工建设。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通州经济开发区(东区)路网建设一期、供热中心等工程竣工,金桥科技产业基地道路改建、污水处理厂一期、供暖中心、联东国际工业城标准化厂房三期等项目建设完工。

  商业对外经贸

  2006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95.16亿元,集市贸易成交额实现33.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2%和36.9%。发展连锁商业,年内,世界500强之一的美国连锁商务酒店“速8”签约落户通州;万客隆、家乐福、苏宁(苏荷店、万客隆店)、国美(瑞都店)相继开业。稳步推进便民商业服务业,完善商业服务网络,加快社区商业网点建设。全年新增便民菜店10家,总面积680平方米。京客隆集团全面接手福兰德超市9家城区店。大力发展农村连锁超市,全年新建130家农村连锁超市,累计达到214家,商品统一配送率达到55%。累计投资2580万元,改造闸桥商业街区,对6家商场外立面进行改造,建设两座过街连廊。

  2006年全区新批三资企业56家,其中外商独资企业39家,中外合资企业15家,中外合作企业2家。投资总额3.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合计1.0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9.3%和21.6%。全区出口创汇企业325家,进出口总额11.62亿美元,同比增长44%,其中:出口创汇5.55亿美元,进口付汇6.0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4%和40%。2006年蒙牛乳业(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鸿昌安健设备有限公司、北京普洛斯马驹桥物流发展有限公司、北京绿业潮兽药业有限公司等20家新批外资企业投资总额超百万美元。

  城乡建设

  通州新城建设以运河核心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实施道路桥梁、市政设施、景观绿化等各项重点工程建设,北关高架桥、宋梁路、新华大街综合整治、京榆路二期、怡乐北街、张采路等工程竣工。通胡大街、通惠南北路改造、怡乐中路等工程主体完工。运河大桥、东关大桥、六环辅路跨运河桥、宋梁路跨运河桥、芙蓉路跨运潮减河桥等五桥建成通车。完成运河城市段景观改造一期、运河文化广场、奥体公园等工程。京津公路城市段、运潮减河南岸、新华南北路、通惠河南岸、运河东大街、通马路等绿化工程竣工,完成果园环岛、漫春园、万春园等一批街心公园改造升级工程。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漷大路、京台路西延等工程竣工,完成9个市级试点村道路建设,尹家河等5个客运站投入使用。完成马驹桥消防站、西集消防站建设。进行农村电力设施建设,于家务变电站、永乐店变电站投入使用。加强农村新能源开发,安装太阳能灯7000余盏,新建3个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站、5个大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全区民营科技企业112家,高新技术企业42家,年内新发展民营科技企业22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7家。科技企业全年工业总产值30.70亿元,实现利润2881万元,上缴税金1.23亿元,出口创汇7082万美元。实施国家级火炬计划2项、市级火炬计划2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1项;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3项;实施市科委绿色通道项目4项,区县科技专项2项,科技服务能力建设专项1项;实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12项,获得北京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专项资金258.78万元;完成科技成果鉴定2项,完成技术合同登记8份,登记总金额219.4万元;通州区两家科技企业获得“全国百家优秀民营科技企业”称号;评选出通州区2005年度科学技术奖励项目20项。年内成立科技传播中心,开通了科技直通车。新建农村远程教育站点62个,全区站点总数达到110个,列北京市郊区县之首。全区各农村远程教育站点共开展培训2510期,培训2.16万人次。

  继续整合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撤并11所农村中小学,加大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力度,123名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推进名校办分校,北京二中通州分校一期、潞河国际教育学园投入使用,通州区幼儿园竣工,北工大实验学院主体完工。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达到89.4%;小学、初中入学率100%,特殊教育普及率达到98.3%,高中阶段教育率保持在95%以上,普通高中录取率达55%,高考上线率、录取率名列全市远郊区县前列。全区各级各类成人教育单位66个,其中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学校10个,总占地面积3.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527平方米。通州区张家湾镇成人学校被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认定为示范校。年内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企业职工在岗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以及市民文明素质教育。年终各类培训单位注册学员3.8万人,结业人员达5.25万人。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2006年,通州区举办中国(北京·通州)京杭大运河文化节,其间组织欢乐中国行大型晚会、京杭大运河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运河历史文化展、通州新城规划展、运河沿岸城市书画、摄影展览等十项主要活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相继举办了“乡村、社区文化年”、第十六届农民艺术节、“五月鲜花”、“星火工程”、“村庄里的歌声”等11项大型文化活动。全年文艺演出2000余场次,演出节目2.5万个,吸引观众105万人次。深入开展“2131”电影放映工程和“服务三农、送书下乡”工作,共进村放映电影10000场,下乡送书13000多册。区博物馆共举办各类展览近20个,接待观众近5万人次。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新建基层文化室、图书室、室外活动广场等群众文化设施246处。通州区“北京宋庄原创艺术与卡通产业集聚区”成为北京市首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完成三教庙一期修缮、通州清真寺二期复建、通州御制石道碑碑亭复建等文物建设工程。

  发展体育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年内配装全民健身工程94套,投入180万元,占地2.2万平方米。全民健身工程共计394处,总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总投资达1494万元。建有各类体育运动协会22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4个,晨晚练辅导站(点)发展到162个。年内开展工间操培训、比赛,健身周健步行等活动,举办第三届“东方杯”游泳比赛等。在市第十二届运动会上,区代表团126名运动员共获得金牌8枚,银牌11枚,铜牌9枚,田径项目名列远郊区县第二位,自行车项目列全市第三位。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不断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完成区中医医院一期工程及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新建改建工程。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1.2万人。年内开展卫生监督执法9650户次,卫生行政处罚622起。

  劳动和社会保障

  全年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基金征缴6.2亿元,收缴率均在95%以上。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5万人,同比增长9.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增参保3151人,收取保费1.33亿元;有1773人按新农保标准按月领取养老金。参加失业保险的单位2210家、人员10.2万人,同比增长27%和11.4%,收缴失业保险金3739.7万元;发放失业保险金2420万元、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补贴213.1万元。参加工伤保险的单位2250家、人员10.3万人,同比增长46.6%和48.2%,收缴工伤保险金969.99万元,共支付各项工伤保险金771.1万元。全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单位2443家,参保职工13.1万人,收缴基金21380.3万元;112家区、市属单位的622名离休干部纳入医疗费统筹范围;2188家参保单位为72387名参保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占医疗保险总参保人数的9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2%,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64.01%,开发社区就业岗位5756个,安置失业人员4752人。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

  不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创建首都文明乡镇6个,首都文明村43个,首都文明街道4个,首都文明社区14个,首都文明单位30个,首都文明单位标兵9个,区级文明行业11家,评选出40项最佳道德实践活动。精神文明建设围绕构建和谐社会,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为核心,广泛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系列活动,组织开展了环境改善日活动、“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通州公德之星评选活动、“城乡携手迎奥运共建文明京郊行”活动等。

  区政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充分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全年办复人大代表建议146件,议案1件,办复政协委员提案192件。年内开展法制宣传2354场次,受教育人数383.82万人次。调解民间纠纷1473件。全区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79件。法律援助中心累计接待咨询321件。“148”法律服务专线接受电话咨询1397件。区信访办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390件,同比下降18.9%。深入开展“平安通州”创建活动,2006年度,通州区被授予“首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区县”称号。

主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     承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通州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120001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947号 京ICP备200152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