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我区财政支出管理的思考

日期:2008-09-03    来源:通州区政府

分享:
字号:        

区财政局局长  刘汝林

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及新城区建设步伐的加快,财政承担的支持我区发展的任务愈来愈重,对财政支出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我区的财政支出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作用,促进新城区建设发展,我带领有关人员对目前的财政支出管理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讨,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我区财政支出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区财政支出紧紧围绕建设北京新城区的战略目标,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加大支出力度,确保了一大批奠定新城区基本框架的重点工程顺利实施,推动了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公共事业的全面进步,有力促进了通州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持续协调发展。

支出总量逐年增长。2000年至2004年,我区财政支出累计达到86.9亿元,其中2004年支出25.3亿元,比2000年同期增长232.1%。2000年至2004年预算内资金支出分别是9.6亿元、11.3亿元、14.6亿元、19.3亿元、20.8亿元,2004年比2000年同期增长了2倍多,年均增长21.4%;预算外资金支出分别是1.3亿元、1.7亿元、1.7亿元、2.1亿元、4.5亿元,2004年比2000年同期增长了3倍多,年均增长35%。

支出结构不断优化。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科学合理地安排各项支出,财政的公共保障能力不断提高。确保了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投入的依法增长。2000年至2004年,五年累计用于教育事业投入11.5亿元,年均递增21.6%;科技和文化事业投入1.9亿元,年均递增23.7%;卫生事业投入3亿元,年均递增31.8%。加大了“三农”投入力度。五年累计安排支农资金8亿元,其中2004年安排2.1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近2倍,年均递增12.8%。增加了社会保障投入。五年累计投入资金8亿元,其中2004年投入2.4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近3倍,年均递增27.7%。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五年累计投入资金10.2亿元,其中2004年投入2.5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近2倍,年均递增15.6%。

二、我区财政支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区财政支出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深化,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分离、相制约的财政管理体制初步建立,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财政支出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

目前,财政职能“越位”与“缺位”现象并存,与公共财政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财政职能存在“越位”现象,支出范围过宽。财政支出中仍包括许多应由市场调节的领域,如对竞争性领域的投资等。二是财政职能存在“缺位”现象,财力过于分散,支出重点不够明确,对社会公共事业、社会保障体系投入还不够。三是财政供养人员过多,仍停留在“吃饭财政”、“广泛供给型”层面上。

(二)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

一是部门预算编制有待进一步细化。我区公用经费标准定额体系已初步建立,但由于各部门工作对象、内容和业务的多样性,使定额标准距离科学合理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定额体系和支出标准有待完善。二是国库集中支付工作有待全面加强。目前我区财政直接支付范围有限,政府采购和重点专项等支出方面,财政缺乏直接支付能力;国库集中支付试点前期准备工作正有序进行,但一些预算单位还不能充分理解国库集中支付,不能积极配合我局开展基础工作,培训和宣传力度还要继续加大。三是政府采购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采购管理,各单位所安排的政府采购预算比例不大,且临时追加的采购项目多,使得采购次数频繁,每次采购的批量和金额比较少,政府采购总体规模效益不高。

(三)财政监督有待进一步加强

我区在财政资金管理和监督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财政监督的广度和深度仍不够。一是在检查内容上对财政资金运行的效果缺乏全方位监控,有时仅局限于对某一事项或某一环节,而不能对财政收支全过程及运行质量进行检查分析。二是由于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税务部门工作上存在交叉,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多头检查、交叉检查、重复检查的现象,造成监督效率低下和监督资源浪费。

三、加强我区财政支出管理的建议

(一)合理安排财政资金,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财政支出要按照构建公共财政的要求,进一步转变财政职能,坚持统筹兼顾、把握重点、量入为出的支出原则,合理安排财政资金,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逐步退出市场经济规律调节的领域,加大对公共事业的投入。一是保证党政机关履行职能的资金需要,维护政权机关正常运转。二是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发展农村,富裕农民。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加大农民培训投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支持“银农合作”,壮大支农资金来源。三是确保对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投入的依法增长。加大教育基础投入,加快农村校舍改造步伐,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加大科技、文化、体育基础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促进科技文体事业全面进步;加大卫生基础投入,加快城乡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四是加大社会保障资金投入。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落实好就业和再就业的各项扶持政策;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五是保证新城区重点建设工程顺利实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成一批对奠定北京新城区基本框架有决定意义的重大工程,推动城乡面貌明显改观。

(二)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提高财政支出管理水平

继续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部门预算制度要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要分步全面推开,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要进一步扩大范围和规范操作。

1、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提高预算编制水平

全面推行和完善部门预算,将预算单位的所有收入、支出都严格按标准和相应科目纳入预算,细化预算编制,硬化预算约束,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和管理水平。一是完善基本支出管理制度。基本支出要通过建立科学的定员定额体系,实现预算分配的标准化。个人经费支出,要严格依照国家和本市规定的人员范围、支出项目和支出标准测算确定;公用经费支出,要根据政策和单位职能性质、工作任务、人员编制、办公条件、资产状况等基础数据,按照标准定额分类分档核定。二是完善项目库管理办法。项目支出要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年度工作目标,确定预算项目,并按照各项工作的轻重缓急程度,结合我区当年的财力状况与财政支出重点,进行科学论证,择优排序确定必保项目和备选项目,编制项目预算,建立项目库,使预算分配更加规范、透明。三是完善综合预算编制。将财政预算内拨款、预算外专户核拨资金和其它收入统一作为预算单位的收入,纳入财政综合预算,实现对预算内外资金的统一调控和综合平衡,全面反映部门各项财政性资金的收支情况,增强预算的完整性、公开性和透明性。

2、推进国库集中支付,规范预算执行程序

一是全面清理银行账户,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逐步取消全区预算单位现有的财政拨款账户,由区财政局在银行统一开设国库单一账户、财政零余额账户、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以及特设专户等五大类账户,逐步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单位所有财政性资金纳入财政统一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国库账户体系支付到用款单位。二是规范支出方式,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改革现行的支付方式,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方式,并根据支出管理需要,将财政支出划分为工资支出、购买支出、零星支出、转移支出四种类型。其中除零星支出实行财政授权支付以外,其余均实行财政直接支付。

3、完善政府采购制度,规范政府采购行为

继续围绕“上规模、建机制、抓规范”,深化政府采购改革,完善政府采购管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切实提高采购质量。一是创新采购方式,采取联合采购模式。针对政府采购规模不够大的问题,将一些采购数目小的项目,按年或季度进行汇总,联合其他区县组织集中采购,发挥政府采购的规模效益,最大限度地节约财政资金。二是建立健全制度,完善政府采购管理。建立政府采购定期报告制度。采购中心逐笔登记每项采购计划的执行情况,定期向采购管理部门报送政府采购统计情况表,为管理部门开展日常监督检查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建立政府采购定期检查制度。采购管理部门可根据掌握的情况,选择一些重点项目开展检查,包括对采购单位及采购中心的检查,并保证每年的检查面达到一定的比例。三是健全监督机制,加强政府采购监督工作。采用公布举报电话、聘请特约监督员、及时发布政府采购信息等形式,将政府采购所有行为置于社会监督之下,同时建立财政、纪检、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管机制,制定相关监督办法,开展检查活动,增强政府采购工作的透明度和权威性。

4、加强财政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一是建立网络系统,包括本单位局域网和财政专网。进一步完善本单位局域网,通过登录局域网统一办理各项财政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积极协调歌华公司尽快建成财政专网,各预算单位、国库支付分支机构、人民银行国库、代理商业银行以及各相关职能部门将通过财政专网,在网上办理所有相关的财政业务、获取相关的财政信息或更新共享数据资源,支撑通州财政核心业务应用。二是建立财政业务应用系统。继续完善工资统发管理系统、预算指标管理系统、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和政府采购管理系统,按照财政改革的进度,稳步建立健全预算编审、预算执行、非税收入管理、政府采购、财务管理、宏观经济预测分析等六个业务应用系统。

(三)健全财政监督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要进一步健全财政监督机制,加大投资评审力度,开展绩效考评工作,从制度上保证监督检查的经常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1、加大财政监管力度,完善财政监督机制

积极理顺内外关系,构建完善的监督体系。一是进一步理顺财政部门与其他经济监督部门的关系。研究制定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在检查计划、检查名单、检查情况、检查结果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协作配合。二是进一步理顺财政部门开展对外监督检查的工作机制。我局各业务科室对所联系的部门和单位的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要侧重事前、事中的监督,法制监督科根据各业务科室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实施专项检查,使财政部门对外监督形成合力,提高财政监督检查整体效果。三是继续实行和完善大额专项资金跟踪问效制度。加强对大额专项资金的监督力度,对资金支出进度和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并按期反馈资金的使用效果,保证大额专项资金运行的安全、可靠、准确和高效。

2、加强财政投资评审,提高资金监管水平

一是加强基本建设预算评审。积极推进评审关口前移,使基本建设项目评审向预算评审倾斜。预算评审在初步设计、批复概算、施工图设计都已经完成,项目建设工作未开始之前进行,有效控制预算支出、节约财政资金,促使项目单位按照项目管理程序认真编制项目预算。以专业技术评审作为细化部门预算的手段,为财政支出预算的确定提供科学合理、量化的技术保证,避免项目支出预算编制及核定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二是加强内部建设和外部协调。进一步完善和细化现有的投资评审操作规程。加强评审队伍自身建设,加大业务培训力度,提高财政投资评审中心人员的整体素质,建立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熟、作风优良的评审队伍。加强宣传工作,创造有利于开展财政投资评审的工作环境。

3、构建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考核资金使用效益

绩效预算是部门预算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通过制定公共支出的绩效目标,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进一步加强公共财政管理,逐步实现财政资金从目前注重资金投入的管理转向注重支出效果的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一是对预算安排的各项专项资金,继续实行和完善大额专项资金跟踪问效机制,逐步与项目主管部门共同建立预算项目的绩效考评制度。二是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绩效预算基础资料数据库。按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统一性指标与专业性指标相结合的原则,逐步探索建立起一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绩效预算基础资料数据库。三是建立绩效预算体系。在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将绩效考评结果与预算安排相结合,作为下一年度预算支出安排的重要依据,逐步在财政支出管理中建立绩效预算体系,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

主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     承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北京市通州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120001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947号 京ICP备200152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