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况】 2004年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围绕通州区“建设北京新城区”这个中心,落实“两抓两提高”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质量技术监督职能作用,在强化质量监督管理,深入开展打假和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落实专项任务,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打牢标准化、计量基础工作,注重强化制度建设、法制建设、队伍建设、行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显著成效。在打假、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先后开展了食品、建材、汽配、家具、农资、3C强制性认证产品、生产许可证产品的执法检查和打假活动。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6069人次,查处案件160余起,立案查处134起,现场处罚33起,罚没款近88万元,端掉制假售假窝点8个。受理消费者投诉114件,解决114件,挽回损失0.6万元。对90家煤炭使用单位的煤炭进行了质量检查。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到位,全年没有发生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爆炸事故,其他类特种设备未发生重大人员伤亡事故。
(韩 文)
【名牌战略】 年内,围绕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全方位、大力度推进“质量兴区”、“名牌战略”。全面启动《通州区质量兴区实施方案》和《2003—2005年名牌培育和发展计划》的工作中,着重做好名牌产品的培育和发展工作。根据区域经济特色和产业结构特点,围绕本区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制定了重点企业走访制度,开展质量进社区、质量进园区活动。帮助重点企业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健全质量检验手段,提高企业的质量品牌意识。北京古船食品有限公司的古船牌小麦粉等3家企业的3个品牌被评为“中国名牌”。有4家企业的11种产品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北京博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的博飞牌大地测量仪等10家企业10个品牌被评为“北京名牌”。北京通州开关厂等10家企业获得“通州区质量管理先进奖”,北京市古船食品有限公司、北京金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通过“通州区质量管理先进奖”的复审。
(韩 文)
【质量工作和打假工作责任制】 年内,质量工作和打假工作责任制延伸到全区11个乡镇的472个行政村807家重点企业、4个街道办事处,形成自上而下的行政网络。针对工作重点,组织召开3次会议,先后走访14个责任区及100余家企业。在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活动中积极组织、联合行动,形成横向协调联动、纵向出击、上下呼应的打假攻势,显示出强大的威力。在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区监察局、区工业局联合组织对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落实质量工作和打假工作责任制检查验收中,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人民政府等7家单位被评为先进单位。
(韩 文)
【重点产品质量监督】 以保证食品安全为中心,以国家实施强制性管理的产品为重点,不断加大重点产品的质量监督和抽查频次。在加强对生产企业的监管过程中,将涉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作为监督的重点,特别是生产许可证、食品安全生产许可证、强制性认证和国家强制性标准涉及的产品,作为监督抽查和行政执法检查的重点内容。2004年国家和北京市共对本区124个企业155种产品进行监督抽查,综合合格率为82.6%,其中1~3季度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为84.4%、1~4季度市级监督抽查合格率为81.8%,分别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和7.3个百分点。
(韩 文)
【生产企业监管】 年内,质量监督工作重心转移到强化生产加工环节监管上来,突出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整顿力度。深入农村乡镇和城乡结合部,对260家食品生产企业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建立质量档案。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以查处无证生产为重点,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向50家企业下发限期申证通知,依法对6家无证生产食品的企业进行查处。并开展劣质奶粉和白酒的清查活动。落实政府交办的实事,推进市场准入制度,以15类食品为重点,帮助企业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已有9家企业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组织开展对食品生产企业的检查和质量抽查,共监督抽查本区63家食品企业生产的86种食品,合格率为83.7%。在生产许可证产品、3WTB1CWT认证产品的监管中,共检查1000余个销售单位和摊位的15类90余种产品,对出现的未经认证出厂销售、假冒WTB13CWT认证标志、没有有效的检验报告等问题依法进行处理;指导60余家生产企业申报强制性产品认证,已有40家企业取得WTB13CWT认证和生产许可证。
(韩 文)
【建材市场专项整治】 年内,在建材市场专项整治中,共检查200余家建筑生产、经销单位和建筑工地,对24家存在违法行为的单位进行立案查处,查获伪劣建材产品货值近40万元。端掉“地条钢”窝点7个,捣毁感应炉9台,没收30余吨废钢铁。在北京市建材市场整治总结表彰会上,北京新鸿节能建材厂生产的“耐力克”牌采暖散热器等6家企业生产的6种建材产品获得“质量诚信产品”称号。
(韩 文)
【标准化监督管理】 年内,对67家企业实施强制性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执法检查;对全区2001年以来备案的标准进行全面清理,共清理企业标准750余份,对254个企业标准做了重新备案;为344家企业752种产品办理和更换了产品标准登记注册证;为291家企业429种产品标准办理了产品备案;全区有13家企业34种产品采用了国际标准。与区民政局联合开展了养老机构星级评定工作,确定张家湾、梨园两个乡镇的养老机构为开展三星级评定的试点单位。
(韩 文)
【农业标准化】 围绕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和蔬菜、葡萄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完善本区农业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完成甜豆、荷兰豆2项通州区地方标准的制定、发布和推广实施工作;帮助20家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初步建立标准化体系,并全部通过了验收。本区的农业标准化工作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已完成9项北京市农业地方标准和19项通州区农业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有25家蔬菜基地被北京市列为“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有103个农产品获得食用农产品安全认证标志,6个蔬菜基地被评为区级农业标准化优秀单位,7个蔬菜基地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农业标准化工作范围由粮食作物扩展到蔬菜、果品、畜牧养殖、水产养殖等。在果蔬农残及重金属含量的抽查中,共抽取31家蔬菜生产基地和销售单位的100个样品,合格率为100%。同时,加大投入完善农产品检测体系,本区的农产品检验中心不断完善,能够开展果蔬、畜禽、水产品的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含量及微生物指标和理化指标等近百个项目的检测工作。
(韩 文)
【计量监督管理】 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计量监督执法力度。 对区内的农贸市场、加油站、眼镜制配场所、医疗卫生单位、餐饮单位、食品生产企业等140余家单位的1000余件计量器具进行抽查,合格率在96%以上。加大“四表”的计量监督检查力度,检查8家建筑工地和物业单位,涉及水表7000余块,对未执行安装前检定的单位进行处理。帮助6家企业取得“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引导、鼓励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建立计量保证体系。2004年北京利强涂料厂通过了计量保证能力验收,准许使用“WTB1CWT”标志。
(韩 文)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全年召开四次特种设备安全例会,制定下发《通州区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通州区特种设备事故隐患排查办法》,建立事故应急救援的指挥机构,落实各部门的职责,规范事故报告程序和事故调查处理程序。全年组织14次安全大检查和专项检查,检查458个单位,签发安全监察意见通知书148份,消除各类事故隐患173起,有效地打击了违法违规行为。针对区内的实际,对“六小”企业使用的“土锅炉”进行专项治理,共排查681家单位使用的730台设备,对其中24台“土锅炉”采取拆除的强制措施,责令3台常压热水锅炉承压使用进行整改。以电梯、压力管道、气瓶的普查为重点,开展特种设备普查工作。共普查了全区262个单位的306部电梯,报废停用40部。完成全区25家气瓶充装站的43150只气瓶普查建档工作,在用气瓶建档率、取得充装许可率达到100%。完成全区267家单位的压力管道普查录入工作,录入率达100%。气瓶、压力管道普查工作通过市局审查组验收。
(韩 文)
【依法行政】 全年组织6次行政许可法、办案程序和专业法的学习 ,共300人次参加学习培训。进一步强化执法监督工作,全年对100余起案件进行内审把关,报批、备案重大案件8起,组织2次案件听证会。为提高乡镇、街道办事处的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水平,利用召开座谈会、组织外出考察、学习培训、走访等形式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韩 文)
【提高检验检测水平】 全年投入资金200余万元,扩建实验室面积达500余平方米,购置70余台先进的检验检测仪器。加强自身建设,计量检测所通过JJF1069—2003版的考核,同时水表检测工作已拓展到朝阳、平谷等地区,检测量达到6万余块。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通过调味品、乳制品等8类26种产品32个参数的扩项考核,润滑油、气瓶、食品等检验检测手段均居全市系统一流水平。特种设备检测所气瓶检验站通过验收。在完成国家和北京市交办的检验检测任务的同时,全年检定计量器具9万余台件,检验锅炉、电梯、气瓶等14348台,对1158家企业生产的食品、建材产品、润滑油等37种产品2179个样品进行监督检验和委托检验。
(韩 文)
【开展技术服务】 年内质量协会、特种设备协会、培训中心、节能监 测站等中介服务机构,全年为398家单位提供质量、计量、标准、特种设备咨询和技术检测。举办各类培训班61期,培训人员达2826人。
(韩 文)
【加大质量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刊载信息、开展送质量知识下乡活动、召开质量工作大会和质量工作恳谈会等方式广泛宣传。在通州电视台、《通州时讯》发布“质检情况信息”,定期公布产品质量抽查结果。开展“3•15”、“质量月”和市区政府组织的法制宣传大型宣传活动5次。全年向市局、区委、区政府等上级部门报送信息182篇,采用208篇次;向媒体投送宣传稿件75篇,共宣传报道183篇次。
(韩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