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州区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日期:2009-02-10    来源:史志办

分享:
字号:        
 

关于通州区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0819日在通州区第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通州区财政局局长  刘汝林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提交通州区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7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新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全面落实区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各项决议,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有力保障了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各项指标圆满完成。

(一)财政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由于今年土地出让金收入由预算外纳入预算内管理,收支口径发生变化,因此,2007年预算执行情况分为一般预算收支和基金预算收支两部分。

2007,地方财政收入按新口径统计完成242972万元,比上年增长64.7%。按原口径统计完成186985万元,比上年增长26.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81769万元,比上年增长27.2%;原口径基金收入完成5216万元,比上年增长13.3%。新增土地出让基金收入55987万元。

(二)区级财力完成情况

2007年区级总财力完成637642万元。其中:

一般预算总收入439353万元。包括: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81769万元,市体制返还资金105000万元,市追加专项资金93464万元,市转移支付补助8000万元,上年结转51120万元。

基金预算收入198289万元。包括:本年收入61203万元,市级追加专项74328万元,上年结转8299万元,按政策由预算外转为预算内管理的土地出让金收入54459万元。

(三)财政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区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2007年财政支出预算为260000万元,后经区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批准:一般预算支出调整为375280万元,实际完成391457万元,增长4.3%;基金预算支出调整为93321万元,实际完成161449万元。主要支出情况如下:

1、一般预算支出391457万元,完成预算375280万元的104.3%。其中:区本级支出295961万元,乡镇支出95496万元。具体情况如下: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3733万元,完成预算50280万元的87.0%。主要用于党政机关正常运转支出。

国防支出410万元,完成预算330万元的124.2%。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武装部民兵建设支出等。

公共安全支出26919万元,完成预算22700万元的118.6%。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公检法司基层厅(所)设备购置、网络建设维护、治安消防管理等。

教育支出66175万元,完成预算58645万元的112.8%。按照相关政策要求的统计口径,比上年增长12.6%,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为12.2%,下同),符合法定要求。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提高公用经费综合定额补助标准和北京育才学校通州分校、台湖中学、于家务中学、史家小学通州分校建设以及教学设备购置、中小学教育经费投入和为教师办实事等。

科学技术支出3254万元,完成预算3026万元的107.5%。按照相关政策要求的统计口径,比上年增长19.5%,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符合法定要求。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科技直通车服务工程、应急指挥平台建设、科技进步示范单位及科技带头人奖励、科普活动等。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032万元,完成预算4010万元的100.5%。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区体育场改造、奥运数字大屏幕建设、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经费和文体活动经费投入、体育器材购置等。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6713万元,完成预算36274万元的128.8%。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城低保、农低保、优抚、社救及医疗救助、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农转工超转人员生活补助等。

医疗卫生支出25728万元,完成预算19393万元的132.7%。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支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补助、行政事业单位医疗费支出、优抚对象医疗减免等。

环境保护支出2236万元,完成预算1309万元的170.8%。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大气治理、环境监测、排污费支出等。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9066万元,完成预算36403万元的107.3%。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城乡社区公共设施建设、北运河大堤和潮白河大堤维护、新农村道路建设、市政设施维护养护、园林绿化工程等。

农林水事务支出59480万元,完成预算49632万元的119.8%。按照相关政策要求的统计口径,比上年增长35.2%,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符合法定要求。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新农村建设、病虫害防治、设施农业及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土地治理、农业综合开发等。

交通运输支出2509万元,完成预算1237万元的202.8%。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公路运输管理、执法经费支出等。

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30911万元,完成预算48439万元的63.8%。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区、乡镇扶持企业发展资金及政策奖励兑现等。

其他支出40291万元,完成预算43602万元的92.4%。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住房公积金、偿债资金及不能具体划分到上述功能科目的支出。

2、基金支出161449万元,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芙蓉路、通惠南北路、六环辅路、玉带河东大街、壁富路、通胡大街、通朝大街通州段等基础设施建设及残疾人就业保障、新型墙体材料支出等。

2007年区级总财力637642万元,总支出552906万元。按照“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收支相抵后结余84736万元。其中:一般预算结余47896万元,具体包括:市级专项结转21336万元,乡镇结转6000万元,往来款挂账12000万元,区本级净结余8560万元;基金结余36840万元,是具有特定用途的资金,与专项性质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数字是按照《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及预算执行情况初步汇总的,20081月中旬与市财政局进行结算后,还会有所变化。

二、2007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区财税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区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努力增收节支,强化预算管理,深化财政改革,全面完成了人代会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巩固基础税基,财政收入保持稳定增长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及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的职能,引导产业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支持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两烟”以及苏宁总部、李宁总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全区税收的贡献率达到15%。积极涵养税源,对全区纳税大户进行奖励,鼓励原有税源做大做强。扩大融资担保范围,积极推进中小企业发展。运用财政政策引导镇域经济发展,合理调整区与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有效调动了乡镇及工业园区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乡镇和工业园区实现税收44亿元,占全区总税收的70%。区域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财政增收的基础得到巩固。

坚持依法聚财,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创新征管机制,强化税源监控,避免征管漏洞。加大稽查力度,严厉查处税收违法行为,净化税收征管环境。加强非税收入征管,深入推进“收支两条线”改革,保证政府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入库。

(二)保障新城建设投入,新城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

按照新城建设的总体部署,多方筹措资金,保障新城重点工程资金需要。全年区财政拨付资金达22亿元,有效保障了通朝大街通州段、通胡大街、京津公路二期、玉带河大街跨北运河桥等一批城市路网体系建设的需要,顺利推进了壁富路、潞苑东路、通顺路城市段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支持促进了“0811”电力强网、北关分洪闸、城市排水和防汛工程等城市公用设施建设,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

健全城市管理资金投入机制。按标准投入资金,做好京津公路、运河东大街等11条新移交道路的维护管护工作。围绕奥运决战之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部署,保障全区环境综合整治资金需要,完成主要道路两侧临街建筑物外立面清洗粉刷及航空走廊可视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实施运河城市段二期河道生态治理工程,启动国家生态示范区和卫生区创建工作,完成城市道路和重要节点的绿化美化,城市面貌明显改观。

(三) 落实财政支农政策,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

加大公共财政向“三农”领域的倾斜力度,全年投入到乡镇及农村各项事业的预算内资金突破19亿元。一是落实各项惠农支农政策,采取“一卡通”形式发放粮食直补资金,全年共发放资金3700余万元,广大种粮农民得到实惠。二是保障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成29个贫困村道路改造,建设太阳能公共浴室30座,新安装太阳能路灯3260盏,建设节能吊炕2万铺,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三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加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支持设施农业建设,实施中低产田改造,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业综合效益和市场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四是着力推进农业生态化发展。及时拨付资金完成“五河十路”绿色通道及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占地补偿及维护管护工作,保障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民补偿支出。加强城乡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节水型农业发展。推进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防治美国白蛾等工作有效开展。五是全面促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加大农村社会保障以及教科文卫体等方面投入,农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四)加大社会各项事业投入,全区民生状况得到改善

社会保障、就业及卫生工作深入推进。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严格基金支付手续,确保各项社保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和安全运行。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立低保标准科学调整机制,共发放城农低保及帮困资金2400万元,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积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筹措资金5.1亿元,妥善解决市政府16号令实施期间建设征地遗留问题。启动“一老一小”大病医疗保险工作,并将农村地区学生儿童全部纳入保障范围,使全区城镇无医疗保障老年人和城乡学生儿童大病医疗有了保障。对离休干部医疗统筹、优抚对象医疗减免等予以保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加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共筹资1200余万元,对社区卫生服务常用药品零差率销售予以补助,启动17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切实减轻群众医疗负担。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筹资补助标准,财政补助人均提高80元。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切实保障再就业资金需求,有效推动全区就业再就业工作。

教、科、文、体工作得到有效保障。全年区财政预算内投入教育事业方面的资金达7.9亿元。重点保障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改善、中小学教学课程改革、教育公用经费综合补助标准提高等经费投入。加大为教师办实事力度,提高偏远地区教师补助,为农村教师购置班车,安排农村教师免费体检,组织优秀农村教师出国培训,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不断提升农村地区教育水平。进一步改善教育基础设施,北京育才学校通州分校、台湖中学投入使用,于家务中学、史家小学通州分校建设顺利,农村地区中小学校的旱厕和土操场改造全面完成,教育保障能力得到增强。落实财政资助减免政策,解决困难家庭子女就学问题。支持科技事业发展,保障科技创新和先进生产技术资金支出,全区科技创新水平得到提高。加大文化体育投入,完成区体育场改造,新建30个农村文化设施和120处体育健身场所,支持有线电视村村通和奥运数字大屏幕建设工作,城乡居民文化体育生活更加丰富。

切实保障关系社会安定的政权政法建设。提高公检法部门重点岗位工作津贴补助标准,加大公安、司法、法院基层厅(所)设施改建及设备购置投入,推进基层法庭、司法所和派出所建设,保障“十七大”等重大活动期间安保经费投入,有效维护了安全、稳定的社会局面。

满足政府为民办实事资金需要。多方筹措资金,全力保障旧城区街巷整治、规范化社区建设等实事项目的资金投入,重点完成了后南仓小区上下水改造以及永顺东街、玉桥北里小区路、西营前街等一批街巷的综合整治,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支持53个规范化社区建设,对4900多个老旧小区楼门进行改造,新建19个社区居委会,推动了和谐社区建设。

(五)深化财政各项改革,财政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在2006年全区一级预算单位全面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国库集中支付二级预算单位试点工作,十家试点单位进展顺利。制定国库集中支付相关制度,加强对直接支付资金和授权支付资金的监管,提高资金管理水平。

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积极稳妥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2007年部门预算全部实现新科目编制。进一步完善公用经费定额标准体系,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合理。配合国库集中支付,逐步实现预算编制、执行和决算与国库改革的有机衔接。严格预算执行,实行指标网络化管理,严格控制追加预算,压缩一般性支出。

推动政府采购健康发展。制定完善《通州区2007年政府采购目录》及有关规定,规范政府采购管理工作。以政府公物仓为依托,进一步扩大采购规模,全年采购项目213项,预算采购金额2.35亿元,实际采购金额2.04亿元,节约资金0.31亿元,节约率达13.2%。对政府会议接待服务场所进行政府采购,确定七家定点服务单位。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推动政府采购工作健康发展。

深化投资评审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项目评审范围,全年共完成评审项目239项,送审金额31亿元,审定金额25.8亿元,审减资金5.2亿元,审减率达16.8%,有效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完善区与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实施新一轮区与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将两级财政分成比例由原来的46调整为55,并以转移支付的形式对基本需求财力不足的乡镇给予适当补助,保证其正常运转。积极解决乡镇在新体制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充分调动乡镇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完成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建立资产动态数据库,逐步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衔接的机制。制定《通州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及《通州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细则》,为加强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提供了制度保证。积极探索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新途径,在全市率先建设政府公物仓,借助公物仓的平台作用,推进国有资产在全区行政事业单位间的整合、流转和配置,避免重复购置,降低行政成本,财政资金和资产的使用效益得到提升。

(六)完善财政监督管理机制,依法理财能力明显增强

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会计法》、《北京市预算监督条例》等法律法规,主动接受区人大、区政协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不断提高政府理财的法制化水平。健全财政法制监督网络体系,设立乡镇法制监督联络员,实现区与乡镇财政法制监督工作同步联动。严格执行财政资金追踪问效反馈机制,对专项资金支出进度和使用效益进行跟踪检查,全年共检查市区专项资金167项,资金拨付和使用程序更加规范。积极配合审计工作,对财政资金的运行进行全程监控,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化水平。规范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加大会计培训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力度,有效维护了财经秩序。进一步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严格控制政府信贷规模,加大政府或有债务监管,有效维护了政府信誉。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在区委的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指导和支持下,全区财政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财政收入增量连续两年达到3亿元以上,财政支出结构不断调整优化,财政改革逐步推向深入,财政事业全面发展,为全区“两新”建设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区财政工作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虽然全区财政收入规模不断壮大,但是,随着北京新城区建设的深入推进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入开展,各项工作对公共财政的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与群众生活紧密相关的民生领域的财政保障需求在逐年加大,财政保障能力仍显不足。二是公共财政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新任务、新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三是科学理财能力还需继续加强。项目预算的细化程度和预算的统筹性仍需进一步提高,预算单位重“增量投入”轻“存量调整”的现象依然存在,控制行政成本和勤俭节约干事业的意识仍需进一步增强。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深化财政各项改革,强化财政基础工作,逐步加以解决。

三、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

2008年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区委四届五次全会和区四届人大三次会议部署,积极推进财源建设,深化财政改革,优化支出结构,强化监督管理,努力构建公共财政体系,进一步加大财政在“两新”建设以及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投入,全面推进北京新城区建设。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安排如下:

(一)财政收入预算

2008年,区级可支配财力330141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03581万元,较上年增长12%;市体制补助收入114000万元;区本级净结余8560万元;基金预算收入4000万元(不包括土地出让基金收入)。

(二)财政支出预算

2008年,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量入为出”的原则,财政支出预算安排330141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支出326141万元,基金预算支出4000万元。

按照功能分类,一般预算支出具体安排如下: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5000万元;国防支出550万元;公共安全支出21000万元;教育支出48000万元;科学技术支出1800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50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0000万元;医疗卫生支出18000万元;环境保护支出1000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6000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30000万元;交通运输支出1400万元;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39000万元;其他支出42891万元。

四、2008年财政工作重点

200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奥运盛会举办之年,是全市重点新城建设全面启动之年,也是实现本届政府任期目标的关键之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财政工作要按照区委四届五次全会和区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的各项部署,立足科学发展,努力关注民生,坚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工作,为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一)发挥财政促进经济发展职能,积极推进财源建设

积极服务于全区经济发展,继续加大对工业园区、商务园以及运河核心功能区等产业功能区的建设投入,提高区域产业承载能力。支持产业优化升级,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财政扶持政策,鼓励发展现代服务业、总部型经济,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推进增长方式转变,实施节能降耗方面的财政鼓励政策,引导企业降低能耗,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强化收入征管工作。通过加强税源分析、提高征管服务水平等途径,构建较为完善的税收征管体系,努力做到应收尽收。继续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建立健全非税收入监测体系,保证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入库,集中财力保证全区“两新”建设顺利进行。

(二)保障政权政法投入,加强奥运之年社会稳定建设

合理安排资金,优先保障政权建设投入,确保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经费和必要公用经费的支出。坚持勤俭干事业原则,提高政权建设经费使用效益,进一步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进一步提高政府资产使用效益。严格执行政府会议接待定点服务规定,节约政府会议接待成本。落实政法建设投入,以奥运会安保工作为中心,制定落实奥运会等重大活动期间安保经费保障机制,为奥运之年的安全稳定工作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努力推动平安通州建设。

(三)保障新城建设资金投入,全面推进新城建设

奥运之后市里将重点加强新城建设,通州作为全市重点建设的新城,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要紧抓机遇,积极争取市级资金,统筹安排好各项财政资金,确保新城建设管理投入。继续推进新城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完善新城路网体系。促进城市公用事业发展,支持老城区燃煤锅炉整合、新城集中供热、垃圾处理等公用设施建设。加大城市环境建设投入,全面完成奥运环境建设任务,推进新建道路绿化美化及管护工作,加强运河生态治理和城市污水处理等生态环境建设,努力建设滨水宜居新城。

(四)支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是完善新农村建设资金保障机制。加大财政增量向新农村建设领域的倾斜力度。合理调整区财政转移支付政策,适当增加对困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做好新农村建设项目库管理工作,抓住中央和市级资金加大对新农村建设投入的有利时机,多渠道筹集资金。二是着力改善农村生活环境。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投入,重点做好以道路硬化亮化、户厕改造、安全饮水、垃圾密闭化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建设,不断提高农村生活质量。三是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支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着力打造都市型现代农业。继续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和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对产业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吸纳劳动力就业多的项目予以更多的资金扶持。四是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支持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文化活动中心、体育健身场所等公共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让公共财政更多的惠及农民。

(五)科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着力改善民生状况

一是继续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发展。进一步改善教育基础设施,推进一批中小学校教学设施建设工程,不断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落实北京市新的教育公用经费定额标准,保障学校的经费投入和正常运转。支持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和科技成果转化,着力提高科技工作对新城和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作用。加大财政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推进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基层文化设施建设,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服务活动,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二是切实加大社会保障和卫生投入。健全社保基金管理机制,逐步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确保基金安全运行。落实各项社会保障资金,认真做好“一老一小”人员享受大病医疗保险待遇工作和无保障老年人生活补助工作。着力加强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设备标准化配置工作,实现卫生服务全面覆盖城乡所有社区的目标。做好社区卫生服务经费保障工作,深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两条线”改革。做好乡村医生养老保险与基本待遇保障工作。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筹资补助标准,人均筹资总额由2007年的210元提高到320元,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认真落实《就业促进法》,保障城乡就业再就业经费投入,推进城乡统筹就业。

三是推动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的资金保障机制,力争把实事项目的必要投入纳入预算。建立实事项目资金追踪问效机制,确保专款专用,保障各项实事的顺利进行,切实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

(六)深化财政管理改革,保证财政工作科学高效

一是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2008年底前全区所有预算单位全面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实现国库集中支付“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创新财政资金管理的有效方式,探索启动公务卡结算制度试点工作。完善国库管理制度各项办法,使国库集中支付运行更加规范和高效。

二是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完善市与区县基础信息平台及信息专网,初步实现预算管理网络化的目标。进一步细化部门预算编制,努力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加强乡镇财政财务管理,规范乡镇部门预算编制工作,逐步统一乡镇财务管理软件,规范乡镇财务记账管理模式,促进乡镇财政工作的规范化。积极推进金财工程建设,整合内部网络系统,切实提高财政工作效率。

三是推动政府采购健康发展。继续贯彻落实《政府采购法》,制定完善《通州区2008年政府采购目录》,推进政府采购健康发展。加强政府采购监管力度,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完善政府采购供应商投诉处理机制,构建全方位政府采购监管体系。

四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定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配套办法,夯实资产管理的制度基础。建立覆盖全区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网络,实现从配置、使用到处置等环节的全过程动态管理。继续推进政府公物仓建设,依托公物仓,逐步打破部门所有界限,盘活存量资产,努力做到重大设施设备共享,防止重复投入,实现行政资源效益最大化。

五是推进政府投资评审工作。进一步完善投资评审机制,拓宽评审范围,提高评审质量,逐步建立“先评审、后编制”、“先评审、后拨付”的评审机制,为预算编制和资金拨付提供科学依据,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

六是积极开展财政绩效评价工作。制定完善《绩效考评工作办法》等制度规定,细化工作流程,积极开展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考评试点工作,逐步建立预算安排与绩效考评结果有机衔接的机制,保障财政资金和资产的安全、规范、高效使用。

(七)加强财政法制化建设,不断提高依法理财水平

严格执行《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坚持依法理财。认真落实《监督法》,积极主动接受区人民代表大会对预算的审查和监督,推进政府理财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进一步提高对市区各级专项资金的监管水平,充分发挥财政监督在保证财政政策执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财政法制建设,建立健全财政执法责任制,规范依法行政行为,提高财政工作法制化水平。继续加强会计管理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提高全区会计工作水平。加强对政府债务的监管力度,合理控制债务规模,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有效维护政府信誉。

各位代表,2008年的预算任务艰巨而繁重。我们要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指导和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四届五次全会和区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精神,开拓进取,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努力完成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为开创北京新城区建设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主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     承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通州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120001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947号 京ICP备200152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