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州区2009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10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日期:2011-04-14 15:36    来源:史志办

分享:
字号:        

关于通州区2009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和2010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0年1月12日在通州区第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通州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崔松光

各位代表:

我受区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09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10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全区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委四届七次、八次全会和区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任务,面对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的巨大冲击、国家活动之多、拆迁任务之重、维稳工作之艰等诸多压力,制定措施、落实政策、积极应对,努力“调结构、上水平、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快节奏、高强度、创造性开展工作,齐心协力、迎难而上,保持了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社会祥和安定的良好态势。指标任务完成好于预期,全面完成了区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工作目标。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34亿元,同比增长10%;税收总额实现83.6亿元,同比增长12.1%;一般预算收入实现26亿元,同比增长21.4%,实现了快速增长,区级可支配财力显著增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实现321亿元,同比增长104.3%,拉动了经济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64亿元,同比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2572元和11234元,同比分别增长9%和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92%,低于3.5%的调控目标;万元GDP能耗下降5%。

(一)以促进投资为目标,新城建设取得新成绩

土地一级开发取得明显成效。以功能区和重要节点为重点,全力推进土地一级开发进程。城市功能区开发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运河核心区杨坨地块取得征地批复,启动拆迁及安置楼建设;5号地一期齐天乐园地块完成收购;上营棚户区拆迁基本完成,签订拆迁补偿协议5151户,签约率达97.3%。商务园8个授权地块拆迁全部完成,2个地块挂牌交易。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土地一级开发启动,六合新村安置楼动工建设。新城重要区域和节点开发建设加快推进。北苑商务区、新城南街、帅府园二期拆迁工作加快推进。宏鑫花园、京贸家园等节点项目启动建设。“两站一街”控规编制形成初步方案,启动拆迁和安置楼建设。坚持土地储备和入市交易并举,果园环岛D地块、福田、科技大厦等23个地块成功实现上市交易。此外,乡镇及产业园区地块一级开发加快推进,为开发建设和产业项目落地提供了条件。

新城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体系不断完善。加快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朝阳北路东延一期、温榆河西路、潞苑东路北段、邓家窑大桥等工程完工,潞苑北大街、内环路改造等工程进展顺利,玉带河东大街东延、朝阳北路东延二期等工程开工建设。区域交通得到改善,京榆旧路三期、觅西路、九德路一期及跨凉水河大桥等一批工程完工,徐尹路西段、通香路二期等工程进展顺利。加快环卫设施建设,梨园垃圾中转站等工程投入使用。加快新城供热体系建设,城西5号燃煤锅炉房试运行,替代供热面积106万平方米,三河热电联供一期工程建设顺利。新铺设天然气管线14公里,完成天然气入户8000户。加强电力设施建设,半壁店110千伏变电站等工程主体完工。优化公共交通环境,机场巴士专线、快速公交2号线武夷花园支线开通,百姓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破解新城建设难题取得显著成效。出台《扩大内需重大项目绿色审批通道实施办法(试行)》,建立投资项目绿色审批通道机制,主动调控投资节奏,加快项目前期手续办理,促进投资落地。纳入市、区两级绿色审批通道项目117项,共完成投资148亿元。搭建投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推进银政企合作,获得金融部门授信额度680亿元,已到位98亿元。完善新城规划动态调整机制,按照“建成首都乃至全国新城的精品和典范”的目标,运河核心区拓展到48平方公里,打造运河北京高端文化商务中心区。创新新城建设管理体制,成立了新城建设管理委员会,统筹协调新城开发建设和管理。

(二)以转变发展方式为目标,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

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出台了《通州区促进产业发展暂行办法》、《关于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帮扶企业28条等一系列政策办法,建立了区级领导联系重大项目(企业)、重大项目联席会议、产业项目绿色审批通道等促进产业发展制度,加快了产业项目的引进和建设。全力开展企业帮扶,建立调度会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安排1.1亿元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产业发展。安排3000万元中小企业扶持专项资金,用于贷款贴息。积极举办和参加各类宣传推介、商务年会等活动,促进产业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产业发展多点支撑的局面初步形成。集聚化、高端化发展趋势显现,以经开集团、金融街分区为代表的总部集群呈现高端发展态势,以摩比斯、福耀玻璃、玲珑集团为代表的汽车产业链集聚发展。大项目带动作用突出,“两烟”、“两宁”、国美等8家企业完成税收占全区税收总额的22%。创新发展模式,形成了光机电和经开合作模式、商务园模式、枢密院模式等,破解了园区发展当中遇到的难题。新型产业加快培育。金融业发展加速,泛华保险、交通银行北京分行数据中心、兴业银行等相继入驻,农投首诚小额贷款公司组建成立。召开了区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全年实现旅游接待291.2万人次,同比增长160%。房地产业稳步发展,开复工面积425.6万平方米,新开工面积86.3万平方米。

项目引进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项目建设不断加快,中冶焊接、捷宸阳光、华润物流、天宇朗通等一批重点项目竣工投产或主体完工;苏宁二期、玲珑集团、邮件综合处理中心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阳光财险、金融街分区、IDC产业城等项目前期手续正加快推进。加大新型和主导产业项目的引进,北汽控股动力总成、北京国际金融论坛永久会址、中国动向集团、中国传媒大学科技园、华联上市公司、利星行、东滩·香格里拉五星酒店等一批投资亿元以上产业项目签约;成城国际城、奥特莱斯华北区总部等一批项目在谈。

产业园区发展步伐加快。产业园区逐渐成为大企业、大项目的聚集地,对全区经济增长贡献突出,累计实现税收21亿元,贡献率达到25%,同比增长28%。金桥基地、物流基地税收增长分别达到51%和32%,光机电基地税收突破9亿元,商务园等新建园区已形成效益。加强园区定位和差异化发展研究,积极拓展发展空间,光机电、金桥基地等扩区11.5平方公里,加入中关村国家创新示范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投资近12亿元实施41个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道路20条,光机电变电站投入使用,商务园变电站顺利推进,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公共服务平台主体封顶。此外,潞城、漷县、于家务等农民就业产业基地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加强项目引进,成效明显。

(三)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

农村经济加快发展。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新增设施农业1万亩。以漷大路、张凤路、运河左堤路为重点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走廊加快建设。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加快,建成食用菌、金果冠采摘园等一批农业主题公园,其中11处被评为市级农业观光示范园。蔬菜、果品、养殖、籽种四大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形成观赏鱼、花卉、食用菌等特色知名农产品品牌。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培育壮大仙源食品、吉鼎立达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农产品认证体系建设,全区78家基地获得有机食品认证,133个产品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加大农业发展扶持力度,认真落实粮食综合直补、生态作物补贴等政策。

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五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超额完成184个村366万平方米街坊路硬化工程,完成19个村309公里饮用水管网改造,改造户厕4.6万户,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工程全面推进。“三起来”工程加快实施,推广绿色照明,更换节能灯泡154万盏,完成528户农宅节能保温改造,安装节能吊炕2000铺,建成太阳能公共浴室50个。12项全覆盖工程扎实推进,信息服务站、便民连锁超市等9项工程覆盖率达到100%。积极开展家电和汽车下乡,农民得到更多实惠。推动乡镇社区服务中心和农村社区建设,建成44个农村社区服务站。

镇村建设迈出新步伐。以推进城市化为目标,加大旧村改造力度。加快新城规划范围内旧村改造,新启动徐辛庄、龙旺庄等15个村改造,永顺焦王庄、刘庄等旧村改造进展顺利,梨园砖厂、西小马等村自住楼加快建设。加快小城镇和开发区周边旧村改造,新启动金桥基地古庄等7个村改造,亦庄东扩5村拆迁项目顺利完成。加强中心镇开发建设,台湖生态小镇中心区建设加快推进,中心区一级开发、道路、村民自住楼取得积极进展。于家务中心区路网开工建设,乡中心水厂建设完工。台湖、漷县、永乐店、西集等重点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完成永乐店污水处理厂及宋庄、漷县等镇垃圾中转站建设。

(四)以宜居新城为目标,新城管理水平得到新提高

街道和社区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组建了区社会工委和社会办,理顺管理机制。加强街道和基层社区建设,圆满完成第七届社区居委会选举工作。加快社区服务站建设,促进社区服务站规范化。深化楼门文化建设,积极探索社区自主管理新途径。完善社会组织建设,积极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选聘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工作,推进社区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进程。

以国庆环境建设为契机,环境整治再上新台阶。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城乡环境明显改善。进一步完善环卫设施,新增垃圾收集和压缩等车辆52辆、果皮箱2000套,改造城区旱厕、公厕133座。垃圾分类工作有序推进,11个居民小区、23家机关单位和6所学校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执法,以大检查、大清理等活动为抓手,完成全区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城乡环境卫生水平全面提升。围绕国庆60周年城市街景布置,摆放花卉40万盆、悬挂灯笼1.1万盏、景观造型12处。加强重点区域内户外广告和牌匾整治,取得显著成效。加大交通执法力度,净化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着力改善城市交通微循环,实施了中仓路、乔庄北街、中山街等街巷道路改造,完成西大街、南大街等11条道路老旧路灯更换工作。

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明显。滨河森林公园南区绿化工程主体完工,东南郊水网改造工程加快推进,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初显。完成“三北”四期防护林3000亩和三间房机场绿化工程,继续实施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平原治沙、运潮减河植被恢复等工程。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实施北运河城市段补水净化工程,河东再生水厂及管网配套工程前期手续加快推进。加大污染控制力度,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下降2%和3%,加快黄标车淘汰、更新,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以上天数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双创”工作取得新成绩。创卫标准达标,顺利通过市级验收;实施82项环境基础设施和生态保护工程,通过国家生态示范区验收,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彰显。

(五)以增强发展活力为目标,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新进展

农村改革稳步推进。11个乡镇全面启动村级产权制度改革,完成59个村的改革工作。创新村级产权改革工作思路,完成马驹桥镇北五村“撤村建居资产处置”试点。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率先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指导价格评估机制,全年流转土地1万亩,并成立2个乡镇“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加快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成立全市首家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0家,带动农户2万户。扩大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服务试点工作,11家合作社开展了内部资金互助服务。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探索国有资本运营新机制,成立了国有资产投融资平台,开展融资担保等服务。整合国有优质资产,推进国有资本投资平台建设,优化资源配置,为新城建设募集资金。加快国有资本向新领域进军步伐,加强与新型金融企业合作,拓展国有资本投资领域。国有商业企业运营机制改革稳步推进,顺利完成人民商场整体包装租赁改革,华联商场股权转让取得积极进展。国有资本退出与资产盘活力度加大,通过土地与资产的整体盘活,国有资产产权转让收益得以实现。

政府机构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理顺部门职责关系,按照职能有机统一、职责清晰的要求,稳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加快职能转变,调整划转了住建委、经信委、市政市容委、商务委、人保局、园林绿化局等部门职能,新组建金融办、社会办等职能部门,完善了服务三农、产业发展、住房保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园林绿化等方面的管理体制,强化了市政市容管理、社会建设、金融等方面的管理职能。

(六)以改善民生为目标,社会建设开创新局面

科技、教育事业取得新成绩。积极推进科技事业进步。开展创新型乡镇建设和科普社区创建活动,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推进科技成果应用。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继续加强教育设施建设,史家小学通州分校、玉桥中学专业教学楼投入使用,觅子店学校、宋庄镇中心小学开工建设,区职业学校、西集中学等前期手续加快办理。积极推进校舍安全工程,实施6万平方米校舍加固和翻改扩建工程。完成25所农村中小学教师集体宿舍改造和18所小学办学条件达标工作。全面完成初中建设工程,初中学校整体办学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继续调整教育布局,撤并农村小学2所。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高考上线率达到83%。安排44名区属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进一步发展,学习型新城区建设稳步推进。

卫生、文化、体育事业取得新进展。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张家湾卫生院、台湖医院和次渠卫生院完工,潞河医院手术病房楼建设工程进展顺利。首都医科大学潞河教学医院正式挂牌成立。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12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投入运行。深入开展常用药品零差率销售工作,群众医药费降幅达20%左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稳步推进,一级以上医院率先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出院即报”。迅速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全面防控甲型H1N1流感。加快文化设施建设,完成47个行政村文化活动室建设,实现全区行政村文化活动室全覆盖。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工程完工,区文化中心加快推进。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圆满完成国庆文化系列活动。加强文物普查和修缮保护工作,文物保护工作扎实推进。体育设施得到改善,新建全民健身工程26处,为农村更新健身器材100套。全民健身深入开展,举办第三届全民运动会,积极开展多项全民健身活动,不断提高全民素质。

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工作取得新成效。加强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实现就业11500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9173人次,开发社区就业岗位8994个。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一升”、“一降”、“一分”工作顺利完成。城镇五险基金累计收缴达到11.2亿元。全面放开医疗保险“两个门诊”,顺利启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继续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新增养老床位1220张。区儿童福利院新楼建成投入使用。政策性住房工作扎实推进,芙蓉花园、半壁店限价房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圆满完成国庆60周年安全保障服务工作。加大安全执法力度,开展有限空间作业等10大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积极开展“国庆平安行动”,扎实推进重点区域国庆专项安保工作,未发生敏感问题。积极落实“平安北京”和“护城河工程”,建成白庙、觅子店等3个公路综合检查站,确保进京车辆安全。做好危险化学品恐怖袭击防范工作,重点落实国庆重点控制区域反恐防范措施。圆满完成国庆服务和参与工作,积极做好阅兵方队和群众游行方队的服务和组织工作,获得“国庆60周年最佳服务保障奖”和“首都国庆60周年阅兵服务保障先进单位”称号。

同时,人口与计划生育、妇女儿童、广播电视、档案、保密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新世纪以来全区经济发展最为困难、极不平凡的一年,在经历考验、攻坚克难的基础上,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这是全区人民团结一致、努力拼搏的结果,也是区委科学决策、精心领导和区人大监督指导的结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全区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比较复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有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发展与我区在首都经济未来发展的大局和所处环渤海经济圈的位置相比,经济总量还显不足,经济内生性增长活力不强,集聚发展还不够。二是新城建设管理水平与快速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三是城乡发展现状与区委提出的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中走在郊区县前列的目标相比,加快城市化发展还需做大量工作。四是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给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带来的压力还需深入研究。五是在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体制机制,加快项目落地,促其早日见效上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2010年发展环境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编制之年,是巩固应对金融危机成果,保持全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深化结构调整的关键之年,是深入落实“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全面加快新城建设的重要一年,也是建设现代化国际新城的第一年,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复杂的形势和挑战。安排好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至关重要。   

(一)2010年发展面临的形势

宏观形势继续向好,为实现新发展创造了条件。一是政策面预期将保持连续性。经济复苏预期性增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将保持连续性、稳定性。但政策作用的领域和结构将会调整,需要我们正确把握政策方向。二是首都经济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将是今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全市工作的重点,必将在调结构、保增长上有大动作、大举措,为我们的发展创造了政策机遇。三是新城建设步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将实现打基础向加快建设的转变。同时,市委、市政府提出“集中力量、聚焦通州,借助国际国内资源,尽快形成与首都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化国际新城”的新要求,有利于更好的集聚高端要素,从更高层次、更宽领域谋划和推动发展。四是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机制和经验,为加快新城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五是土地和项目资源储备充足,有利于更加高效、主动地加快发展。

发展中还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积极应对。一是经济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不稳固、不确定的因素,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二是进一步实施刺激政策的空间缩小,短期政策效应逐步递减,政策推动选择空间缩减。三是新一轮高端竞争将会进一步加剧,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发展层次的难度不断加大。四是环境宽松伴随的预期通胀增强,特别是房地产市场的走势趋于复杂。五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就业保障、公共资源均衡化等社会建设面临新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统筹解决好新问题。

(二)发展计划安排的思路和原则

合理安排2010年的发展计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按照区委四届九次全会的总体部署,以建设现代化国际新城为目标,着力调结构、全力保增长、力促上水平;进一步解放思想,集中力量在新城建设上有大举措、产业发展上有大项目、城市化进程上有作为,促进重点领域大发展、大突破;把握新规律、新要求,打好“十二五”规划编制攻坚战,高水平谋划、高层次推进,高效率实施,推动新城建设取得新成绩。为此计划安排要处理好“六个关系”,体现“六个更加注重”。一是处理好保增长与调结构的关系,更加注重转变发展方式基础上的较快发展;二是处理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关系,更加注重完善新城功能的提升;三是处理好传统要素驱动与创新驱动的关系,更加注重高端、高效要素聚集驱动;四是处理好发展环境和服务环境的关系,更加注重政策集合和优质服务的打造;五是处理好城乡协调发展的关系,更加注重城乡一体化建设;六是处理好社会领域改革和民生保障的关系,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和促进社会和谐。

(三)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按照统筹兼顾、规划衔接、引导预期的原则,建议主要目标安排如下:   

—— 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

—— 一般预算收入比上年增长10%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比上年增长12%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9%

——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0%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5%

——食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

——药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9.5%以上

三、实现2010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措施

北京的发展进入了从中等发达城市向发达城市迈进的新阶段,通州要按照北京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在更开阔视野、更高层次上全面推动新城建设。全区上下要按照“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构想,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创意通州、活力通州、和谐通州”,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要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着力加快新城建设步伐

发挥投资对新城建设的带动作用。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以一二级开发跟进和重点工程为抓手,引导关联性投资稳步增长。优化投资环境,完善绿色审批通道长效机制,加强主动服务,提高服务效率,为社会投资创造良好的氛围。加快项目开发和土地入市进度。及早谋划,提前准备,按照多储快供的思路,加快土地储备开发,狠抓入市交易。优化投资结构。政府性投资重点投向事关新城建设长远和全局的项目,事关经济社会、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领域,提高投资效益。全面促进社会投资跟进,以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进一步加快城市功能区和重要节点土地上市速度,促进二级开发项目建设进程,着力改善投资结构。创新融资模式,保障资金需求。继续深化银政企合作,充分利用好金融信贷工具。整合国有资源,推进国有资本投资平台建设,为新城建设筹集资金。  

加快功能区开发建设。加快运河核心区建设,使之成为建设“人文、科技、绿色”北京的典范。进一步完善核心区规划设计,优化“五河交汇处”交通体系,加快地块一级开发和上市速度,继续推进运河核心区一级开发,尽早启动5号地一期一级开发,完成运河家园三期土地上市交易,为功能性项目入驻提供条件。加快商务园土地一级开发进度,力争2个地块获得一级开发授权,5个已授权地块获得征地批复,6个地块实现入市交易;抓好项目建设,积极推进金融街分区、商务园示范园、阳光财险等项目建设,完成滨河公园、变电站和道路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开发进度,力争完成3个地块的一级开发工作,具备上市条件,并力促引进项目的落地。推动主题公园及新北京东站土地一级开发前期工作。

加大重要节点开发和旧城旧村改造力度。完成北苑商务区拆迁工作,力争达到上市条件,为实施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奠定基础。继续推动上营棚户区改造,实现上市交易。启动西海子周边改造,推进源头岛、北大街等地块一级开发。积极协调,力争半壁店、果园环岛B3地块实现上市交易。积极推进科技大厦、宏鑫花园等项目的开工和建设。大力推进台湖“两站一街”开发进度,促进具备条件的地块入市交易,推动北关等重要节点的土地一级开发。继续加大旧城旧村改造力度,加快西小马、焦王庄等旧村拆迁改造步伐,积极推进杨庄、北马庄等村民自住楼建设。

(二)着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

加快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思路,寻求突破,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要从构建新城框架向围绕产业发展谋建设的方向转变,形成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围绕商务总部功能区,加快实施潞苑北大街二期等工程,确保完工;围绕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加快实施宋郎路北延、潞苑南大街西段、规划三路一期等工程;围绕南部区域发展,加快实施张凤路、宋郎路南延、通香路二期、九德路二期和马驹桥、于家务、台湖、漷县等一批乡镇路网工程。继续完善新城框架和城市道路内部循环,实施玉带河东大街东延、东六环西侧路北延、内环路改造等一批工程。

提升城市运行保障能力。加强市政设施体系建设,确保三河热电联供一期竣工,启动二期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城西5#区燃煤锅炉房整合项目后续替代任务,做好老旧小区供热管网的改造;加快推进河东再生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加快推进张家湾110千伏等变电站新改建工程。加强公共安全设施体系建设,确保消防指挥中心和特勤消防站工程完工,开工建设商务园消防站和运河东大街消防站工程。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完成滨河森林公园工程建设,形成景观效果。加大水系治理力度,实施通惠河北部城区污水截流等一批项目,加快东南郊水网工程建设,完成师姑庄橡胶坝、水南村橡胶坝建设,启动丰字沟综合改造及小中河改造工程。加强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启动运河源头岛环境整治工程,完成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平原治沙、道路绿化美化等工程。完成1个“环境优美乡镇”和10个“文明生态村”的创建目标。

(三)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狠抓产业内部结构调整。以重点项目为带动,促进主导产业培育。抓住北汽控股动力总成、成城国际城等大型汽车零部件项目,促进汽车产业发展壮大。抓好三辰动漫、中国传媒大学科技园等项目,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抓好金融街分区、阳光财险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金融产业。加快北苑商务区、运河核心区等城市综合体建设,促进商业高端化发展。做好旅游资源的整合,促进旅游业和文化产业、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注重抓好上下游企业集聚,延伸产业链条。推动总部及其上下游企业发展,形成产业上下游关联、产业链条长的合理结构。加强产业分类指导,对符合新城功能定位的朝阳产业、成长性好、地方贡献大的企业,加大扶持支持力度,对夕阳产业、弱势产业和“三高”企业,加快整合和腾退。

狠抓增量扩张,促进大项目落地建设。集中精力抓大项目的引进,积极促成运河核心区、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两站一街”等具备上市条件的地块上市交易,引入符合功能定位的高端大项目;充分利用优惠政策,继续大力引进企业总部;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名院名校、酒店、文化休闲等城市功能性项目的引进;做好项目跟踪服务,促进成城国际城、哈佛医疗城、新星集团、中唱文化产业园等一批重点在谈项目签约入驻;各乡镇、园区要重点出击,争取引进2—3个重大项目。抓好签约项目的开工建设,加快办理前期手续,促进北汽控股动力总成、利星行、中国传媒大学科技园、中国动向集团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狠抓项目竣工投产,加快苏宁二期、华润物流、邮件综合处理中心、玲珑集团等项目建设,力争竣工投产项目在16个以上。

狠抓资源整合,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研究出台一批鼓励和支持产业发展的办法和措施,促进新型产业的培育。加强招商资源整合,建立信息共享和合作机制,形成全区招商引资的合力。继续深化一站式服务、全过程服务、绿色审批通道等措施,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优化产业发展的人才环境,人才引进重点向“两新”建设以及先进制造业、金融业、文化产业等领域转变。注重园区资源整合,加大园区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投资10亿元,实施28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商务园变电站和高压线迁改工作,加快园区内道路建设,初步形成内外贯通的路网体系。推进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永乐经济开发区等开发建设工作,进一步提升园区重大项目承载力。完善园区商务服务和生活服务配套设施体系,提升园区的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农民就业基地建设,促进与园区联动发展。

加快国有资本战略性调整。加强国有资本运营平台建设,力争通过三至五年的经营成长期,完成境内主板上市融资任务。加快国有资本投资重点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向新领域投资。与中信合作,成立融资租赁公司,推进国有资本运作。参股村镇银行建设,拓展国有资本在金融领域的发展。

(四)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以加快旧村改造为重点,推进镇村建设。加强分类指导,推进以旧村改造为重点的镇村建设。推进新城规划范围内旧村改造步伐,加快杨庄、北马庄等村安置楼建设,开工建设曹园、车里坟等村的拆迁安置楼。加快重点镇建设步伐,带动引领其他乡镇加快发展。从产业用地指标、土地一级开发和供应、拆迁补偿方式等方面,研究支持政策,切实加快重点镇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推进产业园区周边村的改造,加快实施南堤、驸马庄等村的拆迁,为园区发展提供用地空间。稳妥推进存量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加快城镇化步伐。加强引导,促进乡镇之间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之间的互补与合作,实现乡镇间的协调发展。

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新河灌区再生水利用五期、中低产田改造和坑塘集雨利用等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继续推进张凤路、漷大路设施农业产业带建设,新改建设施农业1万亩,新建标准化生产基地100个,打造20个设施农业专业村。继续推进北运河观光旅游产业带建设,完善50个农业观光采摘园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包装,打造一批乡村旅游和休闲度假示范村。立足蔬菜、林果、花卉、养殖等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主导产品。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集中力量培育东升方圆、富勤食用菌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确保12项全覆盖工程实现100%。继续实施“五项基础设施”建设和“三起来”工程,实施180个村的建设工程,硬化街坊路320万平方米,改造农村户厕4万座,确保完成全区农村户厕改造。继续完善乡镇道路、供排水、供热、垃圾转运等基础设施体系,完成西集、漷县等5个乡镇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加快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公共服务资源均等化。完成宋庄镇中心小学、觅子店学校、西集中学等建设工程,继续加大对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活动室建设的支持力度,着力提升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站点运营水平。

深化农村各项改革。继续推进村级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完成35个村的改革工作。积极引导、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流转土地1万亩。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规范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现“兴林富民”。完善新农村公共设施管理办法,从运营主体、管护责任等方面完善公共设施的管护。加强制度建设和政策落实,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障等工作,促进城乡保障一体化。

(五)着力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加快教育、科技事业发展。提高教育基础设施水平,确保北京二中通州分校二期工程竣工,全面推进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加强公办幼儿园建设,促进学前教育规范发展。优化整合教育资源,继续实施中小学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促进教师队伍向专业化、高层次方向发展。推进科技事业发展,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及服务。加大科学技术推广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大科普工作力度,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加快卫生、文化、体育等事业发展。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落实新城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规划。积极推进潞河医院手术病房楼工程,力争年内投入使用。加快推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前期手续办理,力争年内开工。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启动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中心,有效控制各类传染病的暴发。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启动区文化中心工程建设,加快博物馆新馆前期工作。推进图书室、文化广场、数字影院等设施建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实施文物修缮工程。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加快体育事业发展,积极推进梨园体育中心前期手续办理,加强各项体育设施建设,更新器材,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

(六)着力做好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积极做好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民生工作。完善就业政策体系,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实现失业人员就业1.1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000人。深化充分就业社区(村)创建工作,全区充分就业社区(村)达到总数的75%以上。落实促进劳动就业的各项法规政策,鼓励和引导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养老、医疗、工伤保险等制度。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收缴率均保持在95%以上。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提高报付率。做好“一老一小”大病医疗保险新参保及续保工作,推进城镇无业居民大病医疗统筹制度。继续完善城乡救助体系,加大对困难群体的救助力度。加快政策性住房建设进程,积极推进北京工具厂、芙蓉花园等项目建设。

加强社会建设和社区规范化建设。开展社会组织改革与发展试点工作,确认2个“枢纽型”社会组织,新建1个社会组织联合会。深入开展社区规范化建设,完成40个规范化社区建设。加快农村社区建设,力争完成100个农村社区服务站和6个镇级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提升楼门文化的内涵和品位,深入开展“星级楼门”评比活动,实现楼门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凝聚各方合力,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精心组织,认真做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

加大综合整治、维护安全稳定力度。继续深化安全监管措施,强化安全监管责任体系建设,完善安全监管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执法检查,抓好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集中清理整治。加强基础治安管理工作,拓展防控手段,全面提升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和水平。坚持防灾、抗灾、救灾相结合,建立健全城市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不断提高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加强环境综合整治,与新城建设快速发展的综合管理新要求相适应,继续开展专项环境综合治理,固化环境综合治理和管理的长效机制。继续改善城市微循环,完成玉桥西路、梨园北街、西海子西路等8条道路改造工程。

(七)着力做好规划编制工作

加快完善新城规划体系。一是高标准完成北京高端文化商务中心区的规划设计和批复,为高水平建设新城核心功能区奠定基础。二是全面完成街区控规的编制和报审,为重点区域、功能区、节点开发建设提供规划依据。三是全面完成村庄规划的编制报审,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科学合理有序引导新农村建设。

全力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一是扎实做好“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科学分析判断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开展课题研究,为科学编制规划,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重要支撑。二是提出“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组织精干队伍,研究提出“十二五”时期通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三是组织好专项规划和乡镇规划编制。加强培训工作,协调组织区各有关部门、各乡镇编制好“十二五”专项规划和乡镇“十二五”规划。

(八)着力加强统筹协调,保障计划顺利实施

狠抓责任落实。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层层分解目标任务,明确责任,狠抓落实,确保各项指标任务的完成。加大监督考核力度,将责任和年度考核挂钩,切实加强指标任务的落实执行力度。

狠抓收支规范化管理。采取有力措施,加快税源引进和建设,加强对重点税源的管理和服务,确保项目落地、税收落地。落实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办法,加大纳税大户考核奖励扶持力度。发挥乡镇、园区税收增长主力军作用,为全区税收增长做出贡献。同时,加强规范管理,促进其他收入稳定增长。坚持有保有压,优化支出结构,深化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

完善项目管理工作。高度重视项目前期工作,超前谋划、全面推进,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保障。积极探索建立重大项目洽谈、落户、开工、建设、达产全过程的跟踪、服务和促进机制。促进项目管理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强政府宏观管理,尤其是投资管理。完善项目建设资金的审核监督机制,对政府投资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过程的监管,提高项目规范化管理水平。

各位代表,2010年是我们紧抓机遇、实现新城大发展的重要一年。全区上下要认真贯彻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对通州新城的新要求,全面落实区委四届九次全会和区四届人大五次会议工作部署,解放思想,真抓实干,为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新城、实现通州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奋斗!

主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     承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通州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120001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947号 京ICP备200152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