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 进 人 物
王连明 全国劳动模范。1953年出生。中共党员。通州区漷县镇草厂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1994年7月王连明开始任草厂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草厂村地处较偏僻地区,当时农民观念陈旧,集体经济发展落后。面对这种状况,2003年,王连明提出“支部引路、党员带路、群众上路”的发展模式,带动全村党员自筹资金建立了草厂村党员科技示范基地,逐步建立起蔬菜“自生产、自加工、自销售”的综合性产业,同时成立草厂村蔬菜产销合作社,大大降低了群众生产、销售风险,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在王连明和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草厂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农民的生活、生产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并形成了规模化的种植产业,村民的收入也显著提高。
2009年,王连明提出“以作风建设年为契机,抓工作作风转变,打造服务型党支部”的目标,要求村干部加强服务于民的责任意识和为民服务水平。村干部每人联系5至10名村民,下村入户,围绕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村容整改等方面与群众当面沟通,查找问题,听取意见,并认真制定了关于加强村内设施农业管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代办事务和解决问题的效率及丰富农户业余生活的整改台账。通过村干部和党员的共同努力,在全村村民大力配合下,草厂村经济发展迅速,大大提高了蔬菜大棚的亩产经济效益;村内全面建成了农产品加工厂;完善了村内残疾人、低保户生活保障工作等民生工程。截至2010年,全村有大棚876栋,蔬菜产量9900吨,年销售额1800万元,利润850万元,社员平均分红2.5万元。草厂村的百姓逐步走上了富裕之路,草厂村发展成为京郊闻名的无公害蔬菜种植专业村。2010年,王连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王志红 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曾任区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1998年退休后,即投入到全区的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担任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至今已十三个年头。
在此期间,王志红在组织策划全区关心下一代工作方面,深刻理解上级精神,创新工作思路,不断推动全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向前发展。同时,他还克服年高有病等困难,亲自撰写了多部以青少年为对象的思想道德教育图书《与祖国同行》、《心如皓月情似火》、《平凡中的美丽》、《西马坊史话》等,全区广大青少年从中受益。特别是这些作品对于提高中学生业余党校学员的政治思想觉悟、加强他们的党性修养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2010年,王志红被中国关工委、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
罗敬义 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72岁。曾任通州区文教工委书记。1992年县(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他同时担任县(区)关工委副主任,负责全县(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领导工作。1999年退休后,即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关心下一代的组织工作,担任区关心下一代协会会长。
他工作认真负责,肯于吃苦,在发动和组织广大离退休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上,做了大量的组织指导工作,并使工作在继承原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不断取得新成果。在他的领导下,2000年、2005年和2010年通州区关心下一代协会连续三次被中国关工委、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罗敬义被中国关工委、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
金熙寅 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73岁。通州区潞河中学退休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几十年,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1998年从教师岗位退休后,金熙寅继续发挥余热,无私奉献,全面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他被聘为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培训学院特聘教授和北京市教育系统“五老”报告团成员、通州区老教师讲师团成员。先后在北京市十余个区县的近百所中小学、在北京市师范大学教师培训学院举办的各种形式的师资培训班上、在国内许多省、市、地区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对数万名校长、教师、大中小学校的学生作了百余场有关师德建设、班主任工作和青年学生理想、美德、学习方法等方面的专题讲座,受到教育系统广大干部、教师和学生的热烈欢迎。他先后被评为通州区、北京市和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2010年,金熙寅被中国关工委、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
田俊杰 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通州区西集镇沙古堆人,1928年6月出生,198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廊坊师范学院副教授,曾被河北省教育厅评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和“五老”先进个人。
田俊杰一直以教书为业,1994年退休后,回到家乡沙古堆村。回村后,看到农村英语教学比较薄弱,便主动承担起英语教学任务,教室是他家的三间正房,学生从起初的四、五个很快发展到四十多人。他对所有的孩子都一视同仁,因材施教。基础差的,经他的耐心调教,很快跟上了班。他不仅教英语,还辅导作文,学生曹玉磊等的文章在《中学生》上发表。
田俊杰十几年如一日无偿辅导孩子们学习,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如今,他辅导过的学生已经超过了200人,一批学生已大学毕业。
2001年8月,央视7套《农业新闻》节目以《农家小院设讲堂,退休教师教英语》为题,播放田俊杰的先进事迹。通州电视台、《通州时讯》等媒体也报道了相关事迹。2007年9月,田俊杰的家庭被评为“首都和谐家庭”。2008年10月,田俊杰被评为首都“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先进个人。2009年9月,被评为“通州道德模范”。2010年6月,田俊杰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
刘 嵩 全国宗教工作系统“五五”普法工作先进个人。回族,1983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2005年调入通州区民族宗教侨务办公室工作。
“五五”普法工作启动后,刘嵩根据北京市民族宗教系统“五五”普法的主要内容,起草了区民宗侨办“五五”普法规划,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奥运前夕,全区开展了迎奥运清真网点清理整顿活动。刘嵩深入街道和民族乡村,上门办理“清真标志牌”,并在整顿同时发放《北京市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等宣传资料,使外来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办理必要手续,引导其合法经营。他还自行设计了清真网点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了办理速度,增加了查询、统计功能,为本区清真食品管理工作提供了信息化平台。
为了解区内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底数及其生活工作现状,更好地为来京少数民族群众服务,他主动到区公安局人口处采集基础数据,深入到乡镇街道了解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调研,掌握了基本情况,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意见,形成的调研报告被评为全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工作调研报告一等奖。
在日常工作中,刘嵩注重学习和掌握民族宗教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五年来,全区没有出现因民族宗教部门违法决策或不依法办事而造成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事件,从而维护了本区及首都的社会稳定。
作为一名从事民族工作的少数民族年轻干部,刘嵩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特别是在普法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工作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10年,刘嵩被国家宗教局评为全国宗教工作系统“五五”普法工作先进个人。
施文东 在全国“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获“敬业奉献好人”称号。1968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1986年10入伍, 2007年3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永顺派出所社区民警。
施文东自2009年5月担任永顺派出所杨庄社区民警以来,爱岗敬业,心系群众,自觉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坚持把“群众满意,社区平安”作为工作目标,用“真心、耐心、全心” 织就社区平安网。面对复杂的社区治安形势,坚持深入走访调查,找准问题症结,加强警情提示、强化巡逻防控、完善物技防建设、发动群防力量、收集破案线索,多措并举,打响了“警民携手保平安”的攻坚战。截至2010年,杨庄社区共发展治安联防力量76人,增加监控探头9处、23个点位,在沿街门店、平房等隐患部位安装红外线报警器600个,发放防撬锁300把,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38%,社区整体防控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扎根社区,深怀亲民、爱民、为民之心,从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高度着眼,从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入手,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热心帮扶困难家庭、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光荣承诺,在社区里营造出了“警爱民、民拥警、警民和谐一家亲”的良好氛围。2010年,他累计为群众提供咨询服务360余人次,共收到群众锦旗6面,感谢信、感谢电话40件次。
对待工作高标准、严要求,勤奋努力,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积极拓展工作思路,结合社区管理实际创建了以“三勤三严”为主要内容的“施文东工作法”,即“勤思考,严格制定工作计划;勤行动,严格落实工作措施;勤总结,严格评估工作成效”,并被通州公安分局在全局范围内广泛推广应用,更好地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为维护通州区的和谐稳定、保障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贡献了力量。
因工作成绩突出,2009年施文东获区公安分局嘉奖。2010年,先后被区公安分局授予“群众心目中好党员”荣誉称号;被市局授予“爱民实践活动先进个人”和“市局优秀复转军人”荣誉称号;在首都综治办、北京市公安局等单位联合开展的“百姓心目中最平安社区”评选活动中,施文东分管的杨庄社区被评为全市50个百姓心目中最平安社区之一;施文东在中央文明办在全国开展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被评为“敬业奉献好人”;2011年1月,荣立个人三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