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位于北京市东南部,京杭大运河北端。区域地理坐标北纬39°36′~40°02′,东经116°32′~116°56′。东西宽
通州区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境域内即有人类活动。西汉初(公元前195年)始建路县,后先后改称通路亭、潞县、通州、通县。1948年12月通县解放,分置通县、通州市。1958年3月县市由河北省划归北京市后,合并为北京市通州区。1960年复称通县。1997年4月撤销通县设立通州区。通州区辖10个镇、1个乡、4个街道。2011年,户籍人口67.2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4.34万人、农业人口32.95万人。年内人口出生率9.92‰,死亡率5.87‰,自然增长率4.05‰。
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400.23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6.63亿元、200.18亿元和183.42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2.8%、19.5%和12.9%。三次产业构成为4.2:50:45.8。税收总额122.4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0.4亿元,增长27.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5.8亿元,增长20.0%。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08亿元,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1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273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5%和13.8%。城乡居民储蓄余额655.1亿元,增长15.8%。
农 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16.6亿元。实现总产值45.4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农业产值25.8亿元、林业产值0.6亿元、牧业产值15.9亿元、渔业产值2.3亿元、服务业产值0.8亿元。构建了“三河三路”(“三河”为北运河六环路至甘棠橡胶坝段、北运河左堤西集段、凤港河于家务段;“三路”为中坝路、张凤路、漷大路)都市农业生态走廊,基本形成无公害蔬菜、林果花卉、精品养殖、优质籽种四大农业主导产业。
全年粮食总产量19.8万吨,比上年下降5%;蔬菜产量70.52万吨,增长3.6%;出栏生猪29.82万头,下降3.9%;出栏羊9.75万只,下降3.4%;出栏肉牛1.34万头, 增长11.4%;销售肉鸭550.2万羽,下降1.7%;产鲜奶10.1万吨,增长11.9%;产鲜蛋7117.2吨,下降1.9%;销售水产品9009吨,下降8.8%。
发展果树种植面积1300亩5.7万株。其中新发展700亩3.5万株;更新面积400亩2.05万株;高接换优面积200亩1500株。种植樱桃面积1235亩5.35万株,水蜜桃17亩1350株,石榴20亩1000株,核桃23亩1150株。主要种植区为西集、宋庄、永乐店、于家务、台湖等乡镇。
全区花卉种植面积5550亩,引进耐寒蕨类、宝莲灯、红掌等高档、新优花卉品种20余个。同时进行自主品种研发创新,如
年内,13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共植树70万余株,认养绿地
园区农业发展态势良好,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获农业科技城“一城多园”项目授牌,20余家国内外知名大型籽种企业入驻。农业观光园总收入增长28%,“通州大樱桃”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全年设施农业收入8.12亿元,增长21.9%。设施农业实际利用面积
工业 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50.5亿元,比上年增长12.3%。规模以上工业现价总产值586.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64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和9.1%。
医药制造业等新兴行业获得长足进展;重点行业生产保持稳步增长;高耗能行业有所下降,工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增速在20%以上的行业有6个,其中医药制造业完成产值26.7亿元、食品制造业产值25.6亿元、通用设备制造业产值1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9%、22.9%和42.1%。全区引进工业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50个,协议投资总额385亿元。其中引进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9个,投资总额380亿元。截至年底,宝德伟业、北京医疗器械、利丰雅高二期、凯隆分析等11个项目竣工投产,竣工面积24.
产业园区继续快速发展。八个园区实现总收入600.66亿元,利润23.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54%和4.14%。宋庄文化创意产业加速发展,全区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法人单位达79家。商务园电子商务聚集区建设初见成效,新引进电子商务企业20余家。全区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113家,捷宸阳光太阳能光伏中心被认定为首批北京市工程实验室,百纳威尔、甘李药业和天宇朗通3家企业入选中关村专利试点。项目引进建设成效显著,全区签约投资亿元以上项目39个,世界侨商产业园及总部基地、中关村国家院所通州产业园、中国网络视听产业基地等一批大项目签约。北汽动力总成、苏宁集团华北总部、新加坡宝德等一批项目竣工。中关村通州产业园区面积由14.5平方公里扩大到34平方公里,于家务聚富苑升级为区级开发区。
2011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9.6亿元,比上年增长31.5%;建筑业总产值421.8亿元,增长30.1%;年内新签合同额924.9亿元,增长76.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426.
商业 对外经贸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08亿元,比上年增长16%。各类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69.6亿元,增长17.9% 。落实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补贴等政策,全区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27275台(件),销售金额6757.4万元。其中销量占前四位的依次为彩电、空调、冰箱、洗衣机,占总销量的85.34%,销售金额占总销售额的87.57%。年内,区商务委累计审核家电以旧换新产品113.1万件,补贴金额3.43亿元。其中通州区销售家电以旧换新商品13.53万件,销售金额5.12亿元。
全区接待旅游者251万人次,同比增长11.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04亿元(新口径),同比增长17.8%。春节期间,推出“运河冰灯展”、“三教庙新春文化庙会”、“温泉养生游、农庄度假”三大类特色旅游系列活动。全区农业观光园47处,接待游客63.5万人次,增长3.3%;观光园总收入10206.8万元,增长28%。
年内,新批三资企业32家,其中外商独资企业18家、中外合资企业14家。全年投资总额2.4亿美元,同比增长130.3%;合同利用外资1.4亿美元,增长40.6%;实际利用外资9017万美元,下降0.3%。实现进出口总额24.05亿美元,同比增长2.17%;其中出口创汇14.13亿美元,进口付汇9.92亿美元。
城乡建设
推进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开发建设,实现新城规划全覆盖。年内政策性房屋施工面积339万平方米,增长22.4%。其中,经济适用房施工面积27.
重点工程建设:内环路改造、潞苑南大街工程竣工通车,梨园路、临河里路等城市微循环道路工程完工,通香路二期具备通车条件;三河热电联供项目
推进农村城市化建设,4个市级重点村城市化工程采取“先建后拆”模式,66万平方米安置楼全部建成投入使用,近6000户农民迁入新居,住宅搬迁全部完成。整建制转居安置工作全面启动,重点村建设任务基本完成。通州区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建设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先进区”荣誉称号。
乡镇中心区开发建设完成于家务乡中心区路网工程,台湖镇中心区路网3条道路竣工通车, 台湖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新农村建设完成街坊路硬化80万平方米,新建和改造农村节能路灯3.8万盏,惠及9个乡镇300个村,改造农村节能住宅600余户、新翻建抗震节能民居48户;新建张家湾镇皇木厂村和宋庄镇小堡村雨洪利用工程2处。
推进城乡绿化美化, 相继完成朝阳北路东延(一标段)、潞苑北大街(部分)、温榆河西路的绿化工程,绿化种植面积达9.
科技 教育 文化 卫生 体育
全年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31项,其中市级6项、区级25项。完成成果转化项目8项。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建设、航天工程育种新品种展示与产业化开发、新型生物转化器靶向生产昆虫功能产品的研究与示范项目被列为北京市科委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重点建设项目;被批准为国家级科技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1项;被批准为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5项;通州区水务局参与完成的“首都农林绿地系统综合节水技术示范研究”项目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通州区植物保护站参与完成的“设施蔬菜根结线虫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年内,55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166家。完成技术合同认定登记207份,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23亿元;利用农村远程教育工作站、“科技传播体验巴”等开展科普培训67次,培训人数2.1万人次;全年申请专利1482件,比上年增加413件,增长38.6%;专利授权904件。
全区有幼儿园77所,在园幼儿14128人;小学校81所,在校生50802人,初、高中学校40所,其中初中在校生17326人、普通高中在校生12059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毕业合格率均保持100%;特殊教育普及率达到98.3%;公立高中应届生高考上线率达到98%以上,其中本科上线率达到61.7%。年内,新建和改扩建60多所中小学校和公立幼儿园,成立北京新城职业学校。实施规模办学,撤并6所农村小学和3所农村中学。新通州区第三中学、觅子店学校落成投入使用。7所小学进行办学特色建设成果展示。组织学前教育“启蒙杯”,中小学“春华杯”、“秋实杯”教学活动评优系列比赛。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开展校长论坛、国际交流等活动,启动“名师培养工程”,新评选认定500名区级骨干教师。
全区有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书42万册。拥有区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54处,博物馆1座,艺术馆1座。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系列文化活动、北京通州运河艺术节。完善三级文化设施网络体系。集多厅放映、演艺、健身、游艺等功能于一体的通州区电影院改造工程完成;新建基层文化设施49个,张家湾文化服务中心和漷县圣火广场改造工程基本完工。区图书馆到馆读者18万人次,新增办证6837个,图书外借22万册次。“益民书屋”成为全区农村传播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年末实有有线电视接收用户34.2万户,比上年增加3.8万户。
全区卫生机构250个,床位2593张,卫生技术人员6278人。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新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区中医医院与东直门医院实现合作,潞河医院手术病房楼建设完成。社区卫生工作全面推广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19所社区中心和6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开展了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共组建128个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由164名全科医生、129名社区护士、97名社区防保人员组成。建立家庭健康档案26.6万份,居民个人健康档案664.6万份,进入北京市社区卫生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32707人,参合率99.5%。
全年体育活动经费投入811万元。举办全区性各类竞赛77次,镇(局)级各类竞赛240次;参加市级各类竞赛获得奖牌71枚,其中金牌28枚、银牌20枚、铜牌23枚。全区经营性体育健身场所和公益性体育设施近600处,体育运动项目经营单位140多家,涉及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高尔夫、游泳、健美、武术等20多个体育运动项目。社区和行政村配建全民健身工程设施累计达到572处。通州区空竹协会成立,并举办通州区首届空竹展示表演赛。组织通州区第八届全民健身体育节,开展“2011年通州区优秀健身项目风采展示”、“博爱在通州”万人健步行活动等系列活动,20万人次参与各项活动。北苑街道果园西社区、台湖镇定海园社区、梨园镇颐瑞东里社区、中仓街道运河园社区被北京市体育局命名为“北京市体育生活化社区”达标社区称号,成为本区第三批体育生活化社区达标社。
社会服务管理和社会保障
落实各项促进就业政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97%。年内,全区新增就业2.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10515人,城镇登记就业率达到71.08%;全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达到6894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人数达22605人,增长8.7%。
全区各项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占户籍人口总数的95%;其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0.6万人,实现96.2%的高覆盖率。城镇五险扩面征缴22.79亿元,同比增收5.2亿元,增幅29.5%。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累计收缴基金1.66亿元。年内,并轨公费医疗制度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将离休人员纳入医疗保险全市统筹,2.9万名公费医疗人员、8.5万名城镇居民、464名离休人员实现持卡就医,实时结算。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成立社会福利协会,儿童福利院综合楼投入使用,通州区慈善协会成立。年内,区慈善协会和16个社会捐赠接收工作站共接受捐赠款1759万元,全区有各类提供住宿的收养性社会福利机构26个。
精神文明建设
以“绿色出行、文明交通从我做起”和“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主题宣传实践活动为重点,全面推行公共文明引导工程,不断深化三大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组织开展通州区第二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节活动,在于家务中学、永顺镇中心小学、东方小学、永乐店中心小学四所学校进行了各项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现场观摩和交流。开展“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大家谈”活动及征文活动,编辑出版《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大家谈优秀征文》一书。完成71个城市社区规范化建设,打造精品示范社区20个、市级和谐示范街道3个、市级和谐社区42个,玉桥南里南社区入选北京市十大魅力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