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行政管理

日期:2014-02-21    来源:区委党史办

分享:
字号:        

 

工商行政管理

   

【概  况】  2012年,通州工商分局全面落实市局和区委区政府各项工作部署,以建设良好市场生态环境为目标,积极履行市场准入“看门人”、市场秩序“守夜人”和消费者权益“守护人”职责,围绕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跨越式发展和首都城市副中心建设的新形势,按照“勇于创新促进能力建设,有效作为服务新城发展”的指导思想,努力强化创新意识,注重提升各项工作能力,重点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提高监管效能、加强能力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取得了成效,抓出了特色。                                            

【出台服务产业优化升级政策】  工商分局围绕新城“一核五区”与“三主四新”建设及各重点功能区发展定位,针对通州对“五小”“三高”等产业、行业限制发展的需求,制定《服务通州区产业优化升级加强业态调整科学市场准入的实施意见》,明确鼓励、限制行业的准入政策,得到区领导的批示肯定,并通过区政府办公室转发全区。在深入调研辖区市场主体现状的基础上,形成《结合我区市场主体现状谈加快推进新城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并在区长办公会上专题研究。拟订《产业规划发展指导目录》,提出在特定行业、特定区域内的鼓励、允许、限制登记的建议,为政府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提供参谋建议。

【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工商分局通过为“绿卡企业”上门年检、网络指导年检等方式延伸服务措施。进一步完善市场主体分析机制,提高分析报告质量,积极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对通州区商品交易市场的现状进行调研,提出促进市场升级改造的建议。通过加强宣传、设立专门窗口、提供专人服务等措施,积极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全年完成235户个体工商户转型登记。通过开辟特殊通道,为3户注册资本在亿元以上的区重点项目企业办理设立登记,积极协调,为万达集团项目公司的快速落地做好服务工作。   

【建立涉税信息沟通机制】  5月,工商分局与区国税局、地税局建立了涉税信息沟通协调机制,三方签署信息沟通合作协议,每月将涉及股权转让的企业信息和个体登记等涉税信息提供给税务部门。年内,工商分局向税务部门提供各类信息68415条;为办理股权转让登记的企业发放纳税提示单,将纳税程序在工商登记的环节先行提示和告知,提高企业依法纳税的意识。从保证税源、支持税收管理的角度促进经济发展,增强部门协作和服务发展的能力。           

【结合“走访听增”做好“送法律、送服务”工作】  工商分局将“走访听增”与“双送”活动相结合,以工商所服务品牌建设为抓手,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走访社区、走访群众等形式广泛征集、认真梳理企业和社会对工商职能服务的需求,通过组织“校园双选会”、上门年检、推出食用菌收购合同文本等多种形式创新服务举措,积极开展为企业“送法律、送服务”活动,上门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在活动中,回收各类有效调查问卷16600份,开展行政指导5712户次,针对消费者关心的热点问题,对相关企业开展11次集中行政指导,提高企业的诚信经营意识。                    

【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标准化体系】  工商分局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对工商职能融入社区服务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形成“8431”标准化工作模式,即:八类服务项目标准化,梳理工商部门服务社区的职能,确定行政许可咨询服务、工商监督管理服务、消费教育和维权指导、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提示及服务等八大类24小项服务项目;四种服务形式标准化,固化工作流程及服务载体,实行“一卡、一账、一簿、一册”服务;三层服务频次标准化,分阶段、有节奏的开展进社区服务,按照日常服务、阶段服务、个性服务确定不同的服务周期与时间;一个服务支撑标准化,确立业务科为工商所进社区服务提供职能支撑。年内,分局发放联系卡、服务手册188份,记录工作登记簿、主体信息台账69份,开展进社区宣传10次,与社区网格交换信息43条,根据社区网格提供线索开展执法行动8次,开展行政指导14次,取缔无照经营7户。     

【着力推进常态化风险防控】  工商分局全面实施“工商所监管风险防控巡查规范”,用制度保证巡查时间,使网格责任人有精力投入风险监管,明确监管重点和工作程序,规范监管行为,使日常监管从以主体监管为核心向以风险监管为重点转移,建立责任分担机制,实现监管风险防控工作的常态化和制度化。年内,工商分局累计排查出无证照经营11428户,通过对数据信息的分析评估,确定农村种养殖小区、违章建设、无照聚集区、地下空间、城乡结合部5类重点地区;确定食品制售、餐饮、食品添加剂、木器加工、危险化学品、废品回收、“黑网吧”7个重点行业;确定小圣庙、西马庄、古城村、董村、里二泗等30个重点部位,梳理出3102户无证照重点风险点位。       

【组织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行动】  在通州区集中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中,工商分局牵头起草《通州区集中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暨食品安全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经区政府办公室印发后,自6月起,由工商分局牵头开展为期半年的无照经营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整合各部门执法资源,通过拆除违建、联合执法、源头治理等方式对重点风险进行有效治理,合力消除影响中共十八大安全稳定的风险隐患。            

【通州、武清、三河工商局共建打击传销合作机制】  12月11日,通州工商分局举办京津冀——通州、武清、三河工商局打击传销联防联动区域合作会并签署协议,共同构筑针对传销违法行为的打、防、控、管、宣协作机制。此项合作协议在协作目的、协作方式等方面达成一致意见,建立联席会机制、区域联防联动机制、案件协办和案件线索移转机制等三项机制,主要包括信息交流、联合行动、政策研讨、案件移转等内容。《合作协议》的签订,标志着三方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依托京津冀打传联动合作平台,三地工商部门在执法协作中实现相互支援。充分利用区域合作平台,共同破解打击传销工作中的监管难题,通过开展跨区域联合执法,形成监管合力。不断探索完善跨区域案件发现、线索跟踪、证据调取、执法检查等方面的协作机制和配合方式,有效提高执法效能,降低执法成本。高度重视区域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积极搭建网络交流平台,促进信息共享及经验交流合作,实现三地工商机关打击传销工作信息同步共享。                            

【推行《食用菌种植收购合同》推荐文本】  工商分局于第18届国际食用菌大会召开前推出《食用菌种植收购合同》,是全市专门针对食用菌种植、收购、交易的第一个区域性合同推荐文本。《食用菌种植收购合同》推荐文本包含12个条款,贯穿从种植到交易的各个环节,全面涵盖并明确食用菌品种、种植规模、交易价格、质量要求、技术指导、运输包装、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各方面内容。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用菌安全标准》“感性指标”和运输等主要条款,针对食用菌种植和交易中容易出现的质量和运输问题按照国家标准明确,将有效减少交易纠纷的发生,保护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同时,采用填空和选项的填写方式,使合同的签订更加简便。                   

【全市首推农村市场鲜肉供应“场厂挂钩”机制】  工商分局积极规范农村市场鲜肉供应渠道,会同商务、农业、动检等部门在全区农村市场推行鲜肉配送工程,构筑从生猪检疫、定点屠宰到零售市场的监管防线。以马驹桥新海市场为试点推行鲜肉配送“场厂挂钩”工作,促成该市场与北京二商大红门肉类食品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就经销区域(渠道)、经销方式、价格体系等内容达成一致。该市场90%的鲜肉经营商户已实现鲜肉配送“场厂挂钩”。经试运行,白条猪日均配送量由650公斤增长至3250公斤,日均交易额达8万元。为确保此项工作的规范、长效运行,市场主办方对签订协议的商户进行严格检查,督促商户认真落实协议内容,做到票货相符;工商部门建立农村市场鲜肉配送工作长效机制,在试点工作基础上,将在全区各大农村市场和集市逐步推广,确保通州农村地区鲜肉消费安全。         

【强化广告监管】  工商分局通过加强广告监测和分类分级监管,对区电视台、广播电台和企业自有网站等广告发布媒体,根据制定的监测重点、形式等因素,确定具体监管类别和级别,科学合理安排巡查、走访频率,加强日常防控,对广告活动主体实施事前提示、事中规范、事后巩固的管理措施。年内,工商分局监测广告9756条次,其中,网络广告6086条次,电视、广播、期刊、户外等广告3670条次,责令改正21条。查办广告案件17件,罚没款64.03万元。其中,户外广告案件13件,罚没款58.08万元。                             

【创新食品流通“证照办理流程统一”工作模式】  工商分局在各工商所推行“证照办理流程统一”工作规范,创新“名称核准、提前核查、合并受理、同步核准、统一发证、同步归档”的工作模式,解决以往办理证照时间长、人员配置不够合理、证照办理成本高等问题,取得显著效果。规范推行后,分局受理开业登记820户、变更78户,受到食品经营个体工商户的广泛好评,在提高工商所发证发照效率、减轻经营户办证办照负担、主动消除无证无照经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整治】  工商分局结合各个阶段特殊时期监管特点,先后开展元旦、春节、全国“两会”、五一、国庆、中秋、“艺博会”和中共十八大期间食品安全保障和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各种制售假冒、劣质食品行为,全面加强对辖区食品安全的控制。年内,工商分局共检查批发市场、农村集贸市场和集期市场、商场、超市、零售商店、便利店、小卖部及其他经营主体2.5万余户次,取缔食品无照经营户93户次,捣毁制假售假食品窝点5个,检查中发现存在问题的经营主体149户次。分局监督抽检17大类2510个样本,检出不合格样本247个。年内,工商分局共计办结食品类案件40件,合计案值58.06万元(含假酒案件移送公安部门,涉及案值10.4万元),合计罚没款47.66万元。                                              

【工商开放日活动】  4月25日和10月24日,工商分局分别举办以“工商行政指导,服务首都发展”和“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为主题的工商开放日活动。邀请通州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约工商监督检查员,企业代表、社区市民代表43人参加。活动采用多媒体播放、组织座谈的形式向社会各界代表汇报相关工作的开展情况。活动征求与会人员意见和建议,取得良好的宣传、沟通效果。                                              

【市场主体年检验照工作】  截至年底,通州区实有市场主体109167户,同比增长2.62%。其中企业主体实有46753户,同比增长8.8%;个体工商户62541万户,同比下降1.57%。2012年,通州区各类市场主体开业7180户,同比减少48.14%;其中企业本期开业4245户,同比下降34.77%;个体工商户2935户,同比降低60%。工商分局积极推行全程网上年检工作,将年检验照的宣传方式从传统向网络延展,开展上门和集中年检验照,向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温馨提示卡”和需求调查问卷等,扎实开展年检验照工作。年内,年检内资企业39042户、外资企业657户,年检率分别为94.14%、95.49%;个体验照60918户,验照率95.46%。                               

【全面应用“个体档案管理软件系统”】  通过“个体档案管理软件系统”,运用个体注册号与数据中心进行关联,并直接生成个体实体档案的卷面、目录信息。将金网数据中心、实体档案、电子档案系统数据一一关联对应,实现“三方”一致。截至年底,库存档案清理、规范工作全部完成,清理在途档案79367户,注吊档案49826户,解决开业变更与注吊销档案分离、档案遗失、注吊销档案不完整、数据不准等问题计395条。不断加强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在北京市首次区县机关档案工作测评中被评为市级优秀单位。                                        

【工商网格与社区网格对接工作】  工商分局永顺工商所、梨园工商所分别与新华街道办事处如意社区、葛布店北里居委会完成社区网格监管服务工作对接,成为全区首家与社区对接的单位。工商部门网格责任人与社区格长进行业务沟通与监管服务工作交流,建立双方在专项整治、集中清理、定点服务以及信息反馈方面的衔接制度,包括格长多点巡查、工商网格驻点、建立联系机制等工作。                  

【与高校共建“流通秩序管理协同创新中心”】  11月15日,工商分局、北京物资学院联合共建“流通秩序管理协同创新中心”,双方搭建的政校合作平台正式启动运转。工商分局依托北京物资学院“工商服务指导站”,向学院师生讲解工商相关知识,并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校方定期组织教师对分局的干部进行理论培训;双方就课题研究、深入调研等提供相关信息资源;校方开放学校实验室,为分局食品、商品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杨  静)

主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     承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通州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120001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947号 京ICP备200152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