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 业
【概 况】 2012年,在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复杂多变、工业增速趋缓的形势下,通州区工业系统坚持以加快产业发展为中心,围绕加快产业战略调整、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统筹推进全区工业经济发展,呈现出稳定发展的态势。
区域工业完成总产值709.7亿元,同比增长4.8%;销售收入771.0亿元,同比增长4.8%;增加值177.4亿元,同比增长6.0%;利润总额29.3亿元,同比下降15.2%;上缴税金42.6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区域规模工业企业完成产值583.2亿元,同比下降0.3%。
区域工业经济运行的特点:一是区域工业低速运行。区域工业完成产值709.7亿元,同比仅增长4.8%,是近年来除2009年金融危机以外增速最低的一年。销售收入、增加值、税金增速也不快,利润总额连续6个月负增长。在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区域工业呈现持续低速运行的态势。二是规模企业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区域规模企业完成产值608.9亿元,占全区工业产值的85.8%。467家企业中产值同比增长的企业222家,占47.5%;产值同比下降的企业有245家,占52.5%;亏损企业96家,占20.6%,企业经营依然非常困难。三是内销市场不旺,外销市场依然严峻。规模工业企业内销完成产值533.4亿元,同比仅增长1.2%,内销市场需求不旺。外销市场完成出口交货值49.8亿元,同比下降14.2%,出口形势依然严峻。四是工业六大产业继续呈现“三升三降”的态势。增长的产业有:生物与医药产业完成产值28.5亿元,同比增长31.5%;汽车与交通设备产业完成产值75.5亿元,同比增长9.9%;电子信息产业完成产值44.0亿元,同比增长10.6%。下降的产业是:都市产业完成产值177.1亿元,同比下降2.3%;装备产业完成产值125.3亿元,同比下降4.1%;基础与新材料产业完成产值126.2亿元,同比下降6.9%。五是重点行业增速下降个数多于增长个数。产值同比增长的行业有10个,其中,增速较快的行业有:汽车制造业完成产值75.5亿元,同比增长9.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在百纳威尔科技有限公司的带动下,完成产值44.0亿元,同比增长10.6%;医药制造业在四环制药有限公司的带动下,完成产值28.5亿元,同比增长31.5%;家具制造业完成产值17.0亿元,同比增长13.3%;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在昆仑华港清洁能源有限公司的带动下,完成产值13.1亿元,同比增长46.9%。产值同比下降的行业有16个。其中,下降较多的行业有: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产值58.4亿元,同比下降7.7%;专用设备制造业完成产值44.8亿元,同比下降5.9%;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产值34.1亿元,同比下降4.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完成产值18.8亿元,同比下降27.6%。
【固定资产投资】 2012年,工业投资项目119个,投资总额360亿元,全年计划完成投资82.5亿元,实际完成投资62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75%。119个工业项目达产后预计实现销售收入374.7亿元。
【重大项目情况】 年内,22个重大项目落地,其中签约项目9个、开工项目12个、竣工项目1个。列入北京市重大工业项目落地协调机制项目6个,总投资55.2亿元。其中,北京中科信电子装备有限公司的240MW新一代高效低成本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装备成套工艺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项目竣工,正在进行设备调试及试生产;北京捷宸阳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太阳能电池增资扩产项目、北京万桥兴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的高速铁路轨道交通检测维修设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雨润食品有限公司的年产3万吨肉制品扩建项目、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动力总成基地一期建设项目,正在施工建设中;北京京城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的新一代中大吨位与先进技术高性能起重机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 2012年,通州区完成核准、备案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58件,总投资75.51亿元。从乡镇分布看,马驹桥镇20家,台湖镇9家,永乐店镇6家,张家湾镇、西集镇各5家,漷县镇4家,梨园镇、中仓、宋庄镇、潞城镇各2家,于家务回族乡1家。从项目类型看,备案项目58件。从投资情况看,建设工业厂房及配套设施项目37家,投资69.35亿元;技术改造项目21家,投资6.16亿元。
【“两化”融合深入发展】 一是通州区工业企业“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资金投入不断增加,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很大提升。年内,规模以上企业投入信息化资金1.4亿元,信息化建设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6%,信息系统运维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3%,R&D(译为“研究与开发”“研究与发展”或“研究与试验性发展”)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0.71%。通过政策引导,铜牛制衣、苏宁易购等120家企业进行信息化技术改造升级,加速企业“两化”(工业化、信息化)融合的进程。二是企业加强软实力建设,注重“两化”融合人才培养,并成立技术研发中心。年内,近百家重点企业300余高管参加3期中国网库等有关专家讲授的“两化”融合培训,参观工信部、市经信委举办的“两化”融合成果展,学习借鉴三一重工、用友软件等企业的成功经验,加强对“两化”融合人才的培养。年内,四环制药、展辰化工、华腾橡塑乳胶制品等4家企业申报市级技术研发中心,星海钢琴集团、联东投资集团、富思特制漆、保罗生物园科技等25家企业获得国家级或市级技术研发中心认证,促进企业“两化”融合的深度发展。三是企业加强信息化应用,不断推动纵深发展。企业由简单的信息化应用向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与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商业模式创新等领域深化应用,有力地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年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信息系统业务覆盖率达到50%以上的企业325家,建立门户网站的企业110家;在研发设计环节应用信息技术的企业65家,在生产制造环节应用信息技术的企业40家,在项目管理中应用信息系统的企业64家,完成企业资源管理(ERP)系统构建的企业43家,建立供应链管理系统(SCM)企业28家,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企业18家,构建数据仓库、知识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企业11家。四是各具特色的“两化”融合典型企业不断涌现,进一步推动全区企业的“两化”融合。如:李宁的ERP供销管理、蒙牛的网上订单、铜牛的制造工艺全程信息监控、烟草物流的物联网应用、苏宁的电子商务平台、金福艺农的数字化农业、御香苑的食品追溯等,对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起到引领示范作用,有力推动全区“两化”融合的开展。五是市级相关部门对企业“两化”融合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进一步增强企业推进“两化”融合的积极性。根据市有关部门对企业“两化”融合扶持政策的要求,区经信委积极组织企业申报,争取扶持资金和政策支持。
【节能降耗】 年内,一是完成《通州区“十二五”时期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实施意见》的编制工作。二是完成2011年度“三高”(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企业“北京创导奥福精细陶瓷有限公司、北京中联特化工有限公司、北京市电镀协作中心马营电镀厂”等9家“三高”企业退出的财政资金申请工作,其中5家企业得到市财政补助资金495万元。三是积极落实《通州区2012年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协调相关委办局,督促各乡镇抓好落实,完成以下工作:(一)辖区内不再审批炼油、水泥、钢铁、冲天炉铸造、平板玻璃制造、陶瓷制造、沥青防水卷材制造、人造板制造、电石法制乙炔、化工等行业。(二)落实辖区内宋庄镇尹各庄砖厂、张家湾镇南火垡砖厂、马驹桥镇西田阳砖厂3家建筑渣土烧结砖生产线停产退出工作,同时做好企业生产调整转型准备工作。(三)全力配合北京市对北京东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东方化工厂停产搬迁方案的制订工作。(四)制定通州区“十二五”期间退出沥青防水卷材、冲天炉铸造等高污染行业和落后工艺以及关停工业园区以外规模以下的化工、建材等生产企业实施方案。2012年底前完成辖区内北京金鹰恒泰铜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东亚铝业有限公司铸造生产线、北京通州宋庄铸造厂、北京祥东铸造厂、北京市大通辉锻件厂、北京通州侯黄庄电镀厂、北京鸿运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北京东方西集工贸有限公司、北京市申达精细化工有限公司9家高污染企业停产退出工作。(五)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环保核查等方式,引导企业在现有涂料、溶剂的使用环节开展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产品替代,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涂料占涂料使用量比例在汽车制造相关企业不低于50%,家具制造企业不低于10%,电子电器产品企业不低于20%。四是积极推进“三高”企业退出:金鹰恒泰铜业有限公司迁出北京地区;北京东亚铝业有限公司车间设备拆除;北京鸿运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北京宋庄电镀厂、北京祥东铸造厂、侯黄庄电镀厂、北京市申达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停产。五是根据《北京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1—2015年大气污染控制措施)》任务安排,做好宋庄镇尹各庄砖厂、张家湾镇南火垡砖厂、马驹桥镇西田阳砖厂3家建筑渣土烧结砖厂年底退出。六是能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促进工作取得良好进展。通过2家资源综合利用的认证,4家正在申报过程中;通过3家清洁生产的审核,有9家启动并开展工作。七是做好东方化工厂、日化二厂搬迁工作。根据北京市的城市发展规划及国际新城建设的需要,经过多方协调沟通,东方化工厂实现停产,北京市一轻集团、北京日化二厂开始搬迁前期准备。八是完成通州区发改委关于2012年节能目标分解方案中有关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能耗下降率目标的分解任务。九是积极落实政协通州区第四届委员会第五十九次主席(扩大)会议《关于加快“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工业企业退出的建议案》。
【农民就业产业基地】 2012年,通州区7家农民就业产业基地批准的规划土地面积为2288.06万平方米(公顷),实际开发面积1538.51万平方米(公顷),入区企业实际占地面积769.17万平方米(公顷),剩余可利用土地面积769.34万平方米(公顷)。7家基地基础设施投入18亿元,其中,年内新增投入2.2亿元。入区企业463家,企业总投资304亿元,其中,年内新增投资5.3亿元。用工3.8万人。完成产值146.6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74.5亿元,利润17.4亿元,税金10.6亿元,增加值23亿元。
【生物医药跟踪服务】 年内,在建的主要有2家生物医药企业:四环医药控股集团总部、销售、结算中心及新药研发、生产基地,总投资11亿元,主体工程已封顶,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北京万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建设综合制剂厂房项目,总投资0.47亿元,完成0.17亿元投资。嘉琳药业有限公司、诺思兰德及珅诺基医药项目正在办理各种手续。开发区南区的甘李药业胰岛素产业园项目正在进行工业用地前期开发。
【减轻企业负担】 按照北京市减负工作会议的部署,明确通州区的减负工作任务。制定以清理涉及企业的各种收费,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对国家明令取消的收费和基金,以及面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等专项治理为主要内容的《通州区2012年减轻企业负担工作意见》,明确各有关单位的减负任务分工。
【帮扶企业】 年内,通州区对60家重点企业进行4次融资培训及相关政策讲解,推进北京奇佳联合新材料有限公司、北京金凯威通用机械有限公司、北京顺恒达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等10家中小企业集合债券、集合票据、集合信托等方式融资,解决企业融资瓶颈,共融资8900万元。组织专业机构和专家为全区60家中小企业开展管理提升服务:一是为40家中小企业80人次举办电子商务培训;二是对企业财务经理进行金融知识培训;三是对企业职工进行技能鉴定(约200人次)。开展“青云计划——扶助中小企业成长”系列活动,促进企业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为中小企业提供成本低、见效快、效益好的网络推广服务,普及信息化应用,搭建搜索营销平台,打造互动式营销模式,帮助中小微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拓展营销渠道,扩大营销范围,逐步建成能为中小企业开拓市场、开展电子商务和提供技术指导的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根据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和市统计局2011年9月联合下发的《关于促进2011年工业平稳发展若干措施》《2011年北京工业保增长企业奖励政策实施细则》《北京市工业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贴息政策实施细则》文件精神,经审核合格的保增长企业有81家,流贷贴息企业19家,获奖励资金3000余万元,占全市奖励资金总额3亿元的十分之一。
【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 4月12日,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举办题为“聚集电商人才,推动区域经济”的全国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人才培训工程启动新闻发布会,通州被授予首批“全国电子商务应用人才培训基地”之一。培训基地设在通州区商务园,下一步将拟定培训基地章程、建立运行机制、设立培训目标以及搭建平台引进、培养和输出电子商务人才,争取政策支持,抓好落实和发展。
【工艺品企业入驻风情街】 根据通州区筹建传统工艺品、小吃特色风情街工作部署,协助区旅游局做好工艺品生产企业遴选、入驻工作。推荐通县华兴达青铜器复制加工厂等四家企业,一期入驻其中三家:北京市通州区惠民工艺品厂、北京猛犸艺术雕刻有限公司和北京唐人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张大江)
【金通公司概况】 2012年,金通公司围绕“稳定与发展”这一管理主线,通过公司广大干部职工的扎实工作,在强化企业管理、提高资产创收能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在经营上,根据“以发挥资产优势为举措,以提升资产收益为目标”为经营思路,进一步强化资产经营管理。针对资产分布广且较为零散的特点,金通公司通过充分的市场调查,合理地进行资产配置和管理,将国有资产的管理收益实现最大化。
物业管理方面,截至年底,公司管理非经营性资产48万平方米,分布在37处不同地方,全部为原改制破产企业遗留下来的老旧小区。全年投资388万元对小区的各项公共设施进行维护和改造。其中,投资129万元对11个小区进行楼面防水工程,总施工面积达2.8万平方米;投资92万元对木材厂、水泵厂、化六和大稿村各小区的上、下水管网进行改造;投资77.5万元对市政府折子工程——北苑小区进行综合整治,完成涉及楼房8栋、40个单元门,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的楼房粉刷、环境美化、路面硬化及清理小广告等工作;公司划拨应急资金22.5万元对13处存在隐患的办公楼房、居民平房、排水系统等进行及时修补和清理,保证了公司辖区在“7·21”特大自然灾害中未出现安全事故,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与区供暖办、市热力集团相互协作,整合小区5处锅炉房,有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并入“大市政”,使各小区冬季供暖质量显著提升,营造了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截至年底,公司管理的离退休职工5587人。全年发放各种福利待遇等经费924万元;接待办理各项事宜的人员达7000余人次;自9月开始为异地人员邮寄认证表,仅用1个月时间,完成了所有人员的认证,保证了养老金的正常发放;组织20名曾从事过特殊工种的退休职工参加通州区劳动局在平谷碧海山庄组织的退休职工疗养活动。
公司自组建以来,分三批接管的96家企、事业单位,虽然完成大部分改制工作,仍存在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其主要表现在劳资纠纷、档案缺失、福利待遇、非经营性资产管理、离退休人员和老干部管理等方面。针对这一现象,公司制定了维护稳定工作责任制并加以贯彻落实,将信访接待工作作为重点进行开展,以化解企业改制后职工与企业和社会的矛盾。公司全年接待改制后职工300余人次,为他们解决工龄认定、社保金断缴及特殊工种提前退休等事宜;接待离退休人员和机关老干部来访7500人次,耐心细致地向他们解答工作年限认定、各项福利待遇等政府相关政策;针对房改政策及人事档案查阅等事宜,全年接待720人次,解答相关问题;通运达物业在强化服务意识、创建和谐小区的同时,全年接待来访人员1500人次,回答有关社区建设、冬季供暖、节能改造等相关事宜。以上统计,公司系统全年接待来人来访1万余次,实际办理和解决600余件,其余问题均给予了满意答复。
(陈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