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  技

日期:2015-01-28    来源:区委党史办

分享:
字号:        

 

科  技

【概 况】 2013年,通州区科技工作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科技工作方针,围绕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战略目标,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区域创新体系,不断强化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了通州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成果惠民科技示范工程项目“新型生物转化器靶向生产昆虫功能产品的研究与示范项目”通过结题审计及课题验收、“通州种业园区物联网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全面完成课题各项任务指标;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产业培育项目“航天工程育种新品种展示与产业化开发”通过结题审计及课题验收、“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建设”全面完成课题各项任务指标;科技工作基础专项“推进通州区都市农业发展,提升科技示范服务能力”项目完成任务书各项考核指标、“通州区农业优新品种引进示范与推广”项目通过市科委立项;市级科技计划绿色通道项目“基于物联框架智能博物馆艺术品管理平台的建设”全面完成各项任务指标、“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糖尿病和脑血管病适宜技术社区推广研究”项目进展顺利、“基于多屏融合的移动咨讯采集发布系统研发与示范”通过市科委立项;市科委重大专项“通州种业园现代农作物高通量育种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通过立项。颁布2012年度通州区科学技术奖励决定,授予一等奖8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20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截至年底,组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71家;认定登记技术合同305项,合同成交总额达到7.5亿元;组织实施“一核五区”专家顾问团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建设项目,出台《通州区“一核五区”专家顾问团联席会议制度》;确定科技创新人才资助与奖励项目42项;科普工作有序开展,社区“一刻钟科普服务圈”“科学生活e点通低碳益民科技画廊建设”项目实施;原创科普文艺作品征集评选活动结束,推选出9个优秀作品进行总结汇演,科普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李  牧)

【高新技术企业】  年内,组织全区21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年检统计、企业自查和年度信息备案,组织高新技术企业复审33家。

【推进首都科技条件平台通州工作站建设】  年内,开展“百家重点实验室进千家企业”活动,联系中国农业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等4个基地、中心,为北京通农种业等4家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进行开发合作。全年吸纳成员11家,工作站成员达38家。

【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  年内,邀请北京市创业孵育协会专家到通州区调研指导,帮助对接北京联东益远恒通孵化器,解决发展难题。

(郭华杰    牧)

【技术合同认定登记】  年内,组织开展技术转让相关政策法规宣传培训8期,参加企业260余家次。组织对区内未登记技术合同的部分企业进行统计调查,发放统计调查问卷156份,挖掘未登记技术合同企业的技术性收入存量。全区认定登记技术合同305项,合同成交总额达到7.5亿元。

(耿大乐    牧)

【科技政策法规宣传培训】  年内,利用首都科技条件平台通州工作站和区科委门户网站等,向公众宣传科技政策;组织深入园区、企业开展科技政策宣传培训;与市科委签署科技政策宣讲合作项目;组织开展“法律六进”(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和“12·4”法制主题宣传活动。全年组织科技政策培训10次,参加人员400余人次。

【“一核五区”专家顾问团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建设项目】年内,组织实施“一核五区”专家顾问团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建设项目。出台《通州区“一核五区”专家顾问团联席会议制度》,顾问团专家由原有的41名调整为58名。协调园区与专家对接,引导园区开展单次咨询、函件咨询、项目咨询、长期顾问、团队支持等不同形式的咨询活动。协助国际种业科技园区组建了由13名专家组成的园区专家顾问团。“一核五区”专家顾问团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建设项目获“通州区人才工作创新项目奖”三等奖。

【科技创新人才资助奖励】  年内,受理科技创新人才资助奖励推荐申报项目144项,确定资助与奖励项目42项,兑现资助奖励资金近280万元。

【科技调研】  年内,完成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所属地域的统计和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分析;完成2013年度通州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及复审情况分析;完成《关于加快推进知识产权融入我区经济发展的思考》调研课题。

(康连元   牧)

【新型生物转化器靶向生产昆虫功能产品的研究与示范项目】  年内,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成果惠民科技示范工程项目“新型生物转化器靶向生产昆虫功能产品的研究与示范”通过结题审计及课题验收。完成白灵菇菌棒营养成分的分析及昆虫油脂活性成分检测技术的研究;完成适合工业化生产昆虫生物转化器的养殖方法和繁殖装置的开发;实现昆虫对农业废弃物的定向转化,培育生产富集功能油脂的昆虫产品1种;开发出大麦虫保健油脂产品和化妆品基质油产品各1种,并建立中试示范生产线1条。

【航天工程育种新品种展示与产业化开发项目】  年内,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产业培育项目“航天工程育种新品种展示与产业化开发”通过结题审计及课题验收。完成26.8万平方米(402亩)航天工程育种示范园的总体规划设计,建成6032平方米种苗繁育连栋智能温室,达到年产2000万株种苗的生产能力,累计繁育种苗5200万株,种植面积2400万平方米(3.6万亩);在示范园进行标准化与集约化展示,重点展示辣椒、番茄、豇豆等33个优良航天品种,促进航天蔬菜品种的宣传与推广;组织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航天蔬菜种植技术培训,针对主要蔬菜品种撰写标准化栽培规范,培训农民达562人次,推广面积8000万平方米(12万亩)。

(张春兰    牧)

【通州区都市农业发展,提升科技示范服务能力项目】  年内,2012年科技工作基础专项——区县科技“推进通州区都市农业发展,提升科技示范服务能力”项目完成任务书各项考核指标,经审计经费使用合理。完成引进航天工程育种新品种35个、番茄新品种60个、水蜜桃品种52个,经过试验、筛选出适宜北京地区种植的航天育种品种5个、番茄品种6个、水蜜桃品种5个,示范推广面积306.7万平方米(4600余亩);引进设施草莓种苗繁育技术,建成草莓种苗繁育基地,每年可提供80万株优质基质苗;编制完成《北京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科研中心建设方案》和《北京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方案》;在创新型科普社区内,重新设计制作科普画廊展板234块、更新科普活动室9个、新发展科普志愿者39人、开办社区健康教育大讲堂13次。

(鲁新龙    牧)

【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建设项目】  年内,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产业培育项目——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建设全面完成课题的各项任务指标。规划国际种业科技园区面积1000万平方米(1.5万亩),其中,核心区面积333.3万平方米(5000亩),完成园区战略规划、总体规划及综合服务区土地利用规划;建设种业研发中心一座,建成1000平方米组培室,开展组培育种试验和组培脱毒育种;建成种苗繁育中心,完成2.52万平方米节能型日光温室建设;引进蔬菜新品种40个,筛选出北京地区适栽品种5个,并形成品种引进与筛选试验报告;实现年产蔬菜种苗2亿株的生产能力;引进43家企业,进行种苗繁育、展示和科技成果推广活动,展示示范的国内外品种达300个;完成生物育种技术展示示范基地建设,展示生物育种品种达45个;制定小麦、玉米、蔬菜良种繁育规程,构建“育繁销”一体化产业链。

【通州种业园区物联网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  年内,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成果惠民科技示范工程项目“通州种业园区物联网技术集成与应用”全面完成课题各项任务指标。完成农作物新品种育种、中试、生产和展示环境监测技术设备、产品的研发,采集精度及速度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准;完成适用育种、育苗和品种展示环境的自组织传输体系架构研发,信息传输、标记和处理的准确率达到国际水平;完成用于种业生产的大田、设施主要害虫预警系统及设施环境综合调控系统研发;进行服务核心示范区种业生产与新品种展示,形成了种业园区物联网应用技术体系。

(张春兰    牧)

【基于物联框架智能博物馆艺术品管理平台的建设项目】  年内,市级科技计划绿色通道项目“基于物联框架智能博物馆艺术品管理平台的建设”全面完成各项任务指标。该项目根据《通州区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思路》总体目标,结合物联网技术框架,建立艺术品展示、库存、追踪的自动监管系统,并与艺术品交易平台集成,实现对艺术品展示的“监(监督)、管(管理)、控(控制)”的智能化综合监管,为文化产业提供信息化的管理平台。

【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糖尿病和脑血管病适宜技术社区推广研究项目】  年内,市级科技计划绿色通道项目“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糖尿病和脑血管病适宜技术社区推广研究”项目进展顺利。该项目通过科学的方法,优选慢病防治中有效易行的中成药、推拿、足浴、耳穴等中医适宜技术,建立适宜农村人口、城镇人口和流动人口的推广管理模式;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定期开展社区医师的培训和慢病人群的健康宣教,评估方案成效,建立评估体系;借鉴国际慢病社区管理模式,探索防治慢病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的推广管理模式。

【通州区农业优新品种引进示范与推广项目】  年内,2013年科技工作基础专项——区县科技“通州区农业优新品种引进示范与推广”项目通过市科委立项,资金按时拨付到位,各项工作稳步推进。通过课题实施,将开展蔬菜、观赏鱼、大樱桃、食用菌、耐寒蕨类优新品种的引进、筛选、示范与推广,形成一个集育种、展示、推广和培训为一体的产业链条,为育繁推一体化的种业提供支撑与保障,也将辐射带动全区籽种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

(鲁新龙    牧)

【通州种业园现代农作物高通量育种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年内,市科委重大专项“通州种业园现代农作物高通量育种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通过立项,财政资金按时拨付到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搭建高通量育种研发服务平台,开展优良玉米新品种与蔬菜新品种选育、高通量数据处理分析系统研制及相关育种服务技术培训等工作;进行品种展示基地建设,开展高效节能日光温室、作物品种展示厅及成果评估专家库建设等工作;进行种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开展种质资源共享交流机制研究、基础信息库开发等工作。

(张春兰    牧)

【基于多屏融合的移动咨讯采集发布系统研发与示范项目】年内,市级科技计划绿色通道项目“基于多屏融合的移动咨讯采集发布系统研发与示范”通过市科委立项,各项工作进展顺利。该项目将3G网络、移动互联、云存储、虚拟现实等技术有机整合,应用于新闻资讯采集、编辑、审核、发布全业务,通过虚拟展播技术改善观众的临场体验感,有效提高通州区广电新闻采、编、发的时效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对科技文化融合、三网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示范作用,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产生良好社会效益。

【科学技术奖】  年内,推荐“大规模集成电路产业用8英寸立式石英笼舟研发与产业化”等5个项目申报北京市科学技术奖。颁布2012年度通州区科学技术奖励决定,授予“B系列涡轮增压发动机开发”等8个项目一等奖,授予“DZ-600型20辊精密金属带材冷轧机组”等12个项目二等奖,授予“SDPP高速过滤器”等20个项目三等奖。

(鲁新龙    牧)

【2013年通州区科技周活动】  年内,由区政府主办,区科委、区科协共同承办的2013年通州区科技周活动于5月17日至19日在通州区运河文化广场举行。活动以“科技创新·美好生活”为主题,精心策划了2013年通州区科技周的主会场活动和基层科普活动17项。主会场活动划分“中国梦·情系十八大主题展”“启航通州首都城市副中心”“百姓科普大舞台”“科技动感大本营”“科学正能量”“科学生活多宝阁”“科学盛宴·媒体直通”“健康驿站”“青少年创新创造”“科学迷境”等10个展区,集平面展示、互动体验、有奖答题、实物展示、专家咨询等多种形式于一体,向公众开展科普宣传。

【“社区一刻钟科普服务圈”建成】  年内,北京市科普专项“社区一刻钟科普服务圈”项目建成。该项目是由区科委具体实施、新华街道办事处协助共同打造的科普宣传与服务平台。服务圈以新华街道如意社区和天桥湾社区为主体,以15分钟路程为半径,以“一线”“一港”“一室”“一点”等为搭载平台,使社区广大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在自家门口,不超过15分钟的时限内,体验科普、查询科技信息、感受科技魅力。自建成以来,社区科普氛围浓烈,科普设施利用率高,科普效果得到明显提升,得到广大市民的认可和高度评价。

【公共场所科普画廊建设】  年内,北京市科普专项“科学生活e点通低碳益民科技画廊建设”项目顺利实施。该项目在人流密集、辐射面广的大运河森林公园、中医医院、妇幼保健医院、家乐福商场、贵友大厦等地建设多功能户外科普画廊,配置户外高清全彩数字显示屏、LED通知通告和科普展板,并借助网络信息传输技术,通过远程控制实现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的及时更新。提升了通州区户外科普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在打造科学知识普及窗口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个精神文明展示的窗口。

【原创科普文艺作品征集及汇演活动】  年内,区科委会同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文化委共同组织开展了以“科技与文化融合,科普与生活同行”为主题的原创科普文艺作品征集评选活动。活动从6月开始征集至10月汇演结束,历时四个多月,得到四个街道和梨园、永顺镇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创作各类文艺作品65个,组织基层汇报演出6场,推选出9个优秀作品进行总结汇演,取得丰硕成果和良好的社会反响。

【通州区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创新教育平台建设项目】  年内,市科委绿色通道项目“通州区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创新教育平台建设”正式立项,通过该项目将建设面向全区青少年的科技后备人才创新教育平台,包括在13所示范中小学建立各具特色的科技创新教育基地,为全区青少年集中开展普及性科技创新教育和科学探究活动提供场所和设施。财政资金拨付到位,项目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按照项目管理要求正在进行招投标相关工作。

(任中平    牧)

主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     承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通州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120001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947号 京ICP备200152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