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行政管理
【概 况】 2016年,通州工商分局按照抓基础、促监管、抓履职、促服务的指导思想和补短板、严管理、重创新、勇争先的总体要求,以“四个围绕”为着力点,积极履行工商职责,为维护首都市场秩序、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和京津冀协调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市场主体发展情况】 截至2016年12月底,全区实有市场主体144978户,同比增长7.05%,其中,企业81703户,个体工商户62884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67户,外商企业代表机构24户。2016年,全区新设市场主体11925户,同比降低24.05%,其中,企业10479户,同比降低17.49%,个体工商户1444户,同比降低51.61%;其他2户。
【落实“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 在前期推行“三证合一”试点基础上,9月26日,通州区正式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新设企业由工商部门统一核发加载注册号、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号、社会保险登记证号和统计登记证号的营业执照,分局从硬件设施保障、开展业务培训、加强政策宣传、强化部门衔接、畅通办理渠道等方面,推进制度落实,确保改革顺利实施。截至年底,全区办理发放“五证合一”营业执照53634张。
【出台“商十条”】 年内,工商分局重点围绕支持城市副中心建设,从推行登记改革、加强住所管控、疏解市场业态等方面制定十条具体服务措施,出台了《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意见》并认真抓好落实。
【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年内,工商分局严格执行市、区两级新增产业禁限目录,严把市场准入关,全年驳回禁限行业登记申请990次。分局严格控制住所登记,暂停乡镇园区招商地址登记,严控大型商业楼宇登记注册。结合工作实际,暂停乡镇园区招商地址登记,为规范招商引资工作、服务非首都功能疏解起到积极作用。严控大型商务楼宇登记注册,通过前期名单备案及后期实地核查等措施严格控制大型商务楼宇登记注册及特殊住所的登记,对于符合地址“黑名单”条件的一律暂停登记。
【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依托上年9月工商分局牵头搭建的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合作联席会平台,围绕服务产业转移和消费维权、执法协作等领域全面启动协作对接。分局制定了《推进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和《落实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信息共享、消保维权和执法协作为重点加强日常联系。分局与“京津冀”接壤地区工商所,主动联系接壤地区基层局、所,围绕风险防控、交界地区日常监管和协同执法进行座谈研讨,建立日常沟通协作机制。
【编制通州区有形市场资料汇编】 年内,工商分局在前期多次调研的基础上,绘制通州区有形市场“图谱”(北京市通州区有形市场资料汇编)。“图谱”收录95家有形市场(市场业态企业)实景图片223张,效果图片76张,统计图表6张,并辅以市场简介、市场特色、市场奖惩情况等简要文字说明,通过图文并茂、图片为主的形式,直观展现通州区有形市场的发展和现状,为政府开展有形市场规划,制定低端市场清退和转移升级政策,外来人口调控等工作,提供更加直观的数据支撑。
【开展诚信示范市场创建】 年内,工商分局组织首都图书城、五色土、华源发苗木等7家市场主办单位申报创建2015年度北京市诚信示范市场的申报工作,申报创建市场数是自2011年诚信示范市场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最多的一年。分局联合通州区文明办对2016年申报诚信示范市场的四家农贸市场设计、制作1.2万份商品价签,其中包括2000份星级商户专用价签,得到市场主办单位、市场内商户及消费者的一致好评,加强了有形市场诚信经营意识。
【服务创建全国文明城区】 年内,工商分局按照“创城”工作要求,对指标任务进行梳理汇总,对照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指标,进行逐项分解,重点开展商品交易市场打击假冒伪劣专项整治及“创城”区域内的无照经营行为查处工作,对全区城区范围内18家农贸市场进一步规范,对每个市场安排专人进行驻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立即要求市场整改。同时,分局会同食药局重点检查市场内现场制售和销售直接入口食品的商户,关停市场内无证无照小餐饮94户。
【开展有形市场“限塑”行动】 年内,工商分局制订《通州区有形市场“限塑”工作责任书》,严格规范有形市场内购物塑料袋的销售及使用,并与53处正常营业的有形市场签订“限塑”责任书。分局要求辖区有形市场向依法设立的塑料购物袋生产厂家或批发商采购塑料购物袋,采取专项检查与日常巡查相结合的方式,严厉打击市场使用、销售不合格塑料购物袋的行为。截至年底,14处市场在工商分局进行生产厂家的资质材料备案。对相关违法行为立案900件,查扣不合格塑料袋1.4万个。
【设立机动车工商验证窗口】 年内,工商分局在通州机动车检测场服务大厅设立机动车工商验证窗口。通州机动车检测场自2010年起开通办理新车注册登记检验业务,每年为近2万辆机动车办理新车检验。此前,该检测场仅办理新车上牌业务,通州区市民办理工商验证须到其他有条件的区县检测场。新车工商验证窗口设立后,可为通州区新购置机动车提供一站式服务。
【开展市场清理】 年内,工商分局依法要求未营业市场限期办理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手续并开辟登记快速通道,疏解排查未正常营业市场24家,其中,转型商贸公司、综合超市10家;对纳入关停清退范围的49家有形市场停止新入场商户登记注册,驳回商户设立申请95件。截至年底,调整退出北京二道闸农贸市场有限公司、北京张家湾三间房广路兴农贸市场有限公司、北京西小马农贸市场中心等有形市场10家,总面积3.58万平方米,清退市场商户1350个,疏解从业人员2117人。
【开展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专项整治行动】 年内,工商分局以乡镇、街道综合治理体系为依托,与公安、金融、法院、城管等多部门联合加强执法协作,对重点行业开展排查治理。分局在全区范围内暂停投资类企业登记注册,对涉及相关行业的高风险企业进行摸底和统计。对存超出核准事项擅自开展需要审批的经营项目的,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及时函告相关主管部门。联合公安、城管、综治等部门对以投资咨询、贷款中介、资金周转、信用担保、典当名义等发布的集资和变相集资活动的牌匾广告、宣传信息、横幅进行集中清理整治,拆除非法广告牌匾。截至年底,分局拆除非法广告牌匾3块,对10家投资公司进行责改,并列入异常经营名录,立案查处2起,约谈11家金融投资公司负责人。联合公安、金融、法院、城管等加强执法协作,开展整治行动5次。暂停名称或经营范围中包含投资、资产等描述字样的类金融主体设立登记,暂停该类企业迁入通州,驳回该类登记申请63条。
【保护知识产权打击假冒伪劣专项工作】 年内,工商分局以生产、销售、仓储、运输四个重点领域,新城建设区域内、八通轻轨沿线、农村集期市场等五个重点区域,农资、建材、服装箱包等六种重点商品为执法重点,使分局执法检查和规范打击目标更具针对性。开展了保护“迪士尼”注册商标专用权专项行动、假冒牛栏山白酒开展专项整治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全年,分局查处商标侵权案件74件,罚没款115.24万元。
【推进商标品牌战略】 年内,对成规模、有效益、能够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相关企业进行大力宣传。多次在中关村金桥产业基地、光机电产业园区、种业园区、通州经济开发区等地开展讲座。深入落实商标富农工作。重点帮扶北京瑞正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瑞正园”商标。“瑞正园”商标在2016年被评定为北京市著名商标,该商标是通州区第一个涉农著名商标。截至年底,通州区有注册商标18041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12件,北京市著名商标26件。
【整治虚假违法广告】 年内,工商分局根据市局文件精神开展互联网金融广告及以投资理财名义从事金融活动风险专项整治,集中对300余户线下投资理财企业进行筛查。会同区卫计委、食药局、城管执法局、人力社保局等单位对通州区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部分医疗机构夸大、美化医院规模、医师队伍、治疗能力等问题的予以责令改正,避免给消费者造成误导。开展大型户外房地产广告专项检查,重点对房地产广告“不限购”“自由购”等宣传语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建立通州区广告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开展清理“小广告”,整治“号贩子”“网络医托”,禁止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以及严厉查处肉毒毒素广告等专项整治行动。2016年,查处广告类案件73件,罚没款75.47万元。
【疏解非首都功能】 年内,工商分局以整治低端业态为重点加快疏解非首都功能,加快低端产业退出。充分发挥区无证无照经营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平台作用,组织协调属地政府和各职能部门,结合大气污染防治、拆除违建及工业产业调整退出等工作,开展无证照经营治理。通过开展生产加工类无证无照经营治理、无证无照餐饮专项整治、城乡结合部地区安全检查、煤炭销售行业清理整治等工作,对无证照经营行为加大查处力度。牵头开展了生产加工类无证无照经营治理。截至年底,关停取缔无证无照经营3229户,关停取缔率52.5%,查办无证无照经营案件1003件,罚没款275.86万元。
【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年内,工商分局大力宣传年报制度,采取各种形式指导市场主体依法年报,2015年度内资企业年报公示率为90.5%。按照“双随机”要求,开展企业和个体年报信息抽查工作,并及时将问题主体纳入经营异常名录。全年开展8次定向抽查,涉及相关企业3765家,将707家违法企业引入企业信用信息网异常名录。制订《通州工商分局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和《通州工商分局严重失信违法企业专项整治行动方案》,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加快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对严重失信违法企业的惩罚力度等方面着手开展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年内,以区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通州区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第二阶段行动计划(2016—2018年)》。经区政府批准,由通州工商分局牵头成立通州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平台。
【建立联合“清虚”机制】 年内,工商分局结合年报的开展,在区政府支持下,联合区国、地税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对年报和现场检查等方式排查出的大量市场主体虚数共同开展清理工作。排查未办理税务登记的“虚户”主体6009户,同时积极引导拆迁区域内未经营的个体工商户主动注销执照。
【组建新科室及工商所】 8月22日,工商分局根据市工商管理局文件精神新设立网络交易监督管理科和商品质量监督管理科。12月23日,市工商局批准分局新设立新城核心区工商所、台湖工商所。调整后,分局工商所总数由8个增加至10个。
【落实“清洁空气行动计划”】 年内,工商分局严格执行市、区两级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相关规定,严把准入关,禁止高污染工业项目的主体登记注册,为淘汰、转型企业建立快捷退出通道。开展成品油市场及无照煤炭经营主体专项整治工作,抽检263批次车用汽、柴油样品(包括分局自行抽检41批次),超额完成全年抽检任务的31.5%,其中,发现不合格柴油样品1组,已进行立案处罚,罚没款295634.74元。建立通州区成品油企业台账。对辖区内每个成品油企业基础信息逐一进行登记,全区有成品油企业98家。
【强化网络交易市场监管】 年内,工商分局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以网络交易平台和网络商标侵权、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宣传等突出违法问题为整治重点,依托北京工商网络经济监管系统,对系统内的涉网企业进行排查。按照市工商局的统一工作安排,开展网络交易平台和团购网站专项整治活动、打击北京非法主体商务网站专项整治,以及第一批网络交易平台中标称北京网店的相关信息核查工作,加强网络交易市场监管。全年查办涉网经济违法案件187件,同比增长142.86%;罚没款366.29万元,同比增长76.95%。
【强化农资市场监管】 年内,开展红盾护农工作,与区农委、区农业局、区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区农药管理站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着重检查证照是否齐全、农资检验合格证是否齐全,强化索证索票制度,规范进货渠道。加强农资商品监测工作,狠抓农资违法案件的查处,及时把不合格农资产品清除出市场。年内,抽检农膜样品7组,检验结果全部合格。分局自行抽检化肥样品80个,立案6件,罚没款37953元。
【强化无证照经营排查和治理】 年内,工商分局结合“创城”、拆除违建、环境治理和城乡结合部重点地区违法经营专项整治等工作,对无证照经营行为加大查处力度。通过开展生产加工类无证无照经营治理、城乡结合部地区无证照经营治理、散煤销售行业清理整治、住宅内非法违法生产检查等工作,加强日常排查,强化风险防控。全年,分局关停取缔无证无照经营3229户,关停取缔率52.5%,查办无证无照经营案件1003件,罚没款275.86万元。关停生产加工类无证无照经营797户,关停率达100%。关停城乡结合部重点地区取缔无证无照经营1451户,关停率95.52%。
【服务企业动产抵押融资】 年内,工商分局会同北京通州国开村镇银行信贷部和通州区绿化种植协会组织区100余户绿化种植企业召开通州区园林绿化产业银企对接会,搭建“银企”融资金桥,指导北京亿赤达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和北京东方绿鑫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办理动产抵押登记融资1000万元。实行动产抵押网上申报审核、当场审查办结和电话预约以及邮件发送表格样表、一次性告知等一系列服务措施,减少企业往来成本,提高登记效率。全年办理动产抵押登记47件,帮助企业融资6.48亿元。
【严厉打击传销、规范直销】 年内,工商分局会同公安等部门,集中整治清剿涉传窝点。以通州、武清、三河工商局打击传销联防联动区域合作机制及东城、西城、朝阳、通州四区工商打击传销工作联动机制作为保障,对辖区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排查。全年,查处涉传行为35起,教育驱散外来涉传人员17人。开展无传销社区、无传销村创建工作,如意社区无传销社区、漷县镇漷县村无传销村相继挂牌成立。利用“3 • 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5 • 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进村庄、进社区、进学校,深入开展打击传销宣传,提高群众防范意识,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万余份,现场接待咨询260余人次。
(陈瑞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