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况】 2017年,区气象局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机遇,聚焦城市副中心,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开展。
北京通州、天津武清、河北廊坊三地签署《“通武廊”气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局面,建立协同发展长效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信息共享,使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同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
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一是汛期气象服务精准有效。围绕城市安全运行发展需求,盯紧每一次过程,做好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工作。2017年入汛以来,准确预报、科学预警“8·12”全区大范围强降雨等43次降雨过程。二是做好城市生命线气象服务。为确保城市副中心基础建设工地的安全,在强降水临近与发生时段,先后10次通过电话与视频系统向区领导汇报天气实况和降水趋势,为通州区暴雨灾害防御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区气象局被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协会评为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通州国家气象观测站气象科普展厅是集业务观测和科普宣教基地为一体的综合型台站,以气象科普宣传教育基地为依托,通过讲解气象知识、参加互动游戏、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为幼儿园、小学、社区(村)居民普及气象基础知识,传播气象防灾减灾理念。
开展气象为农服务创建工作。年内,区气象局开展标准化气象为农服务区的创建工作。此项工作得到区政府和市气象局的双重重视,区政府召开气象为农服务专题会,组织成立气象为农专家联盟,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保障有力的气象为农服务大格局。2017年,通州区获评全国标准化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区,通州区宋庄镇获评全国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镇。
(苏丽爽)
【气候评价】 本年度的气候特点:气温接近常年,降水量偏多,日照时数偏多。
本年度平均气温为13.0℃,接近常年13.4℃。1—2月、7月、9月平均气温与常年同期接近;6月、8月、10—12月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均偏低,10—11月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明显偏低。3—5月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8.1℃,出现2天,为6月8日和6月15日。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2.5℃,出现在1月21日。
年降水量为588.6毫米,比常年512.4毫米偏多1成多。年内降水分布不均:2—3月、6月、8月、10月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其中,8月、10月比常年同期明显偏多;1月、4—5月、7月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均偏少,9月、12月仅微量降水,11月无降水。年度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74天;日最大降水量90.7毫米,出现在6月23日;最大小时降水量42.2毫米,出现在8月3日。
年日照时数为2581.2小时,比常年2399.7小时偏多181.5小时。其中,3—4月、7月接近常年同期,1—2月、10月较常年同期偏少,其余各月日照时数比常年同期均偏多。
本年度出现雾92天,出现霾147天。
(赵 岩)
【气象宣传】 年内,利用“3·1”国际民防日、“3·23”世界气象日、“5·12”防灾减灾日等纪念日进行一系列气象科普和气象法制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的宣传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围绕第67届世界气象日“观云识天”主题,宣传云对天气现象的预测、气候变化、防灾减灾知识及气象法律法规。开展融入式科普宣传,依托2017年科技活动周暨第七届北京国际都市农业科技节开展现代化气象为农服务及保障工作;以大豆各庄小学为基地,以引进来为宗旨,组织该校师生参观通州区气象科普馆。强化中小学气象科普工作,向区中小学校发送《适应变化的气候——小学生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小学生动物观察》《小学生植物观察》《小学生自然现场观察》及《气象防灾减灾》小册子、《暴雨、雷电、大风等气象灾害防御》宣传页等报纸、刊物。以气象信息服务站和气象安全村(社区)建设推进气象科普进乡镇、街道,进农村、社区,为乡镇、街道更新配备宣传栏、宣传展板。
(李 硕)
【气象服务】 年内,为全国“两会”及中共十九大的召开提供通州地区气象服务。为半程马拉松、七夕文化节、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大型活动提供预报预警及短时临近预报等服务工作,为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气象服务保障。
2017年,向区委、区政府、区防汛办、区应急办等部门发送常规天气预报365期,预警信号143期,天气实况61期,天气快报及天气情况31期,重要天气报告8期,气象周报53期,气象旬月报48期。政府网更新发布天气预报730期,区气象局官网更新发布天气预报1095期,向通州区电视台提供天气预报365期,各项手机短信气象服务累计达3664044人次。
(张永楠)
【气象行政】 年内,着力推进简政放权和职能转变,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全面落实防雷减灾体制改革,开放防雷减灾服务市场,推进融入式执法检查,坚持企业自查与政府督察相结合、属地负责与部门督导相结合、全面检查与严格执法相结合。全年与新华街道、潞城镇等9个乡镇街道开展气象行业安全联合执法检查,并与朝阳区气象局、大兴区气象局开展3次东南片区联合执法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通过限期整改、回头检查等多种方式一追到底,不留死角,形成闭环管理。2017年,办理气象行政许可6件,开展行政执法检查133次;做出行政处罚3次,其中,1件为一般性行政处罚,罚金1万元,实现一般性行政处罚零的突破;完成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双公示”。创新普法方式,坚持法治宣传与气象科普宣传相结合,坚持边执法边宣传,营造良好的气象法治环境。督促、引导防雷服务行业及施放气球服务市场健康、规范发展,推进气象部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宋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