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况】 2018年,区委研究室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共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市委关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精神,围绕区委中心工作,认真履行文稿起草、调查研究、全面深化改革等职能,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2018年,由区委研究室牵头或独立承担起草包括区委六届五次和六届六次全会报告,区委历次向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情况汇报等71篇重要文稿。编发《通州调研》22期,有10篇调研文章在市级以上刊物刊发。
【开展通州区社会治理、城市管理系列调研】 1月,区委研究室成立社会治理调研组,赴福建省厦门市开展实地调研,学习调研厦门市在城市社会治理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在此基础上结合通州实际,形成《厦门市城市社会治理经验及启示》,刊载于《北京调研》2018年第5期。6月,深入基层一线对副中心社会治理问题进行专项调研,邀请区委社工委、北苑街道进行专题讲座,介绍副中心社会治理、社区志愿服务的经验做法,并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交流。结合实地调研和座谈交流成果,形成《关于城市副中心社会治理问题研究》。11月,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深入学习领会副中心控制性详规中关于社会治理和城市管理的新理念、新要求,结合最新工作进展情况,起草形成《关于落实好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推进共建共治共享》,将刊载于《北京调研》2019年第1期。
【起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到通州调研时的工作情况汇报】 2月,为扎实做好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到通州调研城市副中心建设情况时的各项工作,区委研究室对城市副中心建设重点工作开展全面调研,结合区委主要领导要求,形成《城市副中心建设有关情况汇报提纲》。此汇报总结了2017年城市副中心建设重点工作完成情况,明确提出了2018年全区在服务保障市级机关搬迁入驻、规划编制和重点工程推进、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与城市治理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为市领导调研提供了重要参考。
4月,为扎实做好市委主要领导到通州调研时的各项工作,区委研究室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开展调研,结合区委主要领导要求,形成《通州区工作情况汇报》。此汇报突出强调通州区围绕服务保障市级机关搬迁这一中心任务,把打赢“三大攻坚战”、抓好“三件大事”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全面推进各项工作。明确提出下一步在抓好规划的制定和落实、全面完成年度疏解整治促提升任务、推进老城更新改造和城市精细化管理、全面打造优美的生态环境、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各项改革任务取得实质性突破以及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城市副中心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为市领导调研提供了重要参考。
11月,为扎实做好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到通州调研时的各项工作,区委研究室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开展调研,结合区委主要领导的要求,形成《关于落实规划做好2019年工作的汇报》。此汇报明确了下一步工作总的思路是:高水平实施好副中心控规,明确阶段性目标,抓好各项重点工程、重点任务建设,每年都有标志性重大进展,拉开副中心建设框架,全面提升服务保障市级机关水平,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提出了努力提升服务保障市级机关水平、进一步增强副中心综合承载能力、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用好党的建设这一法宝等五个方面的具体任务,并对2019年全市工作提出建议,为市领导调研提供了重要参考。
【起草通州区委六届五次全会报告】 按照区委要求,区委研究室于6月中旬成立起草组,启动了区委六届五次全会报告起草工作。在起草工作中,起草组对全区经济、社会、党建、群团等各方面工作进行充分调研,搜集整理了大量资料,并多方听取意见,认真研讨分析,形成《在区委六届五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此报告全面回顾了通州区2018上半年的主要工作,强调要深入学习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好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规:全面认识、深刻把握城市副中心的战略定位;全面认识、深刻把握城市副中心建设的目标方向;把高质量贯穿到城市副中心建设全过程,努力打造“副中心质量”;不折不扣抓好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规的组织实施。明确提出下半年必须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优良的作风,狠抓工作落实,做到“四个坚持”:坚持副中心意识、标准和质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开放、接纳、创新;坚持以钉钉子精神狠抓工作落实。同时,提出五个方面的具体工作任务:全力以赴做好服务保障市级机关入驻工作、下大力气打造优美的生态宜居环境、努力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全面发力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再突破、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报告得到了区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全区干部的广泛认可。
【承担并完成市委重点课题的分课题研究】 6月,按照市委部署和区委要求,区委研究室承担了市委重点课题“把城市副中心打造成北京重要一翼”的分课题研究,主要包括两项任务:一是城市副中心与通州区关系研究,二是把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成为未来没有“城市病”的城区研究。区委研究室成立课题小组,深入学习有关理论和政策,广泛了解国内外经验做法,并向专家请教,深度交流,深入基层与实际工作的同志、与群众座谈,听取对相关问题的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形成研究报告,反复征求各方面意见,于10月形成最终成果并上报市委。
【起草通州区委六届六次全会报告】 按照区委要求,区委研究室于11月中旬成立起草组,启动了区委六届六次全会报告起草工作。在起草工作中,起草组对全区经济、社会、党建、群团等各方面工作进行了充分调研,搜集整理了大量资料,并多方听取意见,认真研讨分析,形成了《在区委六届六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此报告全面回顾了通州区2018的主要工作,对全区在发展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作了具体阐述,深入分析了通州区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要求,对2019年的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提出六个方面的工作任务:高标准实施城市副中心控规,抓好重点工程、重大任务落地,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高质量做好服务保障,确保市级机关安全有序运行;全力以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好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战,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形象;坚定不移疏解功能谋发展,努力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广大群众在城市副中心建设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全面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公共文化示范区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副中心文化软实力。报告还对深入落实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抓好宣传思想工作;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凝聚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加强党对改革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和人才队伍;夯实基层基础,打造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放松,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报告得到区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全区干部的广泛认可。
(杨璐淼)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 2018年,区委改革办按照区委部署与区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工作要求,从会议组织、督办督察、调研和培训等方面,促改革见成效,服务全区改革工作大局。
会议组织。组织召开9次六届区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会上审议通过《区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8年工作要点》、《关于调整区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与专项小组设置的方案》、《关于对区委深改领导小组工作规则等三项规则进行修订》、“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文件、《通州区关于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指导意见》《通州区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方案》等34件改革文件。组织召开7次改革办主任办公会,配合并参加专项小组会议32次,有力推进了全年改革任务顺利完成。
督办督察。研究出台《2018年度区委深改领导小组督察意见》,建立区委深改组督察工作机制,以议题计划为基础,制定《督察计划》,明确了督察任务表和路线图。开展“一月一调度,一项一督察”,7月,改革办主任带队检查,加大对重难点事项的督促落实。巩固改革办与“两办”联合督察机制,新建改革办与两办督查室、区委组织部、区纪委、区监委机关5部门联合集中督察模式,由“三督”向“三察”深化,做到督察全覆盖,对年度50项改革要点开展3轮专项督察。
调研和培训。全年开展调研活动30余次,形成调研材料10余篇,其中4篇在市级刊物刊发,包括《探索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行刑衔接工作新模式》《通州区以“镇级巡察”试点为载体探索提升农村基层治理能力新途径》《微改革 有实效——通州区住建委以微改革助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通州区推进“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三种模式》。对全区各单位开展的微改革、微创新进行梳理,精选、编辑形成《通州区2018年微改革文集》,区委书记曾赞荣为文集作序。12月初在党校组织全面深化改革专题培训班,区委副书记初军威做开班动员讲话,全区改革一线干部参加培训。
促改革见成效。各领域改革重点突破,整体成效逐步显现。城市规建管方面,完善规划工作市区两级联动机制和分级会议制度,制定实施《通州区规划委员会工作规程》,为加强统筹调度和组织实施好控规奠定了坚实基础;城市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运行,深化环卫作业改革,构建覆盖副中心全域的综合环卫服务和精细化监督管理体系,实现155平方千米环卫作业一体化;实施非编人员队伍管理机制改革,分类整合、统筹管理、调剂使用协管员队伍;与东城区、西城区在全市率先全面实施道路停车改革,实现路侧停车电子收费。党建方面,高效落实“吹哨报到”改革,探索形成“双报到、双积分”等具有副中心特色的实施路径;在全市率先成立统一管理的综合考评机构,将党建绩效、政府绩效和“吹哨报到”纳入一个考评体系;制定实施“高精尖缺”人才创新创业政策体系,推进中国北京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通州园区建设。协商民主方面,深化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工作力量配备,建立新的社会阶层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潞源街道、通运街道挂牌运行;初步实现区、街道(乡镇)、社区(村)三级“多网”信息系统深度融合;通州区成为国家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全面落实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后续重点任务,持续推进家医工作室试点建设。科技创新方面,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改革,推出全流程网上办理等一批服务业扩大开放举措;出台“高精尖”产业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方案,建立区产业发展促进工作委员会和副中心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统筹全区招商资源;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区建设,在专利质押融资贷款等方面实现重点突破。文化教育方面,深化媒体供给侧改革,组建区融媒体中心;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形成一批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深化落实14个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重点项目,设立通州区教师服务中心,制定实施教育人才引进与管理改革行动计划;实施“区管校聘”体制改革,选取7所农村中心小学试点实施师资动态调剂机制,选取16所中小学启动编外教师选聘试点。经济方面,整合优化原有17家园区管委会,重设三大功能区管委会,有序推进园区体制改革;全面推开“多证合一”改革,实行“二十四证合一”登记注册;在全市率先实现“一网通办”,率先实现企业开办2.5天内办结。生态方面,构建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行刑衔接工作新模式,破获案件数量占全市总战果数60%;实施“环保检测,交管处罚”执法模式,筛查超标移交交警车辆在全市排名第一。全面落实河长制,全区地表水环境显著改善,改善率居全市第一;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稳步推进;落实“一心、一环、两带”规划布局,加强森林城市建设。纪律检查方面,深化监察体制改革,构建纪律监督、巡察监督、派驻监督、监察监督四个全覆盖监督格局;在潞城镇试点开展镇级巡察,推动巡察工作向农村基层党组织延伸;在永乐店镇试点设立监察专职工作者,打通监察“最后一公里”。法治方面,推进副中心公安机构优化调整,全面加强行政办公区及周边安保建设;开展“雪亮工程”推广应用,形成“一域、三圈、百线、千点”通州模式;率先开展的“多元调解+速裁”工作被誉为“通州经验”,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指导案例;建立全市首家(梨园)全功能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站,探索形成了公共法律服务“通州模式”,并在全市推广。
(刘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