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关于印发《通州区进一步加快推进城乡水环境治理工作三年行动方案(2019年7月-2022年6月)》的通知(通政发〔2020〕5号)

日期:2020-04-20 08:49    来源:区政府办

分享:
字号:        

一、工作目标

到2022年底,全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3%,北京城市副中心建成区基本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区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60%以上。35%以上的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海绵城市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削减面源污染和合流制溢流污染治理,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得到有效巩固,污泥实现无害化处置。按市级要求完成农村小微水体整治任务,基本完成骨干河道及沟渠生态治理,国、市控考核断面水质达到考核要求。

二、主要任务及措施

(一)农村地区生活污水治理

2020年底,由区水务局、乡镇政府为实施主体,完成村外截污工程,保证村外无污水径流。

2020-2022年,由乡镇政府为实施主体,完成纳入市级固定资产投资政策内的134个村庄美丽乡村污水管线建设工程及其它村庄污水治理工作,确保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实现“污水不外排、不露天”。

(二)小微水体治理

乡镇政府建立了小微水体台账,共上报存在问题小微水体371处,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及农村治污工程,逐步完成小微水体治理。

(三)面源污染和溢流污染治理

坚持“点、线、面”结合,通过源头治理、末端拦截、分散调蓄、分散处理等方式,消减面源污染和溢流污染。

(四)完善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

利用3年时间,新建污水管线90公里、再生水管线10公里,改造雨污合流管线15公里。2021年底,完成河东资源循环利用工程(一期)、县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2022年底,完成马驹桥再生水厂(二期)、台湖第二再生水厂(二期)、减河北资源循环利用工程(一期)。

(五)海绵城市建设

到2022年,35%以上的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海绵城市要求,因地制宜,建设合流溢流污水及初期雨水调蓄设施,实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80%,城市面源污染控制率不低于60%。

(六)骨干河道及沟渠水环境综合治理

到2022年,完成萧太后河、通惠河等骨干河道,以及三大水网工程涉及的沟渠治理,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防洪排涝、水系连通、水生态修复、景观提升信息化管理等工程。

(七)强化水环境监管

结合河长制工作平台,进一步强化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管网运行监管,深入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规范工业企业排水管理,加强水体及岸线垃圾治理,加强水环境联合执法。

三、保障措施

(一)职责落实

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各司其责抓好责任落实,形成工作合力。

(二)绩效督查

为充分发挥各乡镇政府在水环境治理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深入落实“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将水环境治理年度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对各单位绩效考核。对于水环境治理工作推进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依规依纪进行约谈问责。

(三)社会监督

及时向社会公开各项任务进展情况,引导公众自觉维护排水设施,不向水体、雨水口排污,不私搭乱接管网。鼓励污水收集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向公众开放,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主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     承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北京市通州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120001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947号 京ICP备200152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