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十三五”时期科技发展规划

日期:2019-05-15 08:59    来源:通州区科学技术委员会

分享:
字号: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科技事业的发展,根据国家《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和《通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结合全区科技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科技发展主要成就

“十二五”时期,围绕现代化国际新城、北京城市副中心不同时期的发展目标,通州区积极构建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着力创新环境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大幅提升,全区科技工作进入了快速跃升期。

(一)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

以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和优化创新环境建设,在科技政策、创新创业服务、科技孵化、知识产权、科普工作等方面进展顺利。科技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出台了通州区“创新驱动发展1+6”政策,完善了相关配套措施,有效发挥了政策的引导作用。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有效推进,建立了首都科技条件平台通州工作站,吸纳成员单位66家、科技人才45人;新建了北京国际种业品种权交易创新基地,填补了国内“短板”;建立联东益远恒通科技企业孵化器,完善方和正圆、京东东岸等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功能,为入孵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体系逐步优化,形成了通州区12330分中心和通州开发区西区、宋庄文创集聚区、国际种业科技园工作站等“1+X”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服务模式,推动知识产权与区域经济及产业融合发展。科普投入不断加大,科普氛围更加浓厚,公民科学素养明显提升。

(二)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十二五”期间,通州区共承担市级以上科技重大项目95个,承担北京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15个,获北京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支持项目40个。累计国内专利授权7669件,年均增长24.95%,其中发明专利774件,年均增长36.6%。技术交易总额达166.17亿元,增长幅度在全市名列前茅。分别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项目7个,通州区科学技术奖励项目140个。获得中国专利奖金奖1项、优秀奖2项,以及北京市发明专利奖三等奖2项。一批科技成果取得重大突破,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截止2015年底,通州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09家,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涌现出一批如枢密院、联东U谷、甘李药业等为代表的骨干企业。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升级为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引进科研院所和重点种业企业54家,初步建立了种业“育繁推”一体化的科技创新和产业集聚示范区。通过实施市级重大科技项目“博物馆藏品监管设备研制及运营服务系统建设”、“基于多屏融合的移动资讯采集发布系统研发与示范”,强化了科技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撑作用。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成为全国最大的原创艺术家集聚地,并被授予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称号。

(四)科技助力城市与民生事业持续改善

积极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探究,立项启动通州区科学中心建设项目。大力支持医疗、卫生、安全、交通等领域开展技术创新,不断完善城市副中心的公共服务功能。以建设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为抓手,探索社会组织建设新途径,培育了一批有代表性和示范性的社会组织。支持首都蓝天行动,积极引进新能源电动出租车示范应用,支持城市污水提标排放、餐厨垃圾处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再生水回用等技术开发和示范应用,开展通州新城智慧供热平台研发,为区域生态环境改善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二、面临的形势与需求

(一)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要求通州牢固树立创新引领的发展理念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兴起,带动着全球产业变革加速,新兴技术和产业层出不穷,商业模式不断创新,发达国家和地区均把强化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战略。面对新的国际形势,我们必须顺势而为,大力增强创新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准确把握科技发展新动向,充分发挥创新驱动的引领作用,迎接世界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挑战。

(二)国家京津冀发展战略要求通州当好区域创新发展的桥头堡

通州区作为北京地区唯一与天津、河北都接壤的区县,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和重要战略支点。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整合区域间科技创新资源、优化产学研协同创新环境、推动产业转移升级是通州区当前的工作重点。特别是在交通、环保等领域亟需率先突破,在产业和技术对接方面加快探索区域内涵集约发展的新模式,加强与周边区域开展协同创新。

(三)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要求通州主动融入全市创新驱动发展格局

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是中央赋予北京的战略定位,通州区的未来发展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促进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和应用,加快集聚高端创新要素,主动融入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主战场。

(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要求通州科技全方位支撑城市现代化建设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功能定位,赋予通州疏解中心城人口和非首都功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双重任务。通州区亟需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提高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形成绿色低碳的高精尖经济结构,尽快实现“发展搞上去、人口降下来、生态好起来”的发展目标,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发挥重要作用。

三、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通州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定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大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着力完善与优化自主创新环境,构建与城市副中心建设相适应的创新生态系统;着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有效支撑城市社会转型发展、引领高精尖经济结构建设;着力提升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区域开放创新和国际化发展;为建设生态之城、智慧之城、活力之城、人文之城和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提供可靠保障。

(二)基本原则

1.服务先行

以服务意识带动服务产业发展,以服务产业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并以区域发展促进服务能力全面提高。大力提升行政服务、科技服务、人才服务以及国际交往服务等能力和水平。

2.以人为本

树立人才优先理念,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努力营造尊重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氛围,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创业热情和创造活力,把通州打造成为创新人才荟萃的人才高地。

3.协同创新

将通州的发展置于京津冀、全国乃至全球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进一步提高国内外科技创新合作与交流水平,实现自身发展新提升和区域发展新跨越,提高区域竞争力和影响力。

4.高端发展

集聚创新要素,加快培育创新经济、总部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型业态,以创新链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使通州区科技创新在更高起点上发展。

(三)发展目标

2020年,通州区将大力提升科技创新动力、活力和能力,实现科技全方位支撑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区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更加完善,科技服务城市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高精尖经济结构初步形成,区域协同与国际化水平明显提升。

1.科技创新生态系统进一步优化

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形成高层次专家、行业科技带头人、基层科技骨干三级科技人才体系。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数突破150人。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研发机构、科技孵化器等平台数量快速提升,形成较为坚实的创新创业支撑平台。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日益深入,全区科技体系实现由行政管理型向综合服务型的转变。

2.科技服务城市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

新技术、新产品在城市发展、服务民生、生态优化、城市管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科技有力支撑生态之城、智慧之城建设,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人均科普经费达到5元,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比例达到14%

3.高精尖经济结构初步形成

全区R&D经费占GDP的比重力争进入全市前列,区本级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达到1.3%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0%以上,年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5000件和3000件,年技术交易额达到10亿元。区域经济发展中,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5%,科技支撑“高精尖”产业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4.区域协同与国际化水平明显提升

国际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聚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科学家、企业家、创新创业团队和研发总部,从国外引进一批高端研发与设计人才。企业国际合作能力明显提升,诞生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和品牌。积极举办具有全球影响的国际会议,国际技术合作交流取得重大进展。

四、构建和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以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指引,按照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要求,构建较为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全面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环境保障。

(一)完善科技管理体制机制

设置一批科技计划专项。设置城市建设与管理专项、生态环境建设专项、公共服务发展专项、科技促进产业发展专项等科技计划专项,聚焦相关领域的科技发展需求,重点支持重大公益性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应用,支持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标准创制和成果转化,解决制约民生改善与经济社会进步的技术瓶颈问题。

探索建立科技创新专项基金。设立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科技创新专项基金,重点支持科技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社会建设、科技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科技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等六个重点方向。

深化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改革。推进科技计划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逐步建立依托专业机构管理科研项目的机制,政府部门主要负责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布局、评估和监管。深入推进落实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举措,为科技创新活动做好配套服务。加强对计划实施和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完善科研信用体系和责任倒查机制。充分发挥第三方监督与评估作用,适时对重点领域和重点任务开展专题评估,定期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跟踪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对相关政策及时调整完善,实现创新决策监督执行分离。转变科技投入方式,实行以前期资助和后补助相结合的财政资金引导方式。建立科技项目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项目全过程跟踪和痕迹化管理。

(二)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大中型企业建立高水平研发机构、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积极扶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建立高层次、常态化的政企对话机制。加大企业在研究制定技术创新规划、计划、政策和标准的参与力度。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对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和支持高校、科研机构科技成果的公开进场交易,统一披露交易信息。鼓励构建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合作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

搭建与高端智力资源创新交流平台。搭建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和组织的合作交流平台,积极引导创新资源融入区内创新网络,为文化创意、高端商务、健康服务等产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撑。与高校、院所联合组织国际会议论坛、搭建国际科技交流平台、举办大型国际活动。聘请国外知名专家学者,为政府决策、企业发展、技术研发等提供咨询。支持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平台建设,吸引高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和高层次人才的进入。

(三)优化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提升公共平台服务能力与水平。鼓励企业积极利用首都科技条件平台通州工作站等公共条件平台,开展联合研发、委托研发、中试测验、技术转移等服务。引导社会力量搭建创业服务、技术转移、中试熟化等各类创新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优质服务。支持有条件的领军企业将内部资源平台化,创建特色服务平台,面向企业内部和外部创业者,提供资金、技术和服务支撑。支持服务机构为初创企业提供法律、知识产权、财务、咨询、检验检测认证和技术转移等服务。

加强新型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建设。全力打造一批精品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加强对创新创业的引导和培育。依托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梨园城镇化进程先行区等,构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创新型孵化机构,推动形成围绕相关产业链条形成专业化的创新载体;推动“四众等新型创新模式在创新载体以及被孵企业中的探索与运用,建立完善容错机制、容错政策。加快发展高端创业孵化平台,构建集创业孵化、资本对接、营销服务等为一体的众创空间,为创新者提供集约化、专业化、社区化的创新创业环境。鼓励众创空间投资主体和运营模式高度的市场化行为;探索创新管理模式,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将众创空间作为政府职能的延伸,筛选和推荐优秀企业。

构建完备的创新创业融资环境。引导银行、担保等机构加强对创业企业的信贷支持。大力支持各类创业投资机构设立天使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面向企业创业投资。探索构建包括科技信贷、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科技保险、融资租赁、多层次资本市场在内的创业金融服务体系。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引导和鼓励创业企业在股权众筹平台、区域股权交易市场进行展示挂牌和融资。不断聚集金融服务资源,完善技术和资本高效对接机制。

(四)建设国际一流人才中心

大力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建立城市副中心国际专家智库,分专业、分领域集聚全球智力资源,为城市副中心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围绕重点领域、重大项目,采取直接引进或“柔性”开发等方式,加快引进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探索开展跨区域人才资质互认。制定出台扶持高层次人才的相关政策,根据对创新团队项目的创新水平和经济效益评估,给予不同层次的项目资金扶持。加强与天津武清、河北廊坊科技创新人才合作交流,推进“通武廊”科技创新人才一体化发展。

培育扶持区内科技创新人才。贯彻落实《通州区科学技术奖励办法》、《通州区扶持科技创新人才实施办法》和《通州区专利资助及奖励暂行办法》等,做好市、区科学技术奖励项目申报评选,区科技创新人才资助奖励和专利资助及奖励工作。帮助符合条件的创新人才和团队建设申报国家和市级研发平台,积极争取上级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支持。选拔推荐优秀科技人才参加国家、市各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评比。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科技项目对科技人才成长持续支持机制。重点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人才创业初期企业,鼓励企业积极探索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增强对关键岗位、核心骨干科技人员的激励。开展产学研用联合培养人才试点,支持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人才。通过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开展合作教育、共同实施重大项目等方式发现和培育人才,支持高校和企业共建各类实习实训基地,利用产业园区、科技型企业等空间载体,集中开展寒暑期实习实训课程,不定期举办科技体验营等活动。

提高人才科技投入。加强政策集成,推动引进博士或专业技能突出的硕士以上毕业生,进入科技型企业、科研院所和各类研发平台工作,提供项目启动资金。在科研项目安排、科研条件布局等方面,对后备科技人才予以积极支持,各级科技创新平台要优先满足人才需要。对开发具有国际国内一流水平的成果或科研项目的创新创业团队,视其贡献和影响给予相应经费资助和奖励。主动指导各产业园区结合实际情况与顾问团专家开展对接活动,形成深度高效合作,促进园区建设在高水平上运行。

(五)高水平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区

激励企业知识产权创造。完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强化企业知识产权创造主体地位,培育试点示范企业,推进企业知识产权规范化管理,提高企业的知识产权产出数量和质量,增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创造活力。鼓励企业建立知识产权联络员,加强面向企业的以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为基础的专利信息服务,支持企业开展高水平知识产权创造活动。

完善知识产权产业化体系。鼓励企业、科研院所开展知识产权商用化运营,发挥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的导向作用,促进专利技术产业化。建立健全创业知识产权辅导制度,提供知识产权实务技能公益培训,积极打造专利创业孵化链,鼓励和支持凭借知识产权开展创业活动。深化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试点,调动运用知识产权的积极性。鼓励金融机构运用“互联网+”思维,为创新创业者提供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专利保险等新型金融产品和服务。完善知识产权估值、质押、流转体系,引导银行与投资机构开展投贷联动,积极探索专利许可收益权质押融资等新模式。支持重点领域知识产权联盟建设,推动知识产权协同运用。

强化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建立健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加强产业联盟及行业协会的知识产权工作;支持知识产权社会组织的发展,大力培育知识产权服务业;深化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管理职能整合,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创新与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健全举报投诉机制、纠纷调解机制、保护监督机制等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加强知识产权预警研究与体系建设,建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涉外应对机制,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申请、保护、纠纷应对等专业援助服务。

(六)积极推进科学技术普及

加强科普基地能力建设。推动建设一批包括通州科学中心在内的集展览、展教、培训、推广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科普场馆和户外科普场所;支持高校、院所、企业等利用现有设施和资源建设一批专业性科普场馆。进一步丰富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艺术馆等各类场馆的科普元素,完善科普教育功能,形成以综合性科技馆为核心,以专题科普场馆(展厅)为辅助,以科普基地为基础的多元化、层次化的科普设施网络体系。完善基层科普设施,推进科普体验厅建设,实现乡镇街道科普示范村(点)全覆盖,逐步实施村、社区科普设施、科普画廊全覆盖计划。强化科普管理者联动体系建设,实现乡镇(街道)和村(社区)至少有一名兼职科普工作者,加强科普管理者和科普志愿者培训。

加快科普信息化建设。支持社会力量运用数字技术、全息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手段,充分利用国内外科普资源,创新科普内容表达和传播形式,提高科普内容的趣味性和体验性。鼓励传统媒体与科普教育基地、科普惠民服务站等科普场馆设施和移动服务运营商合作,加强线上线下科普信息资源的转化应用、互动体验和融合传播。支持推广数字科技馆建设,推动科技馆展品展项信息化,实现科技馆的在线虚拟漫游和互动体验。建设“科普资源共享平台”,开拓科普电影、科普讲座、科普动漫、科普图书和科普文艺作品等共建共享功能。

培育特色科普品牌。鼓励、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研发创作具有原创性、系列化、品牌影响力的科普展品、音像作品、文艺作品和科普图书,提高科普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鼓励相关单位结合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科普日等国家级科普活动,组织开展符合通州区实际、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主题科普活动;组织“通州科普体验季”,开展科普文艺大舞台、科普之旅、科普巡展等活动,大力宣传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进程中所面临的创新创业、民生安全、节能环保、防灾减灾、应急避险等领域的科学知识,创新科普活动内容和形式,培育和创立有影响力的区域和行业科普特色品牌。

积极推进个性化科普服务。加强科学探索实验室建设及推广应用,通过学生科技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普专家进校园等方式,强化培养青少年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围绕安全健康、节能环保、防灾减灾等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相关内容,提升社区居民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生活质量、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通过深入推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科技下乡”、“科普电影下乡”等,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通过组织科普讲座、科普培训等相关活动,引导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结合通州区现状深入领会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公共安全、健康生活等观念,自觉促进科学技术普及与创新文化建设紧密结合。面向企业开展创新文化、创新方法、知识产权等生产、经营、管理知识的传播与普及,提高一线职工科技素质,带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以适应通州区低碳绿色的发展需求。

五、支撑城市与社会转型发展

按照全区“一城、一河、两组团”的整体布局,为建成低碳绿色、智能高效的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提供科技支撑。

(一)支撑城市精细化管理

促进政务管理效率提升。推动云计算、大数据和信息安全技术在政务平台、企业服务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中的推广应用,支持全区政务数据统筹中心建设,尽快实现信息实时发布和交互、部门间信息共建共享和业务协同等功能,提高全区政务管理效率,服务全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决策。

支持管网智能改造。加强对水、电、气、热、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运行信息的实时监测、动态分析、预测预警和风险研判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加快地下管线及其生存环境的探测检测、远程监控及物联网新技术感知设备在全区智能管网工程中的示范应用。

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大力支持GIS地理信息技术、物联网、二维码、移动互联网、卫星技术在城市管理网格化、精细化过程中的应用,提高消防减灾安全管理水平和响应速度,保障城市管理网、社会服务管理网和社会治安网的协调互动,实现公共服务与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和网格化全覆盖。支持本地区标准化体系的制定,发挥标准化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土地功能、产业结构等方面的支撑作用,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推进智慧交通管理体系建设。支持智能出行信息服务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动电子站牌建设,推广多媒体终端无线网络热点、卫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动态导航仪应用,加强公共交通与城市道路系统的信息共享和整合,促进各种出行方式的信息衔接。支持智能交通监控体系建设,增强道路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发布能力,服务交通智能调控、应急指挥和规划决策。支持智能停车管理系统、自动识别车牌系统等相关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应用,加强各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共享。

支撑社区管理服务模式创新。大力引进前沿信息技术,鼓励社区开发和应用集安防监控、健康管理、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社区管理系统,促进新型社区管理及服务模式的建立,提高社区医疗服务、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基本养老等服务的便捷性。结合智慧社区建设,优先在通州新城推广智能终端,支持生活服务类移动应用开发,推送生活性服务业信息,提供查询、预约、支付等服务,缩小居民生活半径,建设数字化生活环境。

(二)促进生态环境绿色发展

深入落实首都蓝天行动。鼓励科研机构及企业开展针对主要污染物的环保治理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鼓励企业开展生态技术成果应用示范工程。支持开展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研究,推进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大力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在公交、环卫、邮政、物流、租赁、出租等公共服务领域的示范应用,开展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将通州建设成为全国电动汽车示范推广引领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样板区、全市低碳排放先行区。

强化水环境改善与提升。支持开展污水处理与再生水利用相关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污水处理工艺和污泥处置技术,扩大再生水利用规模。开展农业节水设施、设备的研发和示范推广。鼓励开展水环境保护、防治水体富营养化和地下水污染等关键技术研究和利用。

推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支持森林湿地建设,开展生态修复技术推广应用、污染防控与有机质提升等相关工作,提升森林、绿地和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大力推动数字化森林安全体系建设,支持网络化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推广应用,努力在城乡公园体系设施管理、日常运营等方面添加“科技元素”,实现城乡公园的智能化。

提升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水平。开展生活垃圾预处理、垃圾填埋场可持续填埋、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建筑垃圾综合处置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和示范应用。推动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园林废弃物等的资源化利用和产业化。

(三)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支持医疗卫生的技术研发与应用。加强与市科技工作的衔接协调,培育生命科学前沿技术,扶持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建设。支持研究推广心脑血管疾病等与居民健康密切相关的十类重大疾病防控防治适宜技术和产品。支持搭建医疗公共服务平台,构建临床研究公共平台及临床研究示范网络。促进开展健康教育与普及,打造全民健康传播体系。

支持科技教育融合发展。运用现代技术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强化校园云系统、电子教室和电子书包等数字教学方案建设。推动科技创新教育实验室建设,探索地震科普示范校、气象科普展厅,搭建主动探究平台,构建更为完备的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教育体系。

支持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推动特色文体设施智能化建设,促进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设备升级与技术应用。推动文化体育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共享和利用,推广应用已有的先进科技成果,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和体育竞技水平。

支持食品“安全链”构建。积极融入京津冀食品安全协同防控体系,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履历、源头追溯和检测技术的应用,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快速检测装备、仪器,提高食品生产企业产品质量自检能力,形成对食品安全生产经营各环节科学、高效监督管理,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六、引领高精尖经济结构建设

集聚整合创新创业资源,构建形成高精尖经济结构。着重建设和发展研发型总部经济、科技服务业、文化产业、科技农业,以科技支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一)打造研发型总部经济中心

聚集研发型总部企业。依托台马组团,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创业自由港。建立健全研发型总部企业引进、支持和创新服务体系。吸引和承接国内外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电子商务等产业的技术密集型企业总部、技术服务型企业总部及区域性总部入驻。

提升配套服务水平。搭建一站式信息化服务平台,提供科技政策、科研项目、产业发展、国际合作等即时信息,扶持总部企业开展重大项目研发。制定专门性政策,支持总部企业牵头开展产学研合作。通过“互联网+”行动,提升政府服务质量,促进总部企业提升运行效率。

(二)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

构建完善的科技服务产业体系。集聚一批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等研发机构,引进一批检测中心、认证中心等服务机构。培育一批知名科技服务机构和骨干企业,鼓励企业牵头成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鼓励个人和社会投资兴办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等各类创新型孵化器,完善孵化服务网络,重点发展以孵化投资为核心的创业孵化模式和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孵化方式。

鼓励发展综合专业技术服务业。以开发区西区、东区、金桥科技产业基地等为载体,依托生物医药龙头企业,鼓励开展集生物医药分析检测、研发技术、成果转化、信息、投融资等服务为一体的专业科技服务。以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开发区东区等为载体,依托创新能力强、集成服务水平高的研发服务外包企业,提供研发、设计、系统解决方案等专门科技服务,促进工程技术服务业关键技术攻关、成套设备研发和标准规范制定。积极拓展其他领域的专业技术服务。

推动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以全市“六高四新”功能区建设为契机,重点推进通州高端商务区科技服务产业综合基地建设。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作用,促进技术交易、检验检测、知识产权、转移转化等各类科技服务产业发展,逐步形成差异化、特色化、专业化的科技服务集群。

(三)融合发展文化产业

推动“设计之都”示范园区建设。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速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平面设计、动漫设计、服装设计等高端设计企业和相关研发机构在通州区域的集聚;重点研究网上设计优化、设计云服务等相关支撑技术,积极开展科技支撑设计产业发展的应用示范项目;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设计应用研究,促进设计产业高端化发展。

引导文化休闲旅游创新发展。围绕运河文明,以科技手段支持张家湾古镇、漷县古镇、西集休闲生态小镇等地区开展特色滨水民俗风情廊道建设。结合台湖演艺中心项目,运用数字娱乐技术,打造高科技文艺表演,创新文化旅游内容。通过科技创新活动,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催生智慧式、体验式等新型文化休闲旅游业态。

促进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围绕文化旅游区和宋庄文化产业集聚区,发挥北京环球主题公园及度假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科技企业与文化创意企业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同开发文化科技融合创意项目。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围绕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创意创作、设计制作、展示传播、消费体验等环节,开展关键技术示范应用与科技成果推广,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全链条创新,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四)着力发展科技农业

加快“种业硅谷”建设。以国际种业科技园为依托,以建设“四化同步”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契机,走高端农业发展之路。利用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科技资源发展优势,以生物育种技术为支撑,优化种业产业资源配置,搭建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高通量分子育种服务平台,建设种业研发中心、种苗健康检测中心、种质资源库及产权交易中心等,建设“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产业链条,提高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效率。

打造科技农业示范园区。以现有规模化农业园区为基础,加强农业智能生产设备研发,强化成果示范应用,积极推进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等与农业产业相结合,带动促进生态农业、休闲农业、数字农业等发展,形成高标准科技农业示范园区。

(五)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引领优势产业发展。立足通州资源特点,利用科学技术重点推进医疗康体服务、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发展。搭建医学、康复技术等研究孵化平台,推动建立中外合作医疗技术研发中心;针对生物医药产业,加强面向重大疾病的生物技术和药物新产品研发及医疗器械研发与设计;针对节能环保产业,提升环保技术开发与孵化,加速节能环保技术转化应用。根据产业发展需求,支持产业创新中心、新技术推广应用中心、产业中试基地、示范区建设,牵头推动产业联盟、协会建立,鼓励搭建产业共性技术平台、服务平台,为优势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培育“互联网+”新兴业态。运用“互联网+”思维,发展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高端服务业,面向重点产业开展新型专业服务和相关科技支撑服务,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众包、众筹、众创等服务模式的孵化落地。大力发展分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型商业模式,培育线上线下(O2O)融合的消费新模式,支持零售、家政、健康服务等生活服务产业发展。加快互联网技术应用向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释放各类市场要素创新动能,推动新兴业态出现与发展。

七、推动区域开放创新和国际化发展

坚持开放创新,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充分对接中央和首都科技创新资源,实现共享共用,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与国际化发展。

(一)对接首都高端创新资源

搭建资源对接平台。创新部门协同、政策引导、联合资助等方式,完善资源对接机制,充分利用好北京市及在京中央级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等优势资源,实现首都创新资源和区内企业创新需求有效对接,促进科技人才、资金、成果等要素更好服务通州区发展。

承接重大项目。鼓励和支持企业积极承接国家、北京市重大项目,支持企业承接与服务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市区联动,积极争取一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通州,提升区域科技基础设施水平。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科技服务业扩大开放新格局,先行先试,积极争取项目落地,共同提升京津冀区域整体开放和发展水平。

推动科技成果落地。建立科技创新成果跟踪、发现、评估机制,及时开展产业化可行性研究和知识产权风险分析,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和服务力度,大力促进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广阔的国家级和市级重大成果转化落地,助推通州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二)支撑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

成立京津冀生态协同创新中心。借鉴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模式,成立京津冀生态协同创新中心,盘活区内高校、院所、产业园区和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存量空间,吸纳国内外优质创新资源,面向京津冀生态治理重大问题,在河道治理、大气治理、城市绿化等方面开展合作研究和成果转化,加快通州区生态环境改善,支撑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动建设,为城市副中心建设提供坚强后盾。

建立京津冀协同创新中试基地和孵化器。立足三地的产业技术需求,在大气治理、水处理、节能减排、新能源、智能电网等多个重点领域共同建立中试基地和孵化器,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进行工程化、孵化和转化,提升通州区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带动通州区绿色发展和经济结构向高精尖快速转型。

打造京津冀技术转移集散地。对接国家技术转移平台,打破区域壁垒,推动人才、成果、市场需求等各方面信息共享共用,推动三地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营改增”政策,激发市场活力,提高技术交易活跃程度。

(三)提高国际化水平

推动国际学术交流。围绕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邀请国际知名大学、科研机构以及相关组织和个人定期开展大型学术交流活动。支持大学、研究院所在通州举办高水平、影响大的国际会议。吸引国际非政府组织及科研机构等开展合作研究。支持在通州的科学家和科研机构参与国际学术组织。积极承办大型国际科技组织会议和国际科技合作交流活动。

集聚国际企业和组织。支持世界500强企业在通州设立总部分支机构和研发机构。支持国外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机构集聚发展,引导国外资金投向区域内创新型企业。支持国外科技创新组织设立分支机构,参与通州区科技创新发展。

开展国际技术转移。通过项目合作、共建联盟、搭建平台等多种途径,促成国际技术转移和产业化项目在通州落地转化。建设亚欧创新中心、中意技术转移中心、中韩企业合作创新中心等国际技术转移中心通州分中心,努力构建专业化、集成化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国际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创新要素的协同与聚合,带动技术转移服务业发展。

支持企业“走出去”。加强海外知识产权布局,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企业开展研发和成果转化,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海外并购,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鼓励并支持有条件的孵化机构在海外建设分支机构,提升孵化机构吸纳全球高端创业项目和团队的能力。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发挥通州区科技领导小组作用,建立健全跨部门科技创新推进工作机制,定期召开各部门共同参加的联席会议,围绕通州区科技发展重大事项进行沟通磋商,协调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各项工作。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工作部署,制定配套措施,明确工作责任。全区上下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推进全区科技体制改革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完善考核评价

做好任务分解,逐年逐项细化分解规划目标和重点任务,明确责任分工,抓好督查落实,确保规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将规划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定期分析和评价政策措施的执行效果,确保创新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推进。

(三)强化投入保障

根据不同组织类型、研发领域和项目的特点,健全稳定支持和竞争支持相协调的科研投入体系。加强各级财政资金统筹衔接。通过政府股权投资、引导基金、贷款贴息、后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支持方式,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创新,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

(四)做好舆论宣传

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和多种活动平台,面向创新主体和公众加强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重大科技成果、典型创新人物和优秀科技企业的宣传,加大对创新创业者的表彰奖励力度,进一步弘扬具有时代特征、通州特色的创新文化,积极营造尊重创造、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浓厚创新氛围。



主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     承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通州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120001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947号 京ICP备200152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