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培育和激发北京城市副中心市场主体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

分享:
字号:        
(京通市监发〔2022〕24号)

北京市通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培育和激发北京城市副中心市场主体活力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以及《北京市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更好地发挥市场监管部门职能,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以北京市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和优化营商环境5.0版为重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着力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主题,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总抓手,以数字化引领、协同化推进、场景化应用为突破,以深化行政审批、维护公平竞争、构建五大安全、探索新型监管、保护知识产权为重点,大力推动市场监管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向纵深推进,持续打造城市副中心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不断提升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任务

(一)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提升市场主体准入退出便利度

1.不断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在自贸试验区试点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登记机关对企业申请材料采取形式审查,对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申请即予以确认并当场登记。推进企业住所标准化登记,推进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登记便利化改革试点。

优化个体工商户开办服务。将个体工商户开办服务事项纳入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在“e窗通”平台为个体工商户提供申请营业执照和免费公章、领用发票、员工参保、银行开户预约等全流程服务,实现线上线下“一站式”办理。

优化港澳投资者办理商事登记流程。简化公证文书材料,允许投资者持仅保留公司注册证明书、公司商业登记证、授权代表人签字字样和公司印章样式的董事会或股东会决议的简化版公证文书,办理非自然人投资的市场主体注册登记。

增加“e窗通”平台智能辅助审核功能,在企业名称自主申报、住所(经营场所)智能匹配、经营范围点选等办理环节,提供场景式服务,引导企业准确填报。

2.持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会同相关部门,全面落实国家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改革要求,实现“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开展“证照分离”改革核查行动,确保改革事项落地落实。统一区级“证照分离”改革标准,分类制定区级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改革清单,明确适用范围、审批层级和审批部门,统一改革事项办理标准。

3.推动探索新型市场准入机制。会同相关部门,选取符合条件的领域探索“一证多址”,推行“证照联办”,试点开展“证照联办”和“一业一证”叠加合并改革,实现准入又准营。

4.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方式。探索建立市场主体除名制度,探索建立歇业备案制度,扩大简易注销适用范围,进一步畅通市场主体退出渠道。

5.推进审批制度改革。探索在自贸试验区等区域开展网络餐饮服务等数字经济领域审批服务事项告知承诺制。开展对食品自动制售设备等新业态发放食品经营许可改革试点。

(二)提升监管执法效能,维护市场秩序和企业群众权益

6.持续完善本区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本区事中事后监管联席会议机制,推动本区事中事后监管方式改革,切实提高监管效能。强化对取消和下放行政许可事项的事中事后监管情况的研究,分析查找存在的风险隐患和监管漏洞,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措施。

统筹一体化综合监管试点,推动在餐饮、物流、医疗、旅游、养老、物业管理、建筑工程、教育培训、互联网平台等行业领域探索实施“6+4”场景化综合监管。

7.优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进一步提高“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事项覆盖率,除特殊行业、重点领域外,原则上所有行政检查事项全部纳入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管理。持续推进常态化跨部门联合抽查,优化本区“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清单,扩大联合抽查范围,提高联合抽查比例。优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探索识别相似抽查计划,合并相同监管对象,促进跨部门联合检查。

8.推动“风险+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定出台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的有关意见,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等结合。针对不同级别监管对象,合理确定检查比例和频次,实施差异化精准监管,对于风险低、信用好的市场主体,降低检查比例和频次;对于风险高、信用差的市场主体,提高检查比例和频次,并依法依规实行惩戒。

9.保持重点领域监管高压态势。对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等特殊重点领域,落实全覆盖重点监管。在食品安全领域实施清单管理制度,确定重点监管事项、重点监管对象、规范重点监管程序,依法依规实行严格监管。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安全突出问题,统筹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对情节严重的违法行为依法从重从严处罚,加强行刑衔接和联合惩戒。

加强本区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分析,组织开展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开展涉天然气特种设备、电梯等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持证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的监督抽查力度,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并向社会公示;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领域积极应用信用监管方式,强化重点监管领域信息归集、公示,推进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提升监管效能。

加大强制性产品认证监管力度,对指定认证机构开展全覆盖检查,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加大互联网广告监测力度。加强互联网广告执法检查,进一步加大对违法互联网广告的惩治力度。

10.加强综合执法能力建设。健全监管执法协作机制。在市场监管领域加强监管执法协作,明确与行业主管部门执法检查职责边界,完善业务协作、信息共享、联合调查、案件线索移送、案情通报、执法监督等机制,形成监管执法合力。

11.全力做好本区涉企收费监督检查工作。把涉企收费治理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减轻企业负担的重要着力点,加强工作统筹谋划和系统力量调度,分阶段、分重点、分领域开展好涉企收费监督检查工作。

12.提升知识产权执法效能。建立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案件繁简分流制度,探索推出知识产权行政处罚案件事先告知书电子送达,大幅提高知识产权案件执法效能。联合开展打击侵犯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知识产权行为专项执法行动。

13.推动建立标准化领先优势。鼓励行业协会商会制定发布产品和服务标准,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

(三)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构建统一开放、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

14.完善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探索创新独立公平竞争审查模式,实现公平竞争集中审查、专业审查。探索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制定公平竞争审查考核评价标准。推动建立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制度,对社会公共利益影响重大、部门意见存在较大分歧、拟适用例外规定等政策措施,借助第三方专业力量集中论证,确保审查质量和效果。

15.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全覆盖。按照“谁制定、谁审查”原则,将市、区两级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市场准入、产业发展、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政策措施全部纳入公平竞争审查范围,做到应审尽审。建立健全存量政策清理长效机制,对政策措施实际运行中产生的排除、限制竞争问题,定期开展评估清理。破除企业跨区域迁移障碍。会同相关部门清理对企业跨区域经营、迁移设置的不合理条件。

16.建立健全跨区域反不正当竞争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制定反不正当竞争联合执法实施方案,通过推进执法信息共享、统一执法标准,开展跨区域执法协助、案件异地受理,针对新型、疑难、典型案件,畅通会商渠道,促进形成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17.加大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力度。严格落实国家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其配套政策,加大对仿冒混淆、虚假宣传、商业诋毁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管执法力度。重点围绕医药、公用事业、建材、生活消费品、教育培训等领域,加大价格和反不正当竞争监督执法力度。

(四)优化涉企服务,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

18.推进市场监管部门政务服务便利化。将企业开办、企业破产(强制清算)信息查询和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查询、企业注销等企业“一件事”纳入首批集成服务事项。广泛推广电子营业执照和签章,将电子营业执照作为企业开办中登记注册、公章刻制、涉税服务、社保登记等相关业务的合法有效身份证明,鼓励认证机构在认证证书等领域推广使用电子签章。在商事登记领域推进“全城通办”。简化检验检测机构人员信息变更办理程序。取消企业内部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的考核发证及强制检定。

19.健全外商投资促进和服务体系。加强政府部门信息共享,实现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的外籍人员可在线办理企业注册登记、不动产转移登记等业务。

20.推行企业年度报告“多报合一”改革。会同相关部门依法依规共享企业年度报告有关信息,企业只需填报一次年度报告,无需再向多个部门重复报送相关信息,实现涉及市场监管、社保、税务、海关等事项年度报告的“多报合一”。

三、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商环境5.0改革作为市、区政府“一把手”工程,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意识,加强与牵头部门协同配合,着力解决好跨层级、跨部门协同改革问题,一体化推进相关领域改革。

(二)强化法治保障。要坚持重大改革于法有据,依照法定程序推动改革。对通州自贸试验区范围内试点证明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及时推动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的立改废释,固化改革成果。

(三)完善队伍建设。完善本单位优化营商环境专班工作机制,各部门主要负责亲自抓,并指定专人负责协调推进,保持工作连续性和队伍稳定性,不断取得更大成绩。

(四)加强宣传培训。坚持政策宣传、完善和培训相结合,积极营造重商、亲商良好氛围,为企业群众享受政策红利创造便利,切实提高全社会对营商环境改革的认知度。全面梳理整合相关领域改革政策,形成综合性强且通俗易懂的政策文件并广泛宣传;注重收集已出台政策的社会反映情况,结合12345热线、各类网站和APP应用反馈信息及时予以完善;切实加强一线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考核,通过定期开展线上线下业务测评等方式,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五)狠抓政策落地。扎实开展打通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最后一公里”专项行动,建立政策评估制度、督查制度,牵头部门对已出台政策组织开展全面评估,检验改革实际成效,固化已有改革成果。


相关解读

主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     承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北京市通州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120001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947号 京ICP备200152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