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街道办事处,各乡、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区属机构:
经区政府同意,现将《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商务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1月14日
(此件公开发布)
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商务服务
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依据《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落实《北京城市副中心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进一步提升商务服务产业发展能级,更好服务“3+1”功能定位,助推北京城市副中心商务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通州实际,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城市副中心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重大决策部署,着眼国际国内双循环,充分发挥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区”政策叠加优势,坚持国际导向、首都站位和城市副中心特色相结合,坚持“五子”联动融合发展,以“两区三镇多点”产业布局为抓手,加强供给侧提质升级,强化科技创新赋能,发展高端商务和商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文旅商融合,激发新消费活力,把城市副中心打造成国际商务服务北京新中心、国家文旅商融合发展示范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新增长极,助推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立长远,提品质。着眼“国际商务服务北京新中心、国家文旅商融合发展示范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新增长极”的发展定位,以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为导向,大力发展高端商务服务产业,着力推进文旅商融合,发展新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实现一年一个节点,每年都有新变化,提升商务服务产业品质。
(二)坚持补短板,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针对高端商务服务产业发展有限、楼宇经济精细化不足、服务业高水平开放有待提升、中高端零售业和部分商业配套不完善等问题,补短板、动态调整和优化产业发展结构,精准发力、综合施策,夯实发展基础,推动商务服务产业生态、场景不断突破创新。
(三)坚持强功能,优配套。重点产业功能区分类施策,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完善商业配套和商务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生活服务功能,多途径开发建设家园中心、商务中心和文体中心,满足居民生活便利性、个性化和公共服务宜居性、多样化的需求。
(四)坚持促创新,释活力。以技术创新驱动商务服务产业数字化、生态化发展。依托“两区”政策叠加优势,推动政策措施和试点示范项目先行先试,打造高水平服务业开放平台,深度参与国际分工,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强化科技赋能、创新商业模式,以优质供给促进新型消费蓬勃发展。
三、发展目标
发挥城市副中心政策叠加和资源引流的优势,聚焦现代商务服务产业体系的构建,到2024年“两区”建设形成新优势、做出新示范,服务业高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显著提升;总部经济、财富管理、绿色金融等高端商务服务产业集聚效应形成;文化旅游商业融合发展进程加快,商务服务产业焕发新活力;基本建成国际商务服务北京新中心、国家文旅商融合发展示范区,形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新增长极。
商务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主要指标:
(一)产业发展能级显著提升。抢抓高质量发展机遇,促进产业项目深度融合,开启项目引进加速度,到2024年,承接和新设立总部机构数量超过30家,商务服务产业对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大幅攀升。
(二)区域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两区”政策红利加快释放,在区域流通、外资外贸、对外开放等领域推出示范性举措,2024年,力争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达到150家,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速5%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200亿元。
(三)龙头企业集聚显著提升。吸引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商务服务企业、国际消费品牌入驻,经营性人力资源机构力争达到300家,引进首店、创新店、旗舰店超过50家,打造夜间经济示范街区和重点街区,扶持和培育一批商务服务产业领军企业。
(四)消费活力显著提升。运用多元化方式,释放消费潜力,丰富消费供给,营造消费氛围,加速商务服务融合发展,到2024年,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580亿元。
四、空间布局
按照功能聚焦、区域聚合、三镇聚力、多点共振的思路,发挥运河商务区、文化旅游区的核心引擎功能,打造张家湾设计小镇、台湖演艺小镇和宋庄艺术小镇三大特色小镇,建设若干城乡融合发展节点,形成“两区三镇多点”商务服务产业空间布局。
(一)两区:运河商务区、文化旅游区
运河商务区用好“两区”建设的政策引导、试点先导和资源利导优势,以财富管理、绿色金融、专业服务、总部经济、高端零售业为重点,加快高品质商业综合体建设,引入国际顶级品牌和时尚业态,整合专业服务高端资源,集聚产业核心要素,改善产业生态环境,优化营商环境,形成国际化中心城市动力引擎,打造京津冀高端商务发展高地。
文化旅游区围绕国家文旅商融合发展示范区、新型文体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双示范区”建设,推动聚合创新功能,展现内外资源聚集、多元文化融合、文旅商聚合的创新价值。高标准运营环球主题公园,积极承接外溢效应,发展主题旅游、IP设计、演艺娱乐等相关产业。协同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联动运营,加强特色小镇与环球主题公园对接,强化功能配套,完善消费设施布局,延展产业链条,逐步构建集创意设计、原创艺术、演艺娱乐、休闲度假、购物消费等功能为一体的价值创新产业链条,促进文旅商融合发展,打造城市副中心文化魅力的新名片。
(二)三镇:张家湾设计小镇、台湖演艺小镇、宋庄艺术小镇
张家湾设计小镇以“设计、智慧、活力”为发展方向,聚焦设计服务产业,打造面向未来的设计3.0产业新体系,秉持“设计共生、消费共融”的协同思想,科技赋能商业消费,促进商产科融合发展,带动城市副中心迈向全球科技新品首发地。建好北京国际设计周、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北京时装周三大品牌活动永久会址,构建产学研一体的设计生态圈,形成城市副中心消费新亮点。
台湖演艺小镇按照“特而精、小而美、活而新”的原则,聚焦“演艺+科技”,打造文化娱乐体验消费新场景,将“数字、文娱、消费”等场景有机结合,以国家大剧院舞美基地为龙头,培育和引进剧本创作、视频制作、特效制作、演艺经纪等相关产业,发展以演艺、文创及配套服务为主的特而精演艺产业,与环球主题公园联动发展,构建高品质演艺消费新生态。
宋庄艺术小镇遵循“艺术+”的原则,聚焦内容、风格原创特性,培育各门类持续升级、迭代更新和创新发展,打通文化艺术品全产业链条,打造原创艺术、文艺设计、时装设计、博物馆、美术馆等IP集聚的艺术产业生态体系。吸引艺术品鉴定、保险、评估、展示、经纪、金融、咨询等配套服务公共平台,促进艺术产业和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构建集艺术交流媒介、艺术专业服务、艺术创意加工、艺术教育等于一体的商业化体系,打造国家原创艺术集聚区。
(三)多点并进,城乡共振
发挥城乡融合的功能节点作用,形成多点并进。围绕于家务科技农业小城镇、潞城生态智慧小城镇、漷县文化健康小城镇、西集生态休闲小城镇、马驹桥科技服务小城镇、永乐店新市镇等城乡融合发展功能节点,以乡镇中心区为重点,完善人才公寓、购物中心、公园绿地等生产生活服务设施配套,建设邻里商业中心和宜居便利的社区服务圈,健全住宿、餐饮、交通等要素体系,促进多业态融合发展。
五、重点任务
(一)实施产业能级跃升工程,形成总部经济新集聚
1.围绕重点产业,着力对接引进总部型企业。围绕数字经济、现代金融、商务服务、文化旅游、先进制造、现代种业六大产业,梳理国内外产业链龙头企业,积极走访对接,着力引进管理、营销、财务、研发等功能性总部。积极引入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亚太区总部、全球总部;加快引入各类区域总部企业和全国总部企业,以行业总部带动产业链集聚发展。(责任单位: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区金融办、区商务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农业农村局、运河商务区管委会、副中心文旅区管理局、中关村通州园管委会)
2.围绕功能疏解,积极承接央企与市属国企总部。充分发挥城市副中心“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的重要承载地”定位优势,积极承接首都核心区外溢资源。依托城市副中心市级产业专班统筹机制、四区结对发展机制,借助市区两级力量,聚焦长安街沿线和三环内企事业单位,精准施策、分类推进,推动央企二三级公司和市属企业事业单位搬迁落户,支持三峡集团、首旅集团等企业发展,形成示范带动效应。(责任单位: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区发展改革委、区国资委、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区金融办、区商务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农业农村局、运河商务区管委会、副中心文旅区管理局、中关村通州园管委会)
3.围绕市场要素,培育平台型企业带动区域发展。以要素市场改革试点城市、绿色发展示范区等为契机,全力扶持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北京绿色交易所、国家人力资源产业园等平台型企业发展壮大,着力引进全国自愿减排交易中心等平台型机构,汇聚特色市场要素,辐射带动津冀周边区域发展。鼓励平台企业拓展“互联网+”消费场景,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引导平台企业开展品牌消费、品质消费等网上促销活动,培育消费新增长点。(责任单位:运河商务区管委会、区商务局、区金融办、区生态环境局、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区人力社保局、中关村通州园管委会)
4.聚焦重点区域,打造一批亿元税收示范楼宇。对标国际,加快打造特色高端商务楼宇,鼓励专业化、特色化楼宇品牌创建,力争打造3座亿元税收示范楼宇。对低效楼宇进行二次开发,盘活区域内的空间资源,探索以回租回购方式对业态杂乱、定位不清的商务楼宇实施专业化运营,提升商务楼宇品质,拓展高端商务产业发展空间,推动楼宇经济成为城市副中心破除空间制约、促进商务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责任单位:运河商务区管委会、区国资委、区财政局、区商务局、区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通州分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区市场监管局)
(二)实施产业体系再构工程,打造专业服务新标杆
5.推动智库产业集群发展。依托行政办公区二期建设、第二批市属行政事业单位迁入等重大机遇,紧密围绕企业发展需要和政务服务需求,推动北京市中心城区研究咨询、规划设计、行业协会、高端论坛等智库机构外溢入驻城市副中心,积极对接国际行业组织,集聚一批城市科技、财富管理、绿色金融等领域的国际高端智库。(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发展改革委、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区科委、区金融办)
6.打造服务现代产业体系的法律服务生态。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积极推动制度创新,以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两区”建设工作,促进法律服务专业化、高端化、国际化发展。推进法律服务与会计、审计、税务、保险、金融等行业的战略协作,带动法律服务产品研发、知识产权代理、法律人才培养等关联产业发展,形成服务现代产业体系的法律服务生态;梳理国内外知名律师事务所名单,走访对接一批在京一流律师事务所,吸引高资质的法律服务机构在城市副中心设立子公司或同城分所;对专业律师事务所和律师给予专项政策支持,出台《通州区律师行业发展转型扶持资金实施办法》;推进法律服务国际化,引导律师事务所开拓知识产权、并购重组、金融衍生品、境外上市等服务领域,拓展服务空间,试点发展涉外法律服务,加大专项服务力度。(责任单位:区司法局、区税务局、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
7.提升会计、审计及税务国际化服务水平。聚焦六大重点产业,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吸引一批国际知名的会计、审计、税务等服务机构入驻。鼓励拓展国际贸易、高技术领域或其他特殊领域的会计、审计、税务业务,深入应用“定制e服务”功能,智能分析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纳税人的个性化需求,“点对点”推送专属政策信息,为纳税人提供全方位、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持续提升审计服务和涉税专业服务水平;设立城市副中心ESG绿色产业创新引擎,支持发展ESG相关业务。鼓励会计师事务所在境外以自有品牌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境内外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评级机构服务“两区”建设、服务涉外商事业务,促进会计、审计及税务服务国际化。(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财政局、区税务局、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区“两区”办)
8.科技赋能推动广告业融合发展。鼓励企业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AR、裸眼3D等新技术,应用于消费者画像、智能投放、内容生产、效果监测等广告业主要环节,不断提升广告业数字化水平;围绕调研、策划、创意、设计、制作、互动、活动、媒介等模块进行全方位、系统化整合,着力发展优势突出的互联网广告;注重增强创意、艺术、开发设计能力,培育一批高成长性广告企业、专业工作室等,支持龙头企业壮大发展;坚持包容审慎监管的原则,加强对广告活动主体的管理,强化广告审核责任,规范广告经营行为,加大虚假违法广告整治力度,部署开展违规宣传商业广告整治行动,强化互联网广告监管,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秩序。(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发展改革委、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
9.全力建设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聚集区。加强与人力资源上下游关联产业联动,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与三次产业体系协同融合;提供优质人才行政审批服务,推动人力资源自由流动和配置优化,保障“两区”建设和城市副中心发展的人才需求,搭建服务京津冀、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人力资源服务网络,打造国际人才服务生态圈;借助智能化技术推进人力资源服务增值,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深度融合,促进人力资源服务向高精尖产业转型;着力打造“政府公共人力资源服务+人力资源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区域人力资本竞争力。(责任单位:区人力社保局、区委组织部)
10.推动会展业高水平发展。支持会展企业与国际会展组织、会展机构开展合作,推动国际知名展会落地城市副中心;积极组织参与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京港会、厦洽会、科博会等相关展览展会;推动开展全球财富管理论坛、北京国际设计周等会议会展活动;借助各类会议会展宣传效应,展示大运河千年文明,促进政务和经贸文化交流;科技赋能会展业,积极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在会展业的应用,举办“云展览”、“云对接”、“云洽谈”、“云签约”,发展网络沉浸式展会,实现会展业线上线下融合。(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科委、区金融办、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区委宣传部、运河商务区管委会、张家湾设计小镇专班)
(三)实施商业品牌塑造工程,激发商圈发展新活力
11.建设一批新型消费商圈。打造多主题运河商务区商业板块,加快远洋乐堤港、新光大中心、富力广场等商业项目的建设运营,结合运河商务区大型项目品牌组合、业态组合、应用场景,构筑消费新地标;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环球商圈,高标准运营好北京环球主题公园一期项目,谋划推动后续项目建设,建设集科技、休闲、娱乐、商业为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建设“运河+环球”国际消费体验区,打造北京文化旅游商圈典范;完善城市副中心剧院、图书馆、首都博物馆东馆等公共设施的商业配套,促进文化、消费、商务产业融合发展;加快首开华润通州万象汇项目建设,满足城市副中心商务文化生活品质提升需求。建设城市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与商务办公、文化娱乐、消费服务等功能融合的北京东部商业新地标。(责任单位:运河商务区管委会、区文化和旅游局、副中心文旅区管理局、区商务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区发展改革委、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通州分局等相关部门、文景街道、潞源街道、北投集团)
12.加快传统商圈提质升级。深入研究制定传统商圈升级改造实施方案,在环球商圈打造度假旅游消费地标,在九棵树商圈建设满足区域居民日常消费需求的地区级生活圈,在北苑商圈构建城市副中心现代活力枢纽型商圈,不断增强商圈凝聚力和辐射力;为台湖图书城、北人集团、石化航天“源”宇宙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区域更新配套商业设施;对传统商场实施“一店一策”改造,推动国泰百货、武夷华联购物中心等大型商业设施转型升级,增加高品质商品和生活服务供给。(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国资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通州分局、区城市管理委、区交通局、区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台湖镇、杨庄街道、北苑街道、九棵树街道、中仓街道、通运街道)
13.支持各类品牌首店首发。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和消费者对国货新期待,加大国际品牌引进和本土品牌培育,挖掘新消费新动能,在运河商务区、特色商圈等区域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加快引进和开设国内外品牌亚洲首店、中国(内地)首店、北京首店、通州首店,建设具有国际水准和全球影响力的品牌消费打卡地。(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副中心文旅区管理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通州分局、运河商务区管委会)
14.打造夜间经济品牌示范和活力街区。鼓励夜间经济发展,激发消费活力。对标国际,将环球城市大道打造成为“夜京城”特色地标;在九棵树东郎电影创意产业园、宋庄小堡等街区创新餐饮、休闲娱乐等业态模式,形成夜间消费场景;支持北京华联、领展购物广场等购物中心发展深夜食堂,打造2-3条“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利用运河商务区地下空间和地上滨水型空间,打造夜间经济街区、运河夜游消费带,扩大高品质夜间消费供给,打造夜间文化消费“IP”,融合文旅商,拓展特色夜间消费。(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副中心文旅区管理局、区城市管理委、区交通局、运河商务区管委会、通州文旅公司、宋庄镇、九棵树街道、北苑街道、杨庄街道、文景街道)
(四)实施科技赋能创新工程,积极发展消费新业态
15.建设“元宇宙+”消费场景。鼓励大型商场引入人工智能、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加大“虚拟试穿”、AR导购、AR互动游戏等数字消费场景;利用AI和虚拟数字人等技术产品,探索发展虚拟品牌代言和虚拟直播经济;联合艺术机构,探索数字藏品、数字艺术商店在商场应用,推动虚拟现实与艺术消费的融合发展。(责任单位:运河商务区管委会、区科委、区商务局、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16.积极发展新型体育消费。进一步提升城市副中心软实力,将体育融入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促进体育与文旅商融合发展。“以赛促游”,不断挖掘、推介精品赛事线路,打造推动城市副中心全域文旅产业发展新动能。依托大运河文化旅游5A级景区、北京环球度假区等优质文旅资源,以大运河文化带串联特色文化旅游线路,充分利用运河优势,组织开展赛艇、帆船等水上运动,构建体育产业链,作为建设北京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撑。(责任单位:区体育局、副中心文旅区管理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商务局)
17.加快跨境电商和末端配送发展。强化科技赋能,利用运河商务区商圈新建购物中心,打造集合型跨境电商线下体验中心,促进跨境电商体验店集聚发展;加强与头部平台企业对接,探索发展无人配送、共同配送等末端配送新模式;鼓励商务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开展全渠道营销,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动数字文化、在线医疗、智慧旅游、智能体育等新型消费发展。(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科委、运河商务区管委会、区园林绿化局、通州文旅公司)
18.推动直播电商发展。积极引入直播电商平台企业总部或分支机构,支持购物、餐饮、便民服务、文娱体育、旅游出行等领域平台及企业积极开展直播业务;鼓励电商平台企业建立区域性和功能性总部或法人主体,并在人才引进、证照办理、落户奖励等方面给予支持;支持本区品牌企业、商家店铺开展品牌直播、工厂直播、乡村振兴直播等特色直播,打造具备品牌聚集、主播孵化、机构入驻、活动落地、人才培养等功能的高质量直播电商基地。(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文化和旅游局)
19.推动新消费品牌孵育成长。以文化创意、数字消费、休闲娱乐、美妆服饰等消费领域为重点,聚焦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搭建新消费品牌孵化体系,打造新消费品牌孵化基地;鼓励创意研发,支持优质设计师开发一批品质化、特色化产品,支持原创产品品牌化、名牌化发展,打造城市副中心特色明显的新消费品牌矩阵,促进区、街道乡镇两级协同培育,推动品牌复制推广。(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委宣传部、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
(五)实施商业韧性织补工程,重塑便民服务新版图
20.大力发展社区新型商业。巩固蔬菜零售、便利店(社区超市)、早餐、家政、美容美发、末端配送(快递柜)、便民维修、洗染等8项基本便民服务功能覆盖全区社区成果,引入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的新型仓储会员店,鼓励发展无人零售、社区智慧书房和主题咖啡等新业态;鼓励文体娱乐、保健康复、鲜花绿植等生活服务进社区,开展全时段经营,为社区居民提供实时便捷服务;支持社区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打通从店内服务到上门服务的通道,为社区居民提供个性化和专业化服务。(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通州分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卫生健康委等相关部门)
21.推动生活服务业数字化升级。“一业一策”推进蔬菜零售、便利店、餐饮等行业数字化升级行动,推动精准推送、自动接单、智能配送等技术应用,搭建餐饮数字化订单管理体系,实现线下客流线上化;通过集成数字标牌、5G餐饮机器人等技术,建立“智能餐厅”。鼓励居民社区便捷式、无接触式消费升级;聚焦商务楼宇、地铁站点、社区等人流密集场所,部署智能取餐柜、智能售货机等零售终端,实现“远程下单、一键取货”等购物新模式;支持互联网平台降低运营成本,利用培训课程、信息、流量等数字化工具为便民网点、特色小店赋能。(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各相关单位)
22.培育生活服务业品牌。配合市级部门完善养老、健康、体育、家政、文化、旅游等领域服务标准体系和行业规范,树立一批示范性品牌企业;支持北京老字号守正创新、转型升级,提升规范化、连锁化、智能化水平;通过平台孵化、资本孵化等形式,助力优质生活服务类特色小店发展,培育壮大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北京生活服务业品牌,满足居民多样化、品质化消费需求。(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各相关单位)
23.加强高水平生活服务供给。准确把握生活服务业商业性和普惠性的双重属性,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行业自律,促进生活服务业转型升级。完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探索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一点多用”,优先发展“一站式”生活服务综合体;统筹设立幼儿园、托育点、养老服务站、卫生服务中心、体育健身设施、食堂和公共阅读空间;因地制宜建设智能快件箱,增加停车资源供给,推进菜市场标准化改造;开展社区商业发展繁荣行动,发展符合居民家政、休闲、社交、购物等需求的社区商业,加快构建“基础便民型+品质提升型”社区商业体系。(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通州分局、区国资委、区城市管理委、区交通局、区民政局、区体育局、区卫生健康委、区教委)
(六)实施外向型经济提速工程,打造开放发展新高地
24.提升商务服务产业国际化水平。支持外商投资经营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加大国际教育和高端医疗资源供给;探索免税商品“线上+线下”运营模式;依托张家湾设计小镇,加快设计资源要素聚集,落地一批国内外设计领域创新平台、领军企业、品牌机构;积极推进保税仓、保税物流中心建设,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加强要素整合和产业配套。(责任单位:区商务局、通州海关、副中心文旅区管理局、区司法局、区财政局、区教委、区卫生健康委、张家湾设计小镇专班)
25.强化国际商务交流平台建设。依托楼宇或园区载体,打造国际商务交流中心,落实国际商务交流“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为国际交往创造便利条件;利用自贸试验区的政策优势,探索区域联动机制,提升跨境消费供给能力;优先争取与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大兴机场,以及天津、上海、海南等地的自贸试验区建立联通机制,跨区域享受综合保税区、自贸港的相关政策;鼓励国际知名免税品经营商开设免税店,打造与保税仓、免税商店联通的电商订购平台,对保税商品、免税商品的跨区流通提供相关支持,开设“免税商品跨区流动的绿色通道”。(责任单位:区商务局、通州公安分局、运河商务区管委会、通州海关)
26.深化跨境贸易高水平服务开放。综合利用提高便利化水平、创新贸易模式、提升公共服务等多种手段,推动进口商业模式、配套服务等多方面创新;推动建设离岸贸易创新发展集聚区。围绕自贸试验区离岸贸易产业链条,为离岸贸易企业提供较为齐全的优质配套服务和创新政策支持,集聚一批与境外经贸往来较密切的大型企业、一批具有跨境资金结算先进经验的银行等金融机构、一批与离岸贸易相关的配套服务机构。支持开展能源、金属等大宗商品离岸贸易。(责任单位:区商务局、通州海关)
27.促进外资外贸高质量发展。积极落实《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加强稳外资工作的若干措施》,持续营造开放、便利的投资环境,保护外商合法权益;落实重点领域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制度,强化风险防控工作;提高企业办理备案的便利化水平,实现企业“零跑动”;鼓励有条件的对外贸易基地及企业申报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逐步培育外贸领域高质量发展抓手;支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鼓励企业申请国家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充分发挥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作用,支持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企业开展涉外业务,鼓励技术引进及技术服务出口。(责任单位:区商务局、通州海关)
28.加强知识产权服务引领效应。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内深化重点领域、重点市场、重点产品专利行政执法,形成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鼓励开展知识产权运营,充分运用知识产权规则,有效发挥知识产权融资、评估、转移对接服务的支撑作用,融合运用知识产权信息和各类信息的引导功能,推动知识产权转化实施,促进知识产权市场价值充分实现;推进市、区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体系建设,借助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北京分中心平台,为城市副中心“走出去”企业提供海外知识产权咨询等维权援助服务;积极扩大开放、提升服务国际化水平,把握北京市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地区的优势,落实好《外国专利代理机构在华设立常驻代表机构管理办法》,积极推动外国专利代理机构在城市副中心设立常驻代表机构。(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机制保障。成立通州区商务服务产业工作专班,建立通州区商务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部门联席会机制,负责统筹组织联席会研究审议商务服务产业发展重大问题和政策措施,并组织开展日常工作。(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各相关单位)
(二)强化政策支持。发布《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促进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暂行办法》,积极落实《北京市促进总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规定》;根据区级财力情况安排一定规模资金用于商务服务产业发展相关工作,专项扶持首店经济、支持举办促消费活动、支持传统商圈升级改造、鼓励发展夜间经济、推进新消费品牌孵化、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支持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支持商务服务业规模化发展;贯彻落实《北京市商业流通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促进商业流通产业提质增效,加快规范化、连锁化、便利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进程;探索设立商务服务产业基金,实施资本招商;梳理商务服务产业链全景图、重点企业和配套企业名录及产业生态发展路径图,引导商务服务产业成链、集聚发展。(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财政局)
(三)强化企业服务。加大企业纾困扶持力度,促进消费加快恢复。在供需两端同时发力,帮助企业恢复经营信心,对受疫情影响的餐饮、蔬菜零售等生活性服务业,给予补贴支持;逐一梳理商务服务行业中起到支撑作用且收入大幅下降的企业,提供“一对一、面对面”的服务指导,积极引导企业开发新的业务板块,探索新的业务增长点,加大支持力度;积极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实时跟进了解政策落地效果,确保政策真正惠及滴灌。(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财政局)
(四)强化人才激励。探索“企业提需求+政府给支持”联合引才模式,多渠道联合引进一批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具备国际化经营能力的领军人才,鼓励商务服务产业人才在我区创办商务服务企业,为创新创业人群打造双创空间;积极争取国家、市、区三级相关人才政策,落实职称评定、社会保障等配套政策,在户籍管理、子女教育等方面对紧缺专业人才给予适当倾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才引进与交流活动,搭建专业人才服务平台;积极推进有境外职业资格的法律、建筑、规划、设计等重点领域的专业人才在城市副中心执业;探索建立外籍高层次人才办理工作许可、居留许可的便捷服务机制。(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人力社保局、区教委、通州公安分局)
(五)强化宣传推介。围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总部经济、文旅商融合发展等主题,开展宣传推介,协调中央、市属媒体,统筹区属媒体,用好新媒体,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宣传推介城市副中心在商务服务产业领域中的重要举措、工作成效、特色亮点;创新对外宣传推介方式,借助品牌论坛等活动,提高城市副中心的国际认知度和美誉度,为城市副中心商务服务产业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增强城市副中心吸引力和影响力。(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委网信办、区商务局、区融媒体中心)
附件:1.三年行动计划任务清单
2.三年行动计划项目清单
3.三年行动计划政策清单
附件1
三年行动计划任务清单
序号 |
重点任务 |
牵头单位 |
责任单位 |
一 |
实施产业能级跃升工程 |
||
1 |
围绕数字经济、现代金融、商务服务、文化旅游、先进制造、现代种业六大产业,着力对接引进管理、营销、财务、研发等功能性总部、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亚太区总部、全球总部等总部型企业,以行业总部带动产业链集聚发展 |
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 |
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区金融办、区商务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农业农村局、运河商务区管委会、副中心文旅区管理局、中关村通州园管委会 |
2 |
围绕功能疏解,积极承接央企与市属国企总部,聚焦长安街沿线和三环内企事业单位,推动央企二三级公司和市属企业事业单位搬迁落户,支持三峡集团、首旅集团等发展,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
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 |
区发展改革委、区国资委、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区金融办、区商务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农业农村局、运河商务区管委会、副中心文旅区管理局、中关村通州园管委会 |
3 |
围绕市场要素,扶持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北京绿色交易所、国家人力资源产业园等发展壮大,引进全国自愿减排交易中心等平台型机构,以平台型企业带动区域发展;鼓励平台企业拓展“互联网+”消费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 |
运河商务区管委会 |
区金融办、区生态环境局、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区人力社保局、区商务局、中关村通州园管委会 |
4 |
聚焦重点区域,加快打造特色高端商务楼宇,鼓励专业化、特色化楼宇品牌创建,打造亿元税收示范楼宇;对低效楼宇进行二次开发,探索“回租回购”模式,对业态杂乱、定位不清的商务楼宇实施专业化运营 |
运河商务区管委会 |
区国资委、区财政局、区商务局、区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通州分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区市场监管局 |
二 |
实施产业体系再构工程 |
||
5 |
推动智库产业集群发展,紧密围绕企业发展需要和政务服务需求,推动中心城区外溢智库机构入驻城市副中心,积极对接国际行业组织,集聚城市科技、财富管理等领域国际高端智库 |
区商务局 |
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区发展改革委、区科委、区金融办 |
6 |
打造服务现代产业体系的法律服务生态,推进法律服务与其他行业的战略协作,吸引高资质的法律服务机构设立子公司或同城分所;引导律师事务所开拓国际事务,试点发展涉外法律服务 |
区司法局 |
区税务局、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 |
7 |
提升会计、审计及税务国际化服务水平,聚焦六大重点产业,吸引一批国际知名相关服务机构入驻;深入应用“定制e服务”功能;支持境内外相关机构服务“两区”建设、服务涉外商事业务 |
区财政局 区商务局 |
区税务局、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区“两区”办 |
8 |
设立城市副中心ESG绿色产业创新引擎,支持发展ESG相关业务 |
运河商务区管委会 |
ESG引擎工作专班成员单位 |
9 |
科技赋能推动广告业融合发展,围绕调研、策划、创意、设计等模块,发展优势突出的互联网广告;培育一批高成长性广告企业、专业工作室等;坚持包容审慎监管的原则,加强对广告活动主体的管理 |
区市场监管局、区商务局 |
区发展改革委、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 |
10 |
全力建设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聚集区,加强上下游关联产业联动;提供优质人才行政审批服务;搭建服务京津冀、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人力资源服务网络;推动智能化技术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深度融合 |
区人力社保局 |
区委组织部 |
11 |
推动会展业高水平发展,支持会展企业与国际组织、机构开展合作,推动国际知名展会落地,做好全球财富管理论坛、北京国际设计周等重大会议会展办展、参展的组织工作;科技赋能会展业,发展网络沉浸式展会,实现线上线下融合 |
区商务局 |
区科委、区金融办、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区委宣传部、运河商务区管委会、张家湾设计小镇专班 |
三 |
实施商业品牌塑造工程 |
||
12 |
建设一批新型消费商圈,打造多主题运河商务区商业板块,构筑消费新地标;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环球商圈,打造北京文化旅游商圈典范;提升城市副中心公共设施的服务功能,满足城市副中心商务文化生活品质提升需求 |
运河商务区管委会、区文化和旅游局 |
副中心文旅区管理局、区商务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区发展改革委、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通州分局等相关单位、文景街道、潞源街道、北投集团 |
13 |
加快传统商圈提质升级,制定传统商圈升级改造实施方案,为台湖图书城、北人集团、石化航天“源”宇宙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区域更新配套商业设施,对传统商场实施“一店一策”改造 |
区商务局 |
区国资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通州分局、区城市管理委、区交通局、区发展改革委等相关单位、台湖镇、杨庄街道、北苑街道、九棵树街道、中仓街道、通运街道 |
14 |
支持各类品牌首店首发,加大国际品牌引进和本土品牌培育,在运河商务区、特色商圈等区域大力发展首店经济 |
区商务局 |
副中心文旅区管理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通州分局、运河商务区管委会 |
15 |
打造夜间经济品牌示范和活力街区,围绕环球城市大道、九棵树、宋庄,以及北京华联、领展购物广场等购物中心和运河商务区等,鼓励夜间经济发展,激发消费活力 |
区商务局 |
副中心文旅区管理局、区城市管理委、区交通局、运河商务区管委会、通州文旅公司、宋庄镇、九棵树街道、北苑街道、杨庄街道、文景街道 |
四 |
实施科技赋能创新工程 |
||
16 |
建设“元宇宙+”消费场景,鼓励大型商场引入新技术,加大数字消费场景应用;探索发展虚拟品牌代言和虚拟直播经济;联合艺术机构,探索数字藏品、数字艺术商店在商场应用 |
运河商务区管委会 |
区科委、区商务局、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
17 |
积极发展新型体育消费,促进体育与文旅商融合发展。以大运河文化带串联特色文化旅游线路,充分利用运河优势,组织开展赛艇、帆船等水上运动 |
区体育局 |
副中心文旅区管理局、区商务局、区文化和旅游局 |
18 |
加快跨境电商和末端配送发展,加强与头部平台企业对接,探索发展无人配送、共同配送等末端配送新模式;鼓励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文化、在线医疗、智慧旅游、智能体育等新型消费发展 |
区商务局、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
区文化和旅游局、区科委、运河商务区管委会、区园林绿化局、通州文旅公司 |
19 |
推动直播电商发展,支持购物、餐饮、便民服务、文娱体育、旅游出行等领域平台及企业开展直播业务,积极引入直播电商平台企业总部或分支机构;支持本区品牌企业、商家店铺开展特色直播,打造高质量直播电商基地 |
区商务局 |
区市场监管局、区文化和旅游局 |
20 |
推动新消费品牌孵育成长,围绕文化创意、数字消费等消费领域,搭建新消费品牌孵化体系,打造新消费品牌孵化基地;鼓励创意研发,支持原创产品品牌化、名牌化发展,促进区、街道乡镇两级协同培育,推动品牌复制推广 |
区商务局 |
区委宣传部、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 |
五 |
实施商业韧性织补工程 |
||
21 |
大力发展社区新型商业,巩固8项基本便民服务功能全区社区全覆盖成果,鼓励发展无人零售、社区智慧书房和主题咖啡等新业态;鼓励文体娱乐、保健康复、鲜花绿植等生活服务进社区,支持社区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
区商务局 |
区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通州分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卫生健康委等相关单位 |
22 |
“一业一策”推动生活服务业数字化升级,搭建餐饮数字化订单管理体系,利用培训课程、信息、流量等数字化工具为便民网点、特色小店赋能 |
区商务局 |
各相关单位 |
23 |
培育生活服务业品牌,树立一批示范性品牌企业,支持北京老字号转型升级,通过平台孵化、资本孵化等形式,培育壮大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北京生活服务业品牌 |
区商务局 |
各相关单位 |
24 |
加强高水平生活服务供给,探索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一点多用”,优先发展“一站式”生活服务综合体,统筹设立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开展社区商业发展繁荣行动,发展符合居民家政、休闲、社交、购物等需求的社区商业 |
区商务局 |
区文化和旅游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通州分局、区国资委、区城市管理委、区交通局、区民政局、区体育局、区卫生健康委、区教委 |
六 |
实施外向型经济提速工程 |
||
25 |
提升商务服务产业国际化水平,支持外商投资经营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加大国际教育和高端医疗资源供给;探索免税商品“线上+线下”运营模式;依托张家湾设计小镇,落地一批国内外设计领域创新平台、领军企业、品牌机构 |
区商务局 |
副中心文旅区管理局、区司法局、区财政局、区教委、区卫生健康委、通州海关、张家湾设计小镇专班 |
26 |
强化国际商务交流平台建设,落实国际商务交流“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鼓励国际知名免税品经营商开设免税店,打造与保税仓、免税商店联通的电商订购平台,开设“免税商品跨区流动的绿色通道” |
区商务局 |
区公安分局、运河商务区管委会、通州海关 |
27 |
深化跨境贸易高水平服务开放,推动建设离岸贸易创新发展集聚区,围绕自贸试验区离岸贸易产业链条,为离岸贸易企业提供较为齐全的优质配套服务和创新政策支持,集聚一批与境外经贸往来较密切的大型企业、一批具有跨境资金结算先进经验的银行等金融机构、一批与离岸贸易相关的配套服务机构;支持开展能源、金属等大宗商品离岸贸易 |
区商务局 |
通州海关 |
28 |
促进外资外贸高质量发展,落实重点领域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对外贸易基地及企业申报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鼓励企业申请国家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发挥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对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企业开展涉外业务的支持作用,鼓励技术引进及技术服务出口 |
区商务局 |
通州海关 |
29 |
加强知识产权服务引领效应,推进市、区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体系建设,借助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北京分中心平台,为企业提供海外知识产权咨询等维权援助服务;积极推动外国专利代理机构在城市副中心设立常驻代表机构 |
区市场监管局 |
|
七 |
保障措施 |
||
30 |
强化机制保障,成立通州区商务服务产业工作专班,建立通州区商务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部门联席会机制 |
区商务局 |
各相关单位 |
31 |
强化政策支持,设立商务服务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探索设立商务服务产业基金,实施资本招商 |
区商务局 |
区财政局 |
32 |
强化企业服务,加大企业纾困扶持力度,对受疫情影响的餐饮、蔬菜零售等生活性服务业,给予补贴支持;引导企业开发新的业务板块;落实好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 |
区商务局 |
区财政局 |
33 |
强化人才激励,争取国家、市、区三级相关人才政策,落实职称评定、社会保障等配套政策,在户籍管理、子女教育等方面对紧缺专业人才给予适当倾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才引进与交流活动;推进有境外职业资格的法律、建筑等重点领域的专业人才在城市副中心执业;探索建立外籍高层次人才办理工作许可、居留许可的便捷服务机制 |
区委组织部 |
区人力社保局、区教委、区公安分局 |
34 |
强化宣传推介,围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总部经济、文旅商融合发展等主题,协调中央、市属媒体,统筹区属媒体,结合新媒体、品牌论坛等方式,实现多渠道宣传 |
区委宣传部 |
区委网信办、区商务局、区融媒体中心 |
附件2
三年行动计划项目清单
序号 |
项目内容 |
牵头单位 |
责任单位 |
完成时限 |
一 |
打造专业服务新标杆 |
|||
1 |
组织参与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京港会、厦洽会、科博会等相关展览展会 |
区商务局 |
区科委、区金融办、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区委宣传部、运河商务区管委会、张家湾设计小镇专班 |
每年 |
2 |
举办全球财富管理论坛、北京国际设计周等会议会展活动 |
区商务局 |
区科委、区金融办、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区委宣传部、运河商务区管委会、张家湾设计小镇专班 |
每年 |
3 |
举办“云展览”、“云对接”、“云洽谈”、“云签约” |
区商务局 |
区科委、区金融办、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运河商务区管委会、张家湾设计小镇专班 |
每年 |
二 |
激发商圈发展新活力 |
|||
4 |
建设运营远洋乐堤港项目 |
运河商务区管委会 |
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商务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区发展改革委、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通州分局等相关单位;北投集团 |
2022年 |
5 |
建设运营新光大中心项目 |
运河商务区管委会 |
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商务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区发展改革委、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通州分局等相关单位;北投集团 |
2023年 |
6 |
建设运营富力广场项目 |
运河商务区管委会 |
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商务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区发展改革委、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通州分局等相关单位;北投集团 |
2022年 |
7 |
北京市通州区运河核心区二号地土地一级开发项目,项目规划建设规模15.21万㎡,规划用途主要为F3多功能用地 |
运河商务区管委会 |
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商务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区发展改革委、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通州分局等相关单位 |
2024年 |
8 |
推动通马路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建设 |
区交通局 |
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通州分局、区文化和旅游局、文景街道、副中心文旅区管理局 |
2024年 |
9 |
推动环球影城北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建设 |
区交通局 |
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通州分局、区文化和旅游局、文景街道、副中心文旅区管理局 |
2024年 |
10 |
建设张家湾车辆段上盖商业娱乐综合体 |
副中心文旅区管理局 |
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通州分局、区商务局、区文化和旅游局、文景街道 |
2024年 |
11 |
推动沃尔玛山姆会员店项目建设 |
区商务局 |
相关乡镇 |
2024年 |
12 |
完成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改造建设,围绕设计周主题IP,确定运营模式 |
张家湾设计小镇专班 |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通州分局 |
2023年 |
13 |
建设九棵树数字音乐产业园区,集聚数字音乐实验室、专业音乐剧剧场、黑匣子剧场、live house、音乐制作中心等 |
区委宣传部、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通州分局 |
区文化和旅游局、九棵树街道 |
2023年 |
14 |
建设城市副中心剧院商业综合体 |
北投集团 |
区文化和旅游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通州分局 |
2024年 |
15 |
建设城市副中心图书馆商业综合体 |
北投集团 |
区文化和旅游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通州分局 |
|
16 |
建设首都博物馆东馆商业综合体 |
北投集团 |
区文化和旅游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通州分局 |
|
17 |
建设首开华润通州万象汇项目 |
北投集团 |
区文化和旅游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通州分局、潞源街道 |
2023年 |
18 |
加快推进通州区体育场升级改造 |
区体育局 |
区城管委、区住房城乡建设委 |
2024年 |
19 |
推动国泰百货转型升级 |
区商务局 |
区国资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通州分局、区城管委、区发展改革委等相关单位、北苑街道 |
2024年 |
20 |
推动武夷华联购物中心转型升级 |
区商务局 |
区国资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通州分局、区城管委、区发展改革委等相关单位、通运街道 |
2024年 |
21 |
推进北京京城重工地块厂房提升改造,打造旅游休闲购物新地标 |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通州分局 |
区商务局 |
2024年 |
22 |
台湖出版物会展贸易中心提升改造项目:推进台湖图书城提升改造,配套商业设施,完善商业业态 |
区发展改革委、区住房城乡建设委 |
北投集团、台湖镇、区商务局 |
2023年 |
23 |
依托北京华联、领展购物广场等购物中心,发展深夜食堂,打造2-3条“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 |
区商务局 |
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城管委、运河商务区管委会、北苑街道、九棵树街道 |
2024年 |
24 |
依托运河商务区地下空间和地上滨水型空间,打造夜间经济街区、运河夜游消费带,打造夜间文化消费“IP” |
运河商务区管委会 |
区商务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城管委、通州文旅公司 |
2024年 |
三 |
积极发展消费新业态 |
|||
25 |
鼓励万达广场等引入人工智能、增强现实、声光等新技术,加大“虚拟试穿”、AR导购、AR互动游戏等数字消费场景 |
运河商务区管委会 |
区科委、区商务局、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
2024年 |
26 |
利用运河商务区商圈新建购物中心,打造集合型跨境电商线下体验中心 |
运河商务区管委会 |
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区商务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科委 |
2024年 |
四 |
重塑便民服务新版图 |
|||
27 |
建设“智能餐厅” |
区商务局 |
区科委、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
2024年 |
28 |
引入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的新型仓储会员店,支持社区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
区商务局 |
区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通州分局、区文化和旅游局等相关单位 |
2024年 |
29 |
聚焦商务楼宇、地铁站点、社区等场所,部署智能取餐柜、智能售货机等零售终端 |
区商务局 |
相关街道、乡镇 |
2024年 |
30 |
统筹设立幼儿园、托育点、养老服务站、卫生服务中心、体育健身设施、食堂和公共阅读空间 |
区商务局 |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通州分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国资委、区城管委、区交通局、区民政局、区体育局、区卫生健康委、区教委 |
2024年 |
31 |
建设智能快件箱,增加停车资源供给,推进菜市场标准化改造 |
区商务局 |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通州分局、区国资委、区城管委 |
2024年 |
32 |
玉桥家园中心项目:拟调整规划用地性质为家园中心(A8)及道路用地,其中A8占地面积1.0公顷,容积率1.5,建筑面积1.5万㎡,建设内容为家园中心 |
北京通州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玉桥街道 |
2024年 |
33 |
北泡家园中心项目:占地面积7563.86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684.06平方米。该项目属于老旧厂房改造项目,设计范围为厂区综合宿舍楼、切割车间、配电室、锅炉房4栋现状建筑,建设内容为家园中心 |
北京通州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张家湾设计小镇专班 |
2023年 |
五 |
打造开放发展新高地 |
|||
34 |
推进保税仓、保税物流中心建设 |
区商务局、通州海关 |
|
2024年 |
35 |
依托楼宇或园区载体,打造国际商务交流中心 |
区商务局 |
通州海关、运河商务区管委会 |
2024年 |
附件3
三年行动计划政策清单
序号 |
政策内容 |
牵头单位 |
责任单位 |
1 |
出台《通州区律师行业发展转型扶持资金实施办法》 |
区司法局 |
区税务局、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 |
2 |
研究支持电商平台企业入驻发展等相关措施 |
区商务局 |
区市场监管局、宋庄镇政府 |
3 |
探索研究支持离岸贸易企业的创新政策 |
区商务局 |
通州海关 |
4 |
发布《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促进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暂行办法》 |
区商务局 |
区财政局 |
5 |
制定《运河商务区支持总部经济发展奖励政策的实施细则》 |
运河商务区管委会 |
|
6 |
设立商务服务产业基金 |
区商务局 |
区财政局 |
7 |
梳理商务服务产业链全景图、重点企业和配套企业名录及产业生态发展路径图 |
区商务局 |
|
8 |
落实《北京市促进总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规定》 |
区商务局 |
区财政局 |
9 |
落实《北京市商业流通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
区商务局 |
区财政局 |
10 |
落实《北京市关于支持外资研发中心设立和发展的规定》 |
区商务局 |
|
11 |
落实《北京市关于促进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
区商务局 |
|
12 |
落实《促进首店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
区商务局 |
|
13 |
落实《关于进一步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 |
区商务局 |
|
14 |
落实《北京市外经贸发展资金支持北京市外贸企业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实施方案》 |
区商务局 |
|
15 |
落实《北京市外经贸发展资金支持北京市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方案》 |
区商务局 |
|
16 |
落实《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加强稳外资工作的若干措施》 |
区商务局 |
|
17 |
落实《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通州组团实施方案》 |
区“两区”办 |
|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商务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