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政办发〔2023〕5号)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通州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分享:
字号:        
(通政办发〔2023〕5号)

各街道办事处,各乡、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区属机构:

经区政府同意,现将《通州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4月10日

(此件公开发布)

通州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力营造通州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更大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筑牢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坚实基础,助力北京城市副中心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首善标准,以切实提升广大企业获得感为导向,以实现各类市场主体更好更快发展为目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营造更公平惠企的市场环境、更良法善治的法治环境、更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以更大力度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统筹推动更多助企利民优惠政策精准直达快享,全方位打造与城市副中心功能相适应的企业发展生态,实现营商环境全面优化跃升,加快打造全市第一梯队、全国前列的营商环境。

二、主要任务

(一)着力营造公平惠企的市场环境,助力市场主体恢复发展壮大

1.推动更多市场主体“准入即准营”。全面实行行政许可清单管理制度,清单之外一律不得违法实施行政许可。根据市级统一部署,将统一的全领域、全要素行政许可实施规范及办事指南向社会公开。清理和规范行政备案事项,明确设定依据、实施要素、办理流程等内容。推行“一业一证”改革,认可通用改革行业目录中的行业综合许可凭证,按照标准统一申办入口,将“一业一证”办理纳入综合窗口。复制借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证照联办”“一业一证”“一照多址”“一证多址”等叠加合并改革经验,实现餐饮、零售、文娱、医药等行业企业及其分支机构在办理准入准营审批事项时“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次办结”。进一步破除隐性壁垒,推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办理。

2.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更加规范公开。健全招投标领域常态化治理机制,加大对设置各类隐性门槛和不合理限制等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格依法实施行政处罚、纳入信用记录并向社会公示。完善招投标交易担保制度,鼓励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人对信用良好的投标企业减收或免收投标保证金,进一步降低招投标市场主体交易成本。全面落实货物和服务采购项目给予小微企业10%-20%的价格扣除评审优惠等政策,鼓励采购人结合采购标的相关行业平均利润率、市场竞争状况等从高选择价格扣除比例。积极推进政府采购合同融资。引导金融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无抵押、无担保的优惠贷款服务,在融资额度、融资审查、利率优惠等方面给予更大支持,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加强政府采购资金支付履约监管,开展逾期支付网上预警提示,对于逾期未支付的,督促采购人根据合同具体约定和履约情况及时判定处理,提高资金支付效率。推动简化供应商资格证明材料,推广使用政府采购示范文本,实施采购立项、采购文件编制、发布公告等关键环节的敏感词筛查,对隐形门槛等不公平竞争等行为开展智能预警,提升政府采购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3.不断提升投资和建设项目审批效率。推广“区域评估+标准地+承诺制+政府配套改革”,提升以承诺制方式落地开工项目比例。复制推广建筑师负责制试点经验,逐步细化配套技术规范、职业责任认定、风险防范机制,研究建立建筑工程职业责任保险制度,确保建筑师负责制项目稳步有序实施。依托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网络服务平台,进一步汇聚特色产业园区的经营场所信息,为企业提供更多经营场所的空间选择。以特色产业园区为重点,打通信息区域壁垒,优化数据获取及推送服务,为企业落户获取信息提供更多选择、更优推荐、更佳参考。

4.提高市政公用设施报装便利度。推行市政外线工程审批全覆盖改革,对符合条件的工程实行“非禁免批”,对其余全部市政接入工程涉及的工程规划许可、绿化许可、占掘路和占道施工许可等事项实行并联审批。严格落实市政领域联合服务实施细则,遵循联合规划、勘查、施工、接入相关机制、流程和标准,解决同一项目不同市政企业重复施工等问题。

5.用好各类金融工具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鼓励新能源、生态环境等领域企业发行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探索推动以信用中国(北京)网站的企业信用信息报告代替行政合规证明,进一步便利企业上市、融资等经营活动。首批试点将在企业上市开具无违规证明需求比较集中的对外投资、市场监管(含质检、药监)、税务(含社保缴纳)、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生态环境、规划和自然资源等11个领域率先开展。强化与北京绿色交易所合作,探索共建气候投融资项目库,推进环保信息向金融机构共享,为绿色金融提质扩面提供数据支撑。

6.做好招商迎商服务赋能产业发展。政府搭桥,推动区域企业形成联动。依托“经济大脑”平台摸排重点企业上下游关联链条产业,搭建区内合作平台;政府背书中小微企业,帮其“带配套进龙头”,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依托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探索建设副中心“迎商中心”,开展政策宣传解读、投资洽谈会商、企业沙龙论坛等多元化迎商活动,设置迎商服务专员,为企业提供业务帮办代办、问题协调解决、惠企政策咨询辅导等“贴身服务”。梳理企业自设立到生产各关键环节并配置责任部门、具体“接线员”,形成企业全生命周期营商环境“一册图解”“一张清单”鼓励贸促机构、会展企业举办或参加境内外展会,依托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关村论坛展览(科博会)、金融街论坛等会展平台,助力外贸企业拓市场、拿订单。制定全区“一本账”,以“服务包”企业诉求走访、三方检查走访、属地自主上报等途径收集企业诉求,统一形成问题台账,落实“首接负责制”,由部门及属地双主责共同推进,疑难问题定期报请区领导调度,充分发挥政府“店小二”“服务员”作用,切实解决企业困难,助力其轻装上阵、释放活力。探索政府统筹,企业共建模式,破解企业水、电、燃气等生产基础设施难以连通,形成各产业功能区市政管线“一张网”。探索政府统筹,企业共建模式,破解公交车、接驳大巴难以触达,员工居住难以落实等配套缺失的突出问题,形成各产业功能区交通服务“多条线”、职工居住“一张图”。探索智能匹配,主动推送政策直达企业。借助“经济大脑”平台,智能筛选符合企业自身领域最新发布政策,平台直接发送至企业中层,由企业找政策变为政策找企业。

7.提升人才服务质量。构建“三级管理,四级服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三级就业服务队伍管理培训,加大新成立街道帮扶力度。进一步完善综合柜员制,推动“一点受理、多元服务”,提升公共就业窗口服务水平,实现服务人员话术规范、经办标准、流程清晰、简便快捷。创新线上服务模式,打造公共就业服务品牌。强化职有“兰”图直播理念创新、《副中心职业指导微课堂》内容创新、《你好,体验官》形式创新,通过直播带岗推动辖内人才就近就地就业,通过丰富课程内容优化职业指导,通过打造视频版“局处长走流程”提升就业服务质效。深化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开展“通州源创”品牌活动,优化创业事项“打包一件事”模式,线上推动创业服务政策集成办理,线下推动“创业政策服务包”手册进街乡、进园区、进基地。

(二)重点营造良法善治的法治环境,切实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8.着力提升监管效能。充分运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平台,推动日常监管以部门联合检查为原则、以单独检查为例外,力争部门联合抽查占双随机检查比例提升至50%,对于未应邀参加联合检查单位原则上1个季度内不允许再次作为发起人开展联合检查,全力减少因执法检查对企业正常生产造成干扰。推动实现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中的常态化运用,在开展单部门和跨部门双随机检查时,对信用好、风险低的企业原则上同一事项一年只查1次。按照市级部门统一部署,全面推广市场主体身份码(简称“企业码”)应用,检查人员扫描“企业码”获取检查任务、填报结果、全程留痕,规范检查行为;市场主体可扫码获取定制版合规经营手册,开展自主管理。拓展“6+4”一体化综合监管应用场景,探索在餐饮、职业资格和技能类培训、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体育类培训机构、旅游行业等开展综合监管工作。

9.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和违反公平执法典型案例通报机制。严格遵循本市规范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最大程度压缩裁量空间。加强对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设定罚款等行政处罚的法律审查,严禁行政规范性文件违法设定罚款,防止以罚增收、以罚代管、逐利执法等行为。全面落实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制度,对轻微违法并及时改正企业实行免罚,对首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企业实行“首违不罚”,加快建立“容错”机制,以约谈、责令整改为主,给予企业自我纠错空间,降低轻微违法和初次违法对企业后续发展的影响。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各执法单位每季度开展不少于1次普法活动。对外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运用电视、广播、“两微一端”等媒体手段提升普法的准确性、有效性。健全企业投诉反馈机制,针对企业反馈的执法不规范行为及时进行解决与反馈。

10.加大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力度。加快推进通州区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工作,提升企业商业秘密保护能力。高标准建设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通州分中心,提供专利预审、快速维权、商标注册等服务。优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站布局,扩大服务覆盖企业范围,加强对自贸区的服务力度,为高精尖、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11.加强不动产登记廉政建设。建立健全不动产登记业务“统一受理、随机派件、平行审核、全程跟踪、终身负责”机制,改变固定窗口对应固定复审人员的“老做法”,防范廉政风险。创新搭建不动产登记智能化监管系统,按照业务类型、业务来源进行业务量权重配置,面向全部审核人员随机智能派发业务件,生成含审核人员信息的“不动产登记随机派件受理凭证”,随业务审批流程同步流转,实现派件过程可追溯、业务进度全程追踪,进一步提高监管效率。

(三)全面营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主动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

12.系统创新政务集成服务。推动举办会展和大型演出活动、幼儿入园、公民婚育、高校毕业生落户、创业服务、住房公积金贷款申请、异地就医备案、企业准营(餐饮店等场景)、股权转让、知识产权保护、涉外服务、多元矛盾纠纷解决等事项实现集成服务。提高“一件事”办理服务质量和效率,优化再造审批流程,将“一件事”事项全部纳入区、街道(乡镇)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并逐渐延伸至社区(村)便民服务站,实现“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网办理、一口发证”,大幅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

13.全方位优化利企便民政策服务。鼓励区级政务服务大厅设立惠企政策集中咨询办理窗口。根据市级部署要求,落实一体化政策支撑平台,实现政策精准测算、推送、兑现和结果评估,逐步实现行政给付、税费减免、财政补贴等政策“免申即享”“即享即申”全覆盖。区级政府门户网站、政务服务平台均要在醒目位置开设惠企政策专区,集中公开政策文件和解读,便利企业快速准确查询。拓展惠企政策移动端服务功能,提供在线申请、在线反馈、应享未享提醒等服务。推进事项备查制改革,企业自行线上登记相关信息后即可取得相应经营资格,政府部门不再审批。

14.完善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各主管部门+园区+街道(乡镇)”多级联动企业服务体系,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建立完善企业服务体系,健全“服务包”“服务管家”工作机制,持续开展区、街道(乡镇)企业联动走访活动,建立问题监督反馈机制,明确问题整改时限,督促责任单位整改落实,为企业加快解难题、办实事。加强对新设企业服务,实时获取企业登记注册信息,主动了解企业诉求,实现“注册即联系、联系即服务”。建立基层企业服务网络,依托副中心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在运河商务区和文旅区设立政务服务站,探索实施“园区的事园区办”,推动更多涉企事项下沉镇街,更多便民事项延伸村居办理,充分发挥“云窗口”远程视频联动优势,打造以“镇街政务大厅+村居服务站”为办事节点的企业群众服务网络,实现“企业办事不出镇街,群众办事不出村居”。

15.提升政务信息化服务。提升政务服务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推行智能导办、智能预填、智能预审、智能审批等服务和审批办理模式。各审批部门要加大全程网办的宣传力度,除涉密等特殊事项外,实现区级政务服务事项100%“全程网办”。更加注重从扩大规模范围向应用落地转变,以“一网通办”的用户易用性、感受度为重点,全面梳理查找系统“多次跳转”“中断下网”和部分线下办、稳定性等问题,切实提升“一网通办”质量。搭建副中心政务服务“云”厅,充分发挥副中心政务服务大数据平台优势,推动“云窗口”向“云大厅”转变,打造与实体大厅体验“同质同效同标同感”的副中心网上虚拟大厅,并通过PC端、移动端、智能办事终端、实体窗口和热线电话等多种渠道,将网上虚拟大厅的服务能力向百姓身边延伸。推动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广泛应用,在涉企经营、医疗卫生、交通运输、文化旅游、民生保障等领域推出60个事项“一证(照)通办”,企业群众仅持营业执照、行业许可证或个人有效证件(含电子证照)即可完成事项办理。

16.推进政务标准化服务。全面统一市、区、街道(乡镇)三级政务服务事项受理条件、设定依据、申请材料和审查标准,并向社会公开,未公开事项一律取消,确保“市区同标”“同事同标”。落实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平台要求,以市政务服务网为统一申办受理线上渠道,推动办事事项逐步统一归集。规范网上办事指引,针对复杂办理情形的事项,提供个性化、场景化、简明易懂的办事指南,提高网上服务水平和操作便利度。持续清理规范无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依据的中介服务事项,动态调整公布中介服务事项清理规范目录和保留目录。坚决整治交通运输、公用事业等领域行政机关变相指定中介机构垄断服务、干预市场主体选取中介机构等行为,依法查处中介机构强制服务收费等行为。加强京津冀政务服务合作顶层设计,完善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合作的总体研究和统筹谋划,进一步明确合作的方向和重点。组织区内企业开展政策阅评,解决企业“看不懂”“不会用”等问题;组织开展政务服务“体验官”活动,邀请市场主体和群众“沉浸式”体验政务服务,解决“政策不落实”的问题,强化政务服务窗口形象宣传;广泛开展企业问卷调查,增强改革的针对性和精准性。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意识。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把营商环境改革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化责任意识,加强组织实施,做好协同配合,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任务台账,加快出台配套政策。把握好政策出台和调整的时度效,正式实施前为企业留出不少于30日的适应调整期,避免“急转弯”和政策“打架”。

(二)狠抓改革政策落地见效。严格落实“营商环境改革推广落实年”计划,配合市级做好评估《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落实情况,开展“十四五”营商环境专项规划中期评估工作;加强《清理隐性壁垒优化消费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任务督导落实;各部门全面评估5版改革举措落实情况,出版营商环境季度刊,全面总结营商环境阶段性改革成效,挖掘一批典型案例,推广改革经验做法。继续开展“局处长走流程”行动,着力解决一批企业群众反映集中问题,切实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不断增强市场主体满意度和获得感。建立任务落实、推进、评价、考核闭环工作体系,聘请第三方机构对《实施方案》进展情况、入区企业政策兑现、园区运营服务等各项促进产业发展改革落地成效进行核查核验,将各部门完成情况纳入专项绩效考核。

(三)加大营商环境领域宣传力度。强化企业服务宣传力度,打造通州区“优速通”营商环境特色品牌,推出“优秀企业讲故事”“营商环境政策传播月”“办事流程我知道”等常态化主题活动。在北京通州发布、通州融媒、北京城市副中心报等平台设置营商环境专栏,全方面宣传我区营商环境工作。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置企业宣传展示区,通过宣传视频、宣传展板等形式定期更新,每月1期宣传辖区内重点企业和企业家,强化企业品牌宣传;线下每季度召开一次政策宣传解读会,线上利用云直播、制作动漫小视频等形式,强化政策宣传。

(四)建立健全奖惩激励制度。支持鼓励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放开手脚、积极作为。在服务企业发展、助推营商环境改革工作中,充分运用容错纠错机制,落实好“三个区分开来”,解决广大干部在柔性执法、优化审批手续、减少打扰企业等方面的顾虑。建立激励机制,全面激发党员干部服务企业、干事创业热情,对企业服务优、服务好的干部,在选拔任用上优先提拔。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通州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相关解读

主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     承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北京市通州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120001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947号 京ICP备200152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