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城市副中心科技创新资源倍增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分享:
字号:        
(通政发〔2024〕19号)

各街道办事处,各乡、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区属机构:

现将《北京城市副中心科技创新资源倍增工程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

2024年12月17日

(此件公开发布)

北京城市副中心科技创新

资源倍增工程实施方案

为切实强化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的作用,发挥科技创新“主引擎”作用,激活创新要素,当好场景创新和产业集群“催化剂”,加快培育和引导优质科技创新资源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集聚,实现规模倍增、效能提升,支撑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北京城市副中心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聚焦回答好市委“二十年之问”,以“11311”工作体系为抓手,以加速集聚高水平科技创新资源为目标,加快创新资源培育和导入,推动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迈进,为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主要目标

坚持内培外引,按照“精心培育、精准招引”的工作思路,加速科技创新资源数质倍增,有效带动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到2027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创新内生动力明显增强,科技创新体系更趋完善,特色优势领域发展取得新突破,形成多主体协同、全方位推进的开放创新格局。

1.创新主体快速集聚。北京城市副中心领先科技力量不断增强,高校院所及分支机构等总量达6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500家,每年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家,创新伙伴达32家。

2.创新平台能级提升。创新平台布局持续优化,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市级及以上创新平台达160家,创新孵化、共性技术平台达5家。

3.创新人才发展壮大。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日益壮大,运河英才超过800名,优秀科技创新团队超过50个,杰出青年科技工作者超过150名。

4.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北京城市副中心创新产出不断加大,重点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国家级、市级科技奖项目,全国颠覆性技术大赛项目等一批科研成果不断涌现。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3100件。

5.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北京城市副中心科技创新网络、培育链条基本完善。力争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参与的子基金达到10支,总规模达到30亿元,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品牌活动达到7个,科普基地达到32个,科技小院达到20个,具有一定产业集聚区且特色明显的产业园区达到10个以上。

二、重点任务

(一)集聚创新主体添动力

突出“补短板、谋长远”导向,坚持服务保障存量和培育增量并重,着力加大原始创新和源头创新等薄弱环节支持力度,着力加强产学研深度合作的创新联合体培育,着力加快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构建,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根基。

1.强化名校院所集聚。聚焦副中心“6+3”产业方向,围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突破。积极推进中国信通院总部落地;推进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一批一流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一批科研机构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落地分院、分部、实验室、研究院等机构,加快构建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牵引的研究体系。充分发挥高校院所对北京城市副中心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强化产学研异地合作,支持跨区域共建一批产学研创新和成果转化实体。

2.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面向信息安全、医药健康、先进制造等重点领域,面向绿色低碳、智能终端等新赛道,面向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能源等未来产业的基础前沿和共性技术需求,通过支持区域内科研院所、领军企业、高层次人才团队协同共建、鼓励产业头部企业牵头组建、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创办等多种方式,建设一批投资主体多元化、合作模式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研发机构,进一步优化科研力量布局,形成一批引领创新的重要科技力量。

3.加强科创企业梯次培育。完善科技型中小企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头部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做大做强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等重点培育产业。发挥疏解功能,用好“四区结对”等区域协同机制。积极承接央企二、三级企业和市属国有企业总部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落地,进一步发挥其创新引领作用。依托区域示范性强、显示度高、带动性广的重大应用场景,促成一批头部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落地。高效实施北京城市副中心创新伙伴计划,为企业提供科研扶持、场景推广、研发需求对接等定制化服务,服务创新伙伴做大做强。

(二)构筑创新平台提效力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高质量发展需求,围绕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创新孵化全链条,持续优化创新平台布局、提升创新平台能级,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开放协同的多层级创新平台体系,强化对北京城市副中心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

4.谋划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推动中国信通院的国家ICT技术产业创新基地、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中医医学中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通州院区)国家创伤医学中心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落地建设。全力服务和保障车路一体智能交通、铀资源探采与核遥感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高水平运行,强化承接国家重大任务能力,加快形成一批高水平的标志性重大创新成果。大力引导和支持科技领军企业深度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5.强化高水平技术平台。积极服务有条件的领军科技企业加快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强化前瞻性、引领性科学技术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争创国家级、市级创新平台。积极争取新增一批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智能建造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和市级科创平台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布局发展,形成多元协同、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平台体系。

6.打造高质量共性技术平台。面向产业共性技术需求,坚持基础性、开放性和公益性导向,突出跨学科交叉、跨领域融合特征,鼓励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创新主体牵头或联合搭建概念验证中心、中试研究基地、应用验证平台等专业化共性技术平台。扩大技术开发、概念验证、检验检测、小批量试制、中试放大等共性技术供给,推动重大科技成果、高科技企业和创新项目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集聚转化。

7.建设高品质创新孵化载体。积极服务数字孪生孵化器高质量运行,全方位孵化加速数字孪生企业。积极促成孵化器、孵化机构落地发展。加强与科技型社会组织紧密合作,提高孵化载体运营团队综合能力,对孵化机构申请国家级、市级孵化器开展辅导。

(三)引育创新人才强内力

聚焦科技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等重点领域,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围绕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科技人才储备,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人才评价体系,为区域科技创新汇聚强大的人才支撑。

8.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实施“运河英才计划”,对于到北京城市副中心工作或有意向来北京城市副中心创业的顶尖人才,按照杰出人才、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分层次予以认定,在资金奖励、引进落户、人才安居等方面“一对一”按需给予支持。配合市级部门为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等主动提供人才服务。通过“政企校研联手”“以产定培”“订单育才”等方式,补充紧缺急需人才,提高人才培养的精准性、实效性。

9.深化科技人才储备。加大青年人才支持培养力度,推荐优秀科技人才评选“运河英才计划”,为入选人才提供各项支持。实施科技创新人才资助计划,每年支持20个左右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和50名左右杰出青年科技工作者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持续创新发展。深化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全面推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培育高技能创新人才;支持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以引育高层次、高质量博士后人才为着力点,全方位提升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创业能力。

10.营造人才发展环境。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数字化“运河英才卡”打造多维服务集成和多方资源共享的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高品质人才社区,为各类人才更好地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条件。优化人力资源产业园区“一站式”人才服务站点,提升服务便利度,形成人才服务工作新机制。

11.完善人才评价体系。构建用人主体、行业主管部门、人才主管部门三级评价认定体系,扩大用人主体评价自主权。分类制定人才认定标准,“一业一策”精准评定人才。丰富多元人才评价方式,采取备案认定制和评审认定制等方式分类评价。实施全周期评价制度,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适当延长从事基础研究人才、青年人才等评价考核周期。完善人才评价资格联审体系,建立基于道德操守和诚信情况的评价退出机制。探索引入高端猎头、人才测评等机构,依托第三方机构开展人才评价。

(四)产出创新成果增实力

围绕科技创新成果“研发、应用”两端加强主动布局,体系化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前沿技术突破,加快催生一批原创性、引领性技术成果;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运用,快速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12.强化知识产权布局。推动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通州分中心高效运行,为企业提供专利预审支撑、知识产权快速维权、协同保护、融资保险等“一站式”综合服务,加快企业高价值专利培育。积极发挥北京(中关村)国际知识产权服务大厅通州工作站作用,为企业提供国际知识产权服务。积极落实《通州区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工作方案》,开展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工作。

13.加强高水平创新成果产出。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争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任务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实施,争取产生“杀手锏”技术成果。全面落实全市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行动计划部署,组织开展一批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专项,分类采用“揭榜挂帅”“赛马式”等组织模式,支持骨干科技企业联合区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优势主体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及示范应用。

14.提升专业化科技中介服务。加强与科技联盟、协会合作,积极培育一批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统筹谋划布局一批区域型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有效促进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易和成果转化。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公共服务平台,促进科技成果线上线下高效对接。加大技术转移管理人员、技术经纪人、技术经理人等专业化人才引进培育力度,推动技术转移资源、信息、经验加速共享和扩散,有效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五)完善创新生态激活力

以需求牵引为出发点、资源协同为着力点,加强技术、资金、活动、场景等创新生态要素的高效配置与协同联动,营造具有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强化科普宣传工作,推动科创资源科普化,有效惠及民生,实现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两翼齐飞。

15.加快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集聚。引导科技创新资源围绕北京城市副中心数字经济、现代金融、先进制造、商务服务、文化旅游和现代种业等六大重点产业领域和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能源三大未来产业靶向发力,通过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加速集聚优质企业与重大创新项目,进一步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深度支撑“十百千”产业集群培育。持续优化“四区三镇三园”产业空间布局,推动特色产业园区集群化发展。

16.打造开放化创新应用场景。围绕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和新型城镇化示范区的总体布局,深入推进智慧之城、文旅之城、宜居之城、绿色之城等场景建设与具体产业核心技术突破相衔接,建立技术供给和场景需求互动演进的创新机制,加速重大技术成果转化落地和迭代升级。依托“全域场景创新之城”建设工程,加速全域多元化场景全面开放,鼓励运用市场化机制,新增一批优质科技企业深度参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应用场景建设,打造场景创新应用示范高地。

17.加大对科创企业投资支持力度。有序扩大北京城市副中心产业引导基金、通政创新(北京)股权投资基金规模,进一步通过“母基金+参股+直投”等方式培育具有成长潜力与市场竞争力的优质企业和项目。发挥有条件的国有企业优势,利用创业投资基金加大对行业科技创新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的投资力度。鼓励行业骨干企业、科研机构、创新创业平台机构等参与创业投资,新增一批专业性创业投资机构。

18.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全力办好北京城市副中心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论坛、中国北京种业大会等国际性会议活动,积极参与中关村论坛、北京服贸会、京港洽谈会等活动,促进区域新技术、新产品的信息交流、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统筹用好国际友城、驻华使团、国际性商协会、国际组织等外事资源,提升论坛活动国际化能级。

19.推动科技创新资源科普能力提升。发挥创新主体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促进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协同发展,为创新成果宣传推广提供更多途径;调动创新主体参与科技工作热情,向公众广泛普及创新成果,丰富提升科普基地数量与质量。积极推动农村科技小院建设,打造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人才培养平台,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探索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20.全面深化区域协同创新。发挥疏解功能,用好“四区结对”“通亦协同”等协同工作机制,加快承接优质溢出科创资源。紧盯“三城一区”优势科技资源,加快探索建立合作对接的有效机制,促进科技资源与创新成果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转化落地。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作用,用好“通州北三县”“通武廊”区域协同机制,通过设立区域协同技术创新专项、联合组建技术创新联盟、搭建科技资源共享云平台、开展科技资源对接活动等方式,深入推进创新主体跨区域合作、创新成果跨区域转移转化、创新人才跨区域自由流动,全面提升区域优质科创资源承载力。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由区领导挂帅、相关部门协调联动的灵活推进机制,强化各部门责任分工,细化工作任务,分级分类做好创新资源导入与集聚的服务保障,形成推进行动计划落地实施的强大合力。

(二)创新招引路径

加快落实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促进市场公平竞争,优化营商环境,结合新施行的《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创新应用场景、金融投资等招引手段,探索做大科技创新增量的新路径,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三)加大政策支持

持续加大财政对科技创新资源的投入与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市级先行先试政策在我区落地,主动探索适应科技创新范式变革的科技服务机制,用好《北京城市副中心加强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支持办法》等政策体系,加大创新资源正向激励措施,夯实人才服务、资金投入、要素配置等服务保障,对各类创新主体加大创新成效导向的激励,营造高水平科技创新环境。

(四)优化体制机制

做好与“全域应用场景创新之城”建设工程和“十百千”产业培育工程的有序衔接。用好“四个一”、服务包、创新伙伴、企业服务专员等创新体制机制,强化优质科技资源的服务能力,使创新资源落得下、留得住、发展好。

(五)强化工作落实

建立工作任务清单,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挂图作战,按照节点化督办、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制定实施方案,扎实推动工作落实。

附件: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城市副中心科技创新资源倍增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相关解读

主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     承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通州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120001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947号 京ICP备200152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