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通州区交通委员会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聚焦“大党建、大交通、大统筹、大协同”定位,以《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为基本遵循,围绕副中心交通行业高质量发展大局,持续深化交通运输部门法治政府建设。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年初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纳入2024年理论中心组和全委培训学习计划,制定了2024年法制工作要点,全年认真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制定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各7项,把主要负责人述法纳入年终述职。落实主任办公会会前学法制度,全年共组织了4次会前学法。党政主要负责人在主任办公会上讲述《毫不动摇坚持全面依法治国重大原则》。
(二)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
1.贯彻全面深化改革部署,优化交通领域体制机制
一是推进机构改革,打牢“大统筹”职能发挥基础。4月23日顺利完成区交通委揭牌仪式,推动由单纯业务主管部门向“交通综合协调+业务主管”部门转变。二是突出规划引领,夯实构建“大交通”格局根基。协同区规自分局共同推进街区道路优化与实施工作,其中推进M101线手续办理并加快建设、编制通州区公交线网布局(优化)方案、建设六环高线公园等15项2024年任务已完成年度目标。三是创新工作方法,逐步健全“大协同”工作机制。以牵头协调重点项目为牵引契机,以春明路为先行试点,牵头区发改、规自、住建、交通、征收、乡镇等多部门进行研究会商,极大程度减轻了征拆及开工压力。
2.聚焦基础设施,统筹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一是加快推进重点道路工程项目,统筹推进万套保障房周边道路建设。聚焦市级机关二期搬迁交通保障工作任务,按照“日推进,周调度”机制,安排专人盯办,目前已完成了多个项目。二是统筹推进四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将四大综合交通枢纽项目纳入《2024年通州区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按月收集任务进展情况,适时调度督办。三是加快推进罗庄综合检查站建设。2024年1月已完成项目红线外工程及公安大棚等建设,并按照市区政府要求会同区公安、公路等部门实现临时安检功能,保障了通清路按期通车。
3.立足新增职能,统筹做好新兴业态综合管理
一是强化快递末端网点投递服务质量问题治理。摸清底数,及时与各相关单位共享2735家邮政快递备案末端网点台账、3545辆快递车辆电动三四轮台账等信息。完成470个行政村的农村区域投递服务能力普查工作。二是做好北京城市副中心区域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试点工作。9月30日起,在城市副中心区域33平方公里范围内开展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试点运营工作中。区交通委认真制定有针对性的车辆投放计划和停放区设置,指导3家试点企业圆满完成3000辆共享电驱动车投放运营工作,保障行政办公区及周边区域的通勤及短途出行需求。
4.立足群众需求,打造便捷的公共交通体系
一是优化公交服务水平,完成公交线网优化方案编制。牵头组建线网优化研究团队,先后整理约640万条客流和站点数据,形成《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公交线网优化研究方案》。二是加强重点区域公共交通接驳保障。围绕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含章园、绿心三大建筑、北京鲜活农产品批发中心、亦庄火车站、环球度假区等重点区域公交出行需求,制定接驳保障方案,并协调客运企业逐步推进落实。三是积极推广定制公交。会同区教委组织市公交集团于春季学期开行通学公交线路70条;秋季学期开行通游公交线路67条,进一步满足市民定制化出行需求。
5.压紧压实责任,全面提升行业监管水平
一是推进北运河(通州段)航道监管。加强北运河航道内航标巡视,2024年完成现场巡视22余次,有效维护了航道通航条件。做好游船企业管理工作,对辖区内3家游船企业入户检查32户次,三家企业共开展应急演练3次,共投入运营船舶168艘,运营船舶1.11万航次,客运量12.36万人次。二是加强出租租赁行业管理。对巡游出租企业临时性燃油补贴工作按规定进行审核报送;按照流程办理巡游出租车“油换电”工作,对补贴资金情况进行审核。完成通州区未备案企业从事小微型客车租赁企业摸排工作。三是加强货运行业管理。坚持每季度、重要节假日时点等召开行业安全生产会议。配合市交通委组织开展危货驾驶员技能培训3次,共计210余人现场参与培训。抓好违规企业清理。
6.优化执法方式,全面提升执法效能
一是区域联动,凝聚执法合力。深化京津冀地区交通运输执法协作,同天津武清、河北廊坊治超办签订《京津冀“通武廊”区域联合治超工作协议》,健全完善政府联合执法工作机制。二是严厉打击客货非法、违法运输行为。严格规范交通运输行业执法检查。今年以来,开展执法检查22万余起次,行政处罚4508起。推进北京市交通行业一体化综合监管工作,提升非现场监管效能。三是保持治超执法高压态势。按期召开全区治超工作专题会议,印发年度工作方案,进一步压实成员单位治超责任。落实源头治理、非现场监管和综合检查站执法全面工作。
7.强化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
层层压实责任,强化行业监督检查和风险管控。定期督促各行管部门落实企业安全风险源月度审核与季度风险动态更新工作,由行管部门指导,督促企业对风险源制定并落实管控措施,定期开展季度会商和风险源更新。
8.加强职能转变,为民服务解民忧
一是做好“接诉即办”工作。严格执行“日碰头”“周调度”工作机制,以每日诉求分析管理为核心,全年共承办工单4599件,平均响应率100%、平均解决率97.92%、平均满意率98.42%,平均得分98.33分;承办市交通委12328系统工单872件。承办网格工单225件。主动吹哨49次,配合参与吹哨报道179次。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2024年共接待来人、来电接待咨询5.8万余人次,共办理运输类政务服务事项4.8万件,比2023年同期增加了9%。其中互联网线上申请4.15万件,占比达86.5%,比2023年同期增加了10%。共办理小客车指标业务1.6万件,其中账号信息变更1.35万件,家庭摇号申请533件,多车转移、夫妻变更1645件,个人及企业摇号322件。
(三)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
所有重大行政决策均严格履行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等法定程序,严格依法依规决策。全面落实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和公平竞争审查,聘请法律顾问对提交区长常务会审议的方案和合同进行合法性审查。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全部经集体讨论决定。2024年审查公平竞争领域文件187份,审核合同178份,审核提交区长常务会审议的方案5件。
(四)持续健全执法制度体系和执法监督工作
一是持续强化制度建设,牵头制定《道路运输许可证件注销实施细则》、《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意见》等文件,修订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并组织培训宣贯。二是动态梳理调整委权责清单581项。三是强化对行政处罚案卷抽查评查,全年共抽查200余卷,做好了市、区部门案卷评查的组织协调工作,审核重大行政执法案件50件。
(五)强化法治宣传教育
一是年初制定了普法工作意见,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普法工作首要政治任务。二是各执法部门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执法办案全过程,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工作要求。三是通过组织法治讲座、法制例会研讨交流等形式,组织全体执法人员开展学法专题活动,今年共进行集中专题培训学法20余次,提升了集体学法的效果。四是通过制作发放宣传品等宣传形式,认真组织4.15国家安全日、档案法、安全生产法、网络电信诈骗、反有组织犯罪法、民法典、公平竞争宣传、质量月、防灾减灾、12.4宪法日等法治宣传活动。五是加大新闻宣传力度,2024年“副中心交通”公众号全年共发布291条内容,发布量同比增长94%,点击率5.8万次,同比增长81%。
二、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
(一)法治意识、法治思维培树与法治政府建设要求还有差距
工作中常受惯性思维影响,部分工作在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等方面主观能动性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法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法治培训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培训内容方面,综合法规培训多、专业法规培训少。培训形式方面,讲课多、交流研讨少,培训形式还不够丰富。
三、2024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坚持强化法治思想
一是把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委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明确领导干部在推进依法治国方面肩负的重要责任,不断提升系统法治意识、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二是坚持主任办公会会前学法制度,深化学法用法。把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能力作为学法的核心,组织开展会前学法4次。三是为全面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党政主要负责人在办公会上带头讲法治课。
(二)坚持统筹法治建设
主要负责人对交通法治建设工作坚持亲自筹划、重大问题亲自组织研究、重点工作亲自督导落实,党组会每年专题听取审议上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相关工作汇报,多次对委内相关执法工作规定、方案和实施细则等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进行专题研究。以上带下,上下贯通,推进全委形成重视法治、践行法治、推进法治建设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法制等多部门多渠道参与的决策机制
坚持重大决策有法制部门参与,重大事项由法制部门审核,推进严格依法决策。全面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加强对党组文件、重大决策的合法合规性审查,聘请法律顾问对合同合法合规性审查,2024年我委签订的所有合同都经法制科和法律顾问审核,全年共合同审核178份。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全部经集体讨论决定,全面提升了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
(四)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
突出抓好法治体系队伍建设,努力建设好高素质的法治工作队伍,为交通运输执法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四、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5年,交通法治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大党建、大交通、大统筹、大协同”职能定位,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一体化”综合监管、强化交通执法能力现代化、促进矛盾纠纷有效化解为抓手,进一步加快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部门现代化治理体系。
(一)重点工作实现新突破
1.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把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理论中心组、干部学习计划,切实让依法治国重大战略思想深入人心、深入工作、深入交通建设实践。对标《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统筹推进交通法治政府部门建设,推进各项工作依法、规范运行。
2.持续深化法治政府部门建设
一是完善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和年度述法工作。二是加强统筹协调,加快区域交通互联互通。三是注重便捷高效,推进交通绿色低碳发展。四是坚持交通先行,做好综合交通服务保障。五是深化交通综合治理,完善和谐宜居环境。
3.推进交通行业转型,打造政务服务名片
一是积极响应群众诉求。明确共性热点问题,完善“接、转、办、跟、督、考”各环节工作,形成一案一分析、一案一督办、一案一对照的工作机制,运用好吹哨报道机制,进一步调动各方力量参与诉求办理和社会治理。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证照分离”各项改革,持续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一件事”、“一业一证”改革等工作的有效落地。三是加强行业管理。加强公交、客运、水运、出租、汽车租赁、轨道等企业行业监管及现场检查,促进企业安全规范运营。四是加强交通运输各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力度,筑牢行业稳定屏障,为企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4.强化交通综合执法,全面提升执法效能
一是在规范文明执法、优化案卷评查、指导性案例工作上加大力度,在组织开展常态化联合巡查和专项治理活动中锻炼队伍,深化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数字化应用。二是关注新领域新问题,推动协调共管共享共治。聚焦安全生产、交通运输新业态监管、水运执法等重点领域,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细致研究、学习借鉴、广泛交流、加快突破。搭建和交管、城管、市场、属地多领域联勤联动工作机制,全面提升执法办案能力,促进行政执法与交通运输业务工作相融合,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二)日常工作高质量推进
1.强化法治工作统筹
一是制发年度重点工作要点,明确任务、要求。二是做好市交通委年度法治政府部门建设评价指标的落实工作。
2.强化法治保障
一是强化对规范性文件、重大执法决定、合同的合法性审核,严守法律红线和风险底线。二是围绕交通新业态和交通管理重难点问题,开展监管与执法研究。
3.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工作
一是落实工作人员和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加强对国家法律法规学习。二是拆解亮点工作经验,讲解核心要点,提升全系统法治水平。三是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显示屏等载体、渠道加强普法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