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举办通州区专场 副中心“千年之城”画卷徐徐展开

日期:2024-09-13 09:47    来源: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陈施君

分享:
字号:        

昨天,本市召开“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通州区专场,通州区委副书记、区长郑皓作主发布时表示,坚持“一年一个节点,每年都有新变化”,城市副中心的框架已然拉开。目前,副中心规划综合实现率已达到52.7%,民生福祉持续改善,“6+3”产业蓄势腾飞,投资热度日益增强。下一步,通州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聚焦答好市委“二十年之问”,坚持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发展样板。

发布会上,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王永杰介绍了城市副中心产业发展以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北京绿色交易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乃祥介绍了绿色交易所服务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的经验做法;通运街道紫荆雅园社区楼门长周治国分享了参与“副中心有我”的故事。

“6+3”产业蓄势腾飞

副中心加快培育高质量的发展动能,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打造数字经济、现代金融、先进制造、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现代种业六大产业集群,布局未来信息、未来能源、未来健康三大未来产业,投资热度日益增强,今年1-8月新设市场主体2.5万户,居全市第一。

金融业成为副中心支柱产业,全区累计注册金融及关联机构460余家。数字经济成为副中心新的增长点,积极推进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建设,大力发展元宇宙、网络安全等数字产业,无人驾驶小巴已在城市绿心投用,高级别自动驾驶3.0示范区建设基本完成。医药健康产业成为副中心创新发展新引擎,目前汇聚了北大人民医院、友谊医院、东直门医院等9家三级以上医院,其中7家已运行,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将于今年年底前开诊,首儿所通州院区已经开工建设,预计2026年投入使用。全区医药健康领域研发机构达到33个,医药健康市场主体近500家。去年医药健康产业年收入超260亿元,今年新落地医药健康企业110余家,增长近30%。

当前,副中心正着手开展产业发展“三大工程”。一是科创资源倍增工程。向“三城一区”看齐,加强与大院大所、知名高校合作,落地一批重点实验室,引进一批创新人才团队,培育一批技术优势突出的创新型企业。二是“全域场景创新之城”建设工程。以自动驾驶、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为重点,全面开放副中心场景资源,布局一大批标杆示范场景,为新技术应用和企业发展提供广阔舞台。三是“十百千”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围绕“6+3”高精尖产业,不断整合上下游、左右岸,梯度培育若干十亿、百亿、千亿产值的产业集群,形成符合副中心定位的产业生态圈。

六环高线公园建设今年将局部启动

副中心坚持“一年一个节点,每年都有新变化”,连续四年保持千亿投资强度,框架已然拉开,副中心规划综合实现率从29.2%达到52.7%。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阶段性成果,行政办公区自2019年初启用到2024年初全面投用,约3万人员迁入副中心。

通州区在做好功能承载的同时,高标准推进副中心城市建设,精心构筑一流的城市框架。依托东六环路,结合东六环改造和高线公园建设,打造一条功能融合、清新明亮的创新发展轴。东六环入地改造工程,地下长9.2公里,最大埋深75米,目前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在东六环原有道路基础上,今年还将局部启动六环高线公园建设,打造世界级的公共活力空间,主要体现在引领创新发展、彰显高质量城市融合,成为近零碳排放示范项目。第一个特点是串联程度高,公园南北长14公里,宽300—500米,将实现四道贯通,也就是漫步道、跑步道、骑行道和无人驾驶游览车道,串联起宋庄艺术创意小镇、行政办公区、运河商务区、城市绿心和文化旅游区五大功能区。第二个特点是功能集成度高,包括国际交往、商业零售、亲子互动、文化体验等功能,尤其布局了老百姓最喜爱也最急需的球类运动、极限运动、儿童拓展等200余处公共活动场地,同步建设花园城市样板工程,绿化覆盖率将由50%提升到80%。第三个特点是辐射带动力高,项目建成后将辐射带动周边约500万平方米和十几平方公里的城市空间,不断提升周边区域市场活力和价值要素。

在东六环路西侧,作为京津冀“一小时交通圈”的重要一环——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正在加快建设,建成后的综合交通枢纽具备站城融合、真正实现了地下枢纽地上城,绿色低碳、阳光站厅,高效换乘、互联互通三大亮点,预计年底前主体基本完工。

三大文化设施今年以来吸引超700万人次客流

副中心深化文旅商体融合发展,不断跃升城市吸引力,逐渐成为全国新的旅游目的地。三大文化设施今年以来接待游客超700万人次,一跃成为北京文化新地标。北京城市图书馆开馆半个月吸引读者近18万人次;北京艺术中心开幕至今举办近400场演出活动,暑假期间场场爆满;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探秘古蜀文明——三星堆与金沙”展一经亮相便成顶流,成为今年暑期北京最火爆的打卡地之一。三大文化设施正在建设约25万平方米的地下共享空间,将三大文化设施串联起来,约14万平方米的配套商业设施,也将在年底陆续投入使用。环球主题公园自开园以来迅速成为全国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去年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带动环球商圈客流约1600万人次。

为丰富文旅产品供给,副中心文化旅游区还将推出一批重点项目。“湾里”项目计划明年下半年开业,包含北京最大的奥特莱斯商业综合体,以及集综合餐饮、社交、游乐、策展、科技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商业小镇,打造24小时不夜城。“顶点公园”项目集合了小猪佩奇、芭比娃娃、托马斯等国际顶级IP,目前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计划2026年暑期营业。海昌海洋公园布局了主题海洋馆、主题酒店,将为大家提供一种集生态、娱乐、体验、度假于一体的新型海洋度假生活方式,目前,该项目用地已经成交,将于年内启动建设。三个项目建成后,预计再为文旅区带来超900万人次的游客。

同时,副中心强化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在运河沿线城市率先制定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建设规划,建立起“一河三城、一道多点”的整体保护格局,构筑全方位的历史文化传承体系。着力拓展大运河文化价值,深入挖掘独具特色的漕运文化、古城文化、融合文化、创新文化,形成具有城市副中心特色的大运河文化符号。今年2月,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文化旅游景区。副中心创新推出“运河有戏”演艺品牌,制定“副中心演艺20条”,打造大运河音乐节、开心麻花喜剧生活节等演艺标杆,谋划推进沉浸式演出、大运河实景演出等精品旅游产品;持续擦亮“通通来运动”体育品牌,精心组织运河骑游季、运河赛艇大师赛、龙舟赛、桨板赛、城市副中心马拉松等系列活动;依托大运河文化资源,坚持水上岸边室内互通,将在大运河西岸东关大桥至玉带河大桥段,新增一处集亲水、潮玩、体育与文旅于一体的滨水时尚活力空间,在大运河东岸,对标国际一流滨水案例,打造多元融合的国际滨水空间示范段,推动大运河滨水岸线文旅商体融合发展。

副中心与北三县已累计签约项目210余个

副中心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执委会挂牌成立、高效运行。京唐城际铁路已通车运营,厂通路及跨潮白河大桥即将完工。北京城市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揭牌运行。连续5年举办项目推介洽谈会,累计签约项目210余个,总体落地率达89%。在全国率先实现政务服务跨域通办,服务事项达3600余项。

此外,副中心聚焦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产业三大关键领域,强化能源、生态、文化三大重点支撑,加快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成功入选首批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试点地区和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城市,北京绿色交易所落户副中心,并升级为国家级绿色交易所。成功创建北京平原地区首个国家森林城市,全面启动花园城市示范街区建设,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生态画卷已经慢慢变成美好现实。

“副中心有我”推动干群双向奔赴

副中心持续推动公共服务提升,北京第一实验学校等15所市级优质学校入驻,通过集团化办学、名校办分校等方式,实现全区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人民大学通州校区今年9月进入先期运行阶段,清华大学通州金融发展与人才培养基地项目年内将实现主体结构封顶,预计2026年建成。副中心轨道交通里程居全市平原区最高,目前已经开通7条线路,轨道交通22号线预计2025年建成通车,M101线一期工程也已经开工建设。

副中心持续推进基层治理,以“基层治理年”建设为抓手,形成了多元主体参与基层治理的机制,构建了以党建为引领的“副中心有我”社会动员体系,实现了基层工作人员和群众的双向奔赴,“党建引领多元有你”工作法,获评全国社区治理“十佳”案例。宜居性、便利性、安全性等民生调查指标逐年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本报记者陈施君

主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     承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通州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120001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947号 京ICP备200152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