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正到民族小学调研,强调要高度重视、真正做好幼小衔接,要下大力气支持民族小学打造成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共同繁荣的优质特色学校

发布时间:2022-11-01 文章来源:区教委 【字号
分享:

10月11日,区教委主任曾祥正就幼小衔接工作到民族小学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曾祥正同志强调,要高度重视、真正做好幼小衔接,进一步推动幼小衔接工作的研究与实践。同时,要下大力气支持民族小学打造成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共同繁荣的优质特色学校。在实现优质的过程中,每一所学校都不能落下。





民族小学位于通州区回民胡同,创建于1938年,现有在校生中,有汉、回、满、蒙古、土家、撒拉、东乡7个民族的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占比超过20%。学校紧紧围绕民族特色,秉承“融合尊重,悦纳发展”的理念,以“培育具有良好习惯及深厚民族情怀的和悦少年”为育人目标,打造校园环境,开展角球、柔力球、花毽等民族体育项目,组建民族乐器、民族舞蹈等民族艺术社团。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北京市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北京市学校文化示范校、北京市基础教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先进单位。

曾祥正现场查看了校园环境和校内设施,向校长了解了学校办学历史、办学理念,以及在校少数民族学生和民族教育开展情况。

早8:20,曾祥正和区教委部分科室人员、教师研修中心研修员等人分别走进一年级两个班级,聆听了语文和数学课。

课后,曾祥正主持召开幼小衔接专题座谈会。当堂语文课授课教师赵蕾结合教学实践,对零起点教学谈了自己的看法,针对零起点学生,要帮助学生尽快养成学习习惯,通过更深入广泛的家校合作,为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研修员对课堂进行了点评。研修员认为,授课教师在课堂节奏的把握、规则意识的培养、学具的应用、游戏化情景化的教学方式的使用,以及在课堂上能够给予学生鼓励等方面均给予了肯定。同时,针对幼小衔接给出相应建议。2021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并制定了《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针对小学一年级入学,提出身心适应、生活适应、社会适应和学习适应4个方面、16个要点。结合文件要求,建议针对零起点教学要放慢教学进度,尤其是刚入学的第一个月,让新生逐步适应新学校、新环境、新教师、新同学。同时,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多动手或通过游戏化的教学设计,使学生手心脑同步活动,让孩子的思维得到发展和锻炼,帮助学生缓解课堂教学的疲劳感。在幼儿园大班阶段,可开展参观小学的活动,形成孩子对小学的认知和预期,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研修员介绍,从上个学期开始,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进行了针对一年级新生、幼儿园儿童以及家长的相关调研,基于调研结果,建议老师要对学生做好前测,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同时,总结学前儿童的学习经验,教师研修中心已经开始进行入园准备、集体教学、生活化教学等入学适应课程的开发工作。通过项目研究引领,实现网络研修覆盖,给予家长和老师幼小衔接方面的支持,引导其树立正确认识。邀请专家为家长做入学适应方面的答疑,缓解家长焦虑。

学前教师代表介绍了幼儿在园的教育情况,从小班开始,幼儿园在生活方面就已经开始共同交往、合作学习的培养,注重对孩子积极性、主动性的促进,激发孩子的自我思考和学习能力,通过这些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到小学后更顺畅地进行知识的学习。

随后,民族小学校长白海东对学校在幼小衔接方面开展的工作进行了介绍。一是对一年级新生基本情况、家长心理情况等进行更为精细的调研;二是对三新老师进行培训;三是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四是对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让家长做好充足准备;五是培养孩子阳光自信健康的心理;六是加大巡课力度,调研教师需求,听取合理化建议,改善教师工作环境,通过组织“和悦”论坛,加强教师交流研讨,为教师成长创设条件。

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分院)院长孙翠松对民族小学在幼小衔接方面的成效给予了肯定。在“双减”背景下,一年级的零起点教学非常关键,对学生社会关系的衔接,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都非常重要。通过学前与小学部的联合调研,将调研成果与学校共享。孙翠松指出,做好幼小衔接,要明确幼小衔接的关键点,包括衔接的内容、方式、心理适应、社会关系等多个方面。要找准儿童原有经验与现在教学课程之间的关联点,以此作为突破口,真正实现幼小衔接。在幼小衔接的准备方面,要做好充分地学情调研、明确目标。从教研的角度上来说,要引领学校进行专业化研修,注重加强学习目的的分析和调研,从学前到高中各个学部要进行专业协同和联合教研,引领广大教师积极主动开展各学段之间的衔接。

区教委学前教育科和小教科负责人表示,通过走进学校、走进班级,对民族小学的班级管理、师生关系、课堂教学都十分认可。教委层面将积极为基层学校提供支持。同时指出,学前阶段,在游戏化、情境化、生活化的教学中,要进一步明晰对儿童能力的培养,注重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对于课程,要做好大任务的设计、抓住课堂生成这一关键环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教育教学更有核心竞争力。

区教委副主任付树华表示,一是要明确重点,二是要进行联合教研,三是要积极主动。幼小衔接要符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规律,在“双减”背景下,必须高度重视学段衔接,而衔接的主体是在学校和幼儿园。在推进中,要强调双向衔接,从幼儿园到小学,一方面是教学方式的适应,另一方面是学习习惯的适应。在教研层面,要开展好跨学段的研修活动,教研员之间要进行相互地配合。各方都要积极主动,提高衔接的意识。要做好起始年级的家校协同,在入学前要开好家长会,日常要加强与家长一对一的沟通,通过沟通,了解学生在校表现,有利于学段衔接以及缓解家长焦虑,家校携手,共同帮助孩子提升。

座谈会最后,曾祥正强调三点:

一是充分肯定民族小学的各方面工作。老师上课的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尊重孩子的差异性,让学生充分表达。通过游戏化的环节设置,促进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这些可以看出,学校“和悦”的办学理念在学校各项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围绕“和悦”的办学理念,学校要充分调动广大干部教师的积极性,广泛发扬民主,凝聚共识。

二是要充满信心,把民族小学办成一所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共同繁荣的优质特色学校。我们对此充满信心,而且也要让每位教师充满信心,鼓足干劲。我们要实现让每一所学校都能优质,每一所学校都不能落下。在实现优质发展方面,民族小学是城区范围内唯一一所民族小学,承担着特殊使命,具有特殊地位,必须要办好,成为民族团结的一面旗帜。区教委将给予大力支持,将优质资源向民族小学倾斜。在特色发展方面,民族团结是党的政策,一定要在民族学校里得到体现,以高度的政治意识落实好。民族小学自身特色非常鲜明,要围绕民族团结进行充分挖掘,不仅是在体育、艺术等方面,也要在课程上予以体现,贯穿到教学的整个过程。学校要进行民族团结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校园文化的建设,实现民族团结与课程的融合。要立足通州本地特点,充分挖掘通州典型人物和历史故事,加强与市区相关部门的联系,争取相关支持,引入各类资源。让孩子接受民族团结教育,更重要的是促进整个教育教学的提升,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三是高度重视,真正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孩子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教育要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幼小衔接是人生关键的时刻,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要深入学习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分三个层面做好工作:第一个层面就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教研部门,小学和学前的职能科室、研修部门都要进行深入地对接和双向衔接的研究;第二个层面是学校和校长层面,学校要统筹考虑幼小衔接,比如半年的适应期应该要怎么做,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在全校开展相应的研修活动,让更多的老师参与进来。第三个层面就是教师层面和课堂层面。要根据孩子的身心特色,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老师要真正养成尊重孩子的观念,激发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展探究式的学习、情境化的学习。我们要对不同时期的情境化教学、教学活动、学习品质的养成等进行更加专业的研究和探索。

主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     承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北京市通州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120001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947号 京ICP备200152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