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万象更新。随着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副中心的方方面面都在向着“绿色”发展迈进,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营造绿色低碳生活风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绿向新,实现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良好开局。
一、顶层设计+绿色转型 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成效显著
绿色,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最鲜明的底色,2021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在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2024年2月,国务院批复《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对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作出系统部署。副中心连续出台《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建筑实施管理办法(试行)》等多个相关政策;发布《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林业碳汇试点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气候投融资试点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在重点领域顶层设计方面加快构建完善政策体系。
绿色发展理念深深融入副中心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结出累累硕果。目前,城市副中心拥有国家级绿色工厂13家;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M101线等轨道交通项目加速建设;“十一横九纵”道路交通网络日渐完善,实现400余公里绿道横贯南北、8个万亩森林组团串联东西,成为北京市首个平原地区国家森林城市,打造了“一心、一环、两带、两区”城市绿色空间格局。完成3000余亩平原森林增汇减排试验示范区建设,初步建成气候投融资项目库,现代农业试验区建设提上日程;深入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区域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城市副中心多能耦合实践入选生态环境部创新案例,城市绿心绿色供用能和碳管理项目入选首批国家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
二、绿色交通+绿色建筑 降碳减排低能耗
2024年通州区共新开8条公交线路,优化调整13条线路,撤销6条线路。公交站点500米半径覆盖率达到了94.57%,东小营、文旅区西区公交中心站项目建成。交通综合治理取得显著进展,东夏园交通枢纽建成投用,通马路、环球影城北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完工,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副中心的轨道交通路网越发完善。
2024年全区共淘汰燃油出租汽车496辆,更新新能源出租汽车343辆,现有巡游出租企业巡游电动出租车1675辆,新能源占比(除个体企业外)提高至100%。同时,在货运方面对全区国四排放标准营运货车进行拉网式排查梳理,定期更新柴油大户、国四营运柴油货车、新能源货车台账。期间,组织两批次100余户柴油大户企业召开现场政策解读会,累计为企业解读国四柴油货车淘汰和新能源货车更新政策1000余次,报废国四重型营运货车235辆,报废并更新为国六重型营运重型货车494辆,新能源货车增至508辆。市级年度任务指标完成率达180%,指标完成量和完成率分别居全市第一、第二。
2024年副中心全面实现新建建筑100%达到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新建公共建筑100%达到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要求。万达广场、云墅中心等85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总建筑面积1266.56万平方米。“绿色建筑+”融合发展有序推进,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稳步发展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不断提升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规模化推广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2024年全区共实施通州发展大厦、数字经济智城园等公共建筑绿色化改造64.2万平方米;清华大学通州金融发展与人才培养基地、华夏银行办公楼等超低能耗建筑20.2万平方米;实施装配式建筑265.65万平方米,占新开工建筑面积的63.58%。
三、绿色产业+生态环境 培养绿色发展新动能
在全区工业领域细分产业中,新能源汽车与交通设备产业已成为第一,智能装备、医药健康、新材料等细分产业也正稳步发展。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13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2家、碳中和认证企业10家、先进制造企业实施绿色化技改20家,提升区域发展的‘含绿量’,培养绿色发展新动能,打造创新驱动的绿色产业示范。
在协助企业绿色转型的同时,副中心也在清洁能源领域持续发力,累计培育黑鲸能源、京清数电、新源劲吾等重点未来能源企业45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余家。目前,副中心节能降碳企业,主要包括储氢、储热、清洁能源发电等源头降碳企业,节能技术与新能源技术服务推广等过程降碳企业,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终端降碳企业,碳交易、碳金融等降碳配套企业。积极推动气候投融资试点,加快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储备入库项目已达158个,涵盖了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两大领域。其中62个项目致力于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96个项目则着重于提高社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不仅如此,副中心持续深化数字基础设施绿色化智能化融合,探索开展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2024年副中心新建5G基站856个,基站总数已达6969个,全区实现5G信号连续覆盖,环球影城、三大文化建筑、友谊医院通州院区等重点区域实现5G信号深度覆盖。目前,全区已完成重点门户网站IPv6全面升级,推进IPv6与智慧城市建设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并率先在潞河医院开展IPv6办公场景应用。
在保持产业发展强劲动能的同时,副中心的生态环境也在持续改善。2024年全区PM2.5年均浓度33.9微克/立方米,全市排名第16位,同比改善9.6%,改善率全市排名第3,创历史同期最优;优良天数280天,同比增加26天,优良天占比76.5%;重污染天数1天(扣除沙尘),同比减少4天,三项空气质量考核指标均已均已超额完成市级下达的任务目标。
202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将在现有基础上,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力量,努力将城市副中心打造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要践行地、绿色发展制度改革先行先试区、绿色技术示范应用创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引领区。
主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 承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通州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120001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947号 京ICP备200152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