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仲裁以四度工作法为抓手推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发布时间:2022-04-02 文章来源:区人力社保局 【字号
分享:

受后疫情经济形势及“双减”“环球影城虹吸效应”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部分小微企业企业经营困难裁员或停产导致的存量劳动争议,及各大企业的复工复产后导致的新增劳动争议申请陆续进入仲裁程序,通州区案件受理数量呈现较大幅度增加,受理案件类型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

做为人力社保局的重要窗口部门,通州仲裁围绕副中心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这一核心,秉承公平公正、廉洁高效的服务宗旨,内优外联双管齐下,以提效加力度、延伸拓深度、联动增广度、党建拔高度的“四度”工作法为抓手,不断提升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处理效能,创新工作模式,妥善处理全区8034件劳动人事争议,在维护北京副中心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荣获2021年“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称号。

一、以群众满意为目标,抓突破,加力度,提效能

一是构建“诉前分流+速裁调解”模式。不断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纷服务体系建设,将调解小组和速裁小组合并,在确保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兼顾程序性和灵活性,对案件推行繁简分流,建立了“速裁、速调、速审、速结”的工作机制,积极开展简案快办、繁案精审的速裁工作模式,充分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及时实现。2021年,通州仲裁共计受理劳动人事争议8034件,同比去年增长11.47%。年末审结7789件,结案率为96.95%,其中,调解方式结案5051件,调解率为64.85%,终结率为70.01%,均高于全市指标任务。

二是积极响应“双减”政策。随着“双减”政策落地,通州仲裁迅速反应,明确由立案调解庭统筹,专人具体负责,妥善处理教培行业劳动争议,建立案件信息共享机制,对可能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重大集体争议提前干预,避免矛盾扩大化。自2021年7月26日以来,通州仲裁受理教育培训类公司的争议案件共计153件,涉及劳动者195人,教育培训机构70家,申请金额共计825.69万元

三是创新仲裁服务模式。结合仲裁业务工作特点,增强践行初心使命的行动自觉,积极开展送法进企、劳动法律法规政策宣讲,这是通州仲裁在疫情缓解后帮助企业理解、运用好劳动法律政策,营造和谐劳动关系的积极行动,也是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的具体实践。同时,通州仲裁统筹安排仲裁员在办案之余开展街镇包片指导服务。2021年,仲裁员下基层开展业务指导130余次,累计为辖区内企业企业提供政策指导50余次,惠及61家企业。并于11月份以线上直播的方式,面向辖区内百余家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开展劳动人事争议法律政策授课,满足企业对政策法规的需要   

二、以源头治理为抓手,勇创新,延深度,谋基层

一是深化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坚持“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不断延伸基层矛盾化解触角,于2021年新成立基层调解组织15家,全区街乡、园区、企业等各类调解组织达到92家,培训上岗调解员197名,覆盖全区22个街道乡镇。全区各基层调解组织共预防调处劳动争议3896件,均实现一案一档,各街乡调解组织全部推广使用“互联网+调解”服务平台。

二是建立基层仲裁派出庭常态化运行机制。为落实《北京市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提升辖区基层调解组织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努力将争议解决在基层,通州仲裁积极探索调解与仲裁衔接机制建设,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协同,率先在漷县、宋庄、台湖、马驹桥四个乡镇,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先行试点组建仲裁派出庭机构,增强与基层调解组织协同工作力度,就近就地开展调解和开庭服务。按照服务“两区”建设总体要求,于10月底实现中关村通州园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和通州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驻张家湾设计小镇创新中心审理庭成立挂牌。目前,通州区仲裁派出庭已开庭审理案件42件涉及劳动者59人支持金额46万元。

三是积极推动金牌调解组织创建。积极参与打造金牌调解组织活动,通州区漷县基层调解组织被选入2021年北京市第一批金牌调解组织。同时,为在全区打造一批工作基础好、制度机制全、办案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通州区不断加大调解员业务培训力度,全年围绕以案释法、旁听仲裁庭开展两次“线上”“线下”基层调解员培训,全区100余名调解员参与培训。

三、以统筹协调为契机,聚合力,增广度,汇多元

一是加强部门联动。与监察、社保等兄弟部门实现重大集体争议隐患案件信息共享、行动联合的联系紧密、运行有效的工作机制,对涉及拖欠农民工工资、用人单位停产停业等引起的社会影响大、严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大群体性案件,仲裁与监察启动应急联动机制,定纷止争保稳定;对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的问题实现一窗受理,及时高效不推诿。2021年,全年开展联合行动9次,协助辖区内多家单位对千余名员工进行妥善安置。

二是深化区内合作。与区人民法院召开劳动争议裁审衔接联席会议,就劳动关系解除的认定、仲裁阶段申请财产保全时的裁审衔接等疑难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全面深化通州区裁审衔接工作机制建设达成了共识。与区总工会建立“三联动”的工作机制,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对工作情况及辖区内出现的重大集体劳动争议等及时协商沟通;二是建立信息联通制度,依托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共享全区劳动人事争议收集数据,积极做好先行干预;三是建立服务共享制度,指定由区总工会购买服务的方式,在疫情防控等特殊时期随时向调解中心增派律师担任调解员,增援调解中心协助调解。深化与区司法局合作,将人民调解引入仲裁,建立司法与仲裁工作衔接确认机制,构建“人民调解+仲裁”纠纷综合治理新模式,将人民调解司法确认制度、人民调解以案定补机制作为“大调解”平台的两翼,实现人民调解与六方联动、司法调解、法律援助三项工作的对接,切实提高案前调解成功率。

三是推动跨区域协同。与亦庄、大兴劳动仲裁部门联合组织开展了为期三天的仲裁员联合培训,积极发挥亦庄新城新扩区域劳动人事争议协同处理工作协调小组的作用,就负责新扩区域劳动人事争议及时协调处理,就新扩区域劳动争议案件管辖不明确的,实行首接负责制,由最先接待的仲裁委员会先予立案,经审理发现不属于本委受理或者当事人提出管辖异议成立的,由联络员进行沟通移送。2021年就经济开发区新扩区域内企业立案管辖问题多次进行沟通,立案后顺利完成案件的移送。同时,在与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签署《关于通武廊劳动人事争议协同处理工作的意见》和《关于通武廊劳动人事争议处理过程中委托调查取证、委托送达仲裁文书的协同合作意见》的基础上,于7月份启动三地已建立的劳动人事争议协同处理联络机制,通过武清区仲裁实现跨区域案件送达。

四、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建机制,拔高度,强队伍

一是打造“五心”党支部。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忠心向党、公心履职、初心为民、净心律己、诚心聚力的“五心”党支部创建为积极开展党性教育,引导仲裁全体党员干部坚守正确的思想导向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形成互联互帮、履职尽责的常态化长效机制,全面增强仲裁队伍的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创新力、影响力。

二是完善仲裁工作机制。制定《调解工作注意事项》,规范细化仲裁案件流转工作流程;制定《仲裁院服务大厅工作规范》,明确导诉台、案件登记等各窗口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健全工作体制提升服务标准,紧抓优化仲裁机构内部治理结构;建立“挂牌督办”制度,重大案件处理及时高效。我们对涉及农民工的10人以上集体欠薪争议或涉案金额较大的欠薪争议案件,开通绿色渠道,实行专人挂牌督办制度,压实工作责任,狠抓案件调处,做好全部环节监督把控;建立案件约谈化解机制,针对辖区重大集体争议案件、影响社会稳定的案件,仲裁积极联合属地相关部门,对用人单位负责人进行约谈,力争通过调解方式解决问题。

三是加强仲裁员队伍建设。不断激发仲裁队伍活力,提高办案效能,加强专职仲裁员队伍建设,积极号召老仲裁员以身作则立榜样,年轻人主动向前站勇作为,在全院营造一种“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同时,通过参与业务比武大练兵、市级仲裁员培训、开示范庭、岗位流转学习、主题沙龙、党员积分管理等形式,加强通州仲裁文化建设,不断开

拓仲裁员视野,提高仲裁员业务水平。通州仲裁2021年召开案例分析及研讨会20余次,形成《自由贸易试验区新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研究》《关于完善劳动争议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课题研究》等多篇优秀调研报告。

在通州仲裁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2021年共收到当事人赠送锦旗18面,表扬信3封。新的发展阶段,通州仲裁将牢牢把握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机遇,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专业的服务方向,以维护公平正义为根本,在做好争议调解仲裁业务工作的同时,着力推进仲裁派出庭常态化机制建设,积极搭建园区争议化解平台,深入探索建立新业态调解组织,切实激发基层调解活力,大力推动“以案定补”机制落地,全力以赴维护好发展好北京城市副中心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主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     承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北京市通州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120001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947号 京ICP备200152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