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为医生带来“智能助理”副中心多家医院布局DeepSeek

发布时间:2025-03-10 文章来源: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字号
分享:

近日,北京市多家医院完成DeepSeek接入,记者走访副中心多家完成DeepSeek部署的医院,了解人工智能可以为医疗带来哪些变化。

快速信息整理

2025年2月22日,北京安贞医院率先在北京电信健康云平台成功落地DeepSeek-R1-671B满血版本地化部署,并于2月25日与医院HIS系统实现对接,在多个场景落地应用。

“除通用问答外,我们还在住院电子病历部分内容自动生成、住院电子病历质控、临床决策支持等场景得到应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信息中心技术总监周奕介绍。

医院正尝试让DeepSeek更深层次参与到电子病历质控的工作中来,通过大语言模型技术,自动识别各类医疗文书在病历内涵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医生。“过去我们也对电子病历在完成时限和完整性等方面进行了监控和提醒,但病历内涵质控一直是工作难点。接入DeepSeek后,这方面将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周奕说。

人工智能可以独立看诊吗?“就使用情况来看,目前人工智能更多还是作为‘助手’,为医生提供临床决策支持。DeepSeek虽然目前还不能真正‘看’到患者,但可以基于已有数据和知识库提供参考意见,是医生看诊时一个高效的辅助工具。”周奕介绍。

用途场景广泛

对怎么把DeepSeek更好应用于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也在进行探索和尝试。2月27日,医院医学数智创新中心、信息中心向全院发布了试用通知,让全院三个院区4000余台工作电脑都可以使用DeepSeek-R1-671B满血版大模型。

“DeepSeek接入的第一周,全院共有2.5万次访问,首日就有8000余次访问。”北京友谊医院医学数智创新中心办公室副主任王力华说,医院正在着力向全院医务工作者推广人工智能,鼓励所有人尝试使用人工智能。

越多医务工作者掌握人工智能的使用方法,就越容易找到人工智能在医院中的应用场景。王力华介绍,医院正通过开放性使用DeepSeek,收集相关数据和反馈,从而对人工智能在不同场景下的效果进行研判。目前,人工智能已经在全院30余个系统中接入,临床医生、药师、检验科医务人员都在根据自身工作需要加以使用。

有了反馈,医院下一步计划从中找到准确度高、需求量大的问题,深度集成为较为固定的应用场景,开发出DeepSeek的“新功能”。“在医院进行人工智能功能探索的优势在于,使用人工智能的医务工作者对所提问题的答案往往有较为明确的知识储备,可以辨识回答的准确度,提升收集数据的效率,为后续固定场景研发打下良好基础。”王力华说。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医院信息化建设脚步不断加快。在副中心,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也完成了DeepSeek-R1大模型本地化部署、北京胸科医院AI数智药师正式上岗,智慧医院离我们越来越近。

主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     承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通州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120001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947号 京ICP备200152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