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行政检查单 | ||||||
检查时间: | 年 月 日 时 分 秒 | |||||
任务名称 | ||||||
任务编号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身份证号 | ||||||
名称 | ||||||
类型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经营者姓名 | ||||||
住所或地址 | ||||||
联系方式 | ||||||
检查来源 | □日常检查 | |||||
□专项检查 | ||||||
□投诉举报 | ||||||
□转办交办 | ||||||
□证后核查 | ||||||
□巡查检查 | ||||||
序号 | 检查项 | 检查要点 | 检查标准 | 检查方式 | 实施层级 | 检查结果 |
1 | 对未建造放射性污染防治设施,或者防治设施未经验收合格,主体工程即投入生产或者使用情况的检查 | 【1】现场检查建设单位放射性污染防治设施投运情况。 【2】非现场在系统查到放射性污染防治设施设计、施工、投运情况。 |
【1】通过现场检查,建设项目配套建设的环境放射性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2】通过非现场检查,建设项目配套建设的放射性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
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 | 市、区 | □未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 □不涉及 问题记录________________ |
2 | 对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建成即投入生产或者使用情况的检查 | 【1】现场检查建设单位环保设施投运情况。 【2】非现场在系统查到环保设施设计、施工、投运情况。 |
【1】通过现场检查,建设项目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2】通过非现场检查,建设项目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
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 | 市、区 | □未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 □不涉及 问题记录________________ |
3 | 对建设单位依法备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情况的检查 | 【1】现场检查依法备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 【2】非现场在系统检查备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 |
【1】通过现场检查,建设单位依法向生态环境部门备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 【2】通过非现场检查,建设单位向生态环境部门备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 |
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 | 市、区 | □未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 □不涉及 问题记录________________ |
4 | 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告表未经批准或者未经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同意,建设单位擅自开工建设情况的检查 | 【1】现场检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检查其经审批部门审查批准或经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同意的情况,以及建设单位开工建设的情况。 【2】非现场查阅资料或联系建设单位,了解审批及开工建设情况。 |
【1】通过现场检查,未发现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依法经审批部门审核批准后或者重新审核批准后同意的,建设单位方可开工建设的情况。 【2】通过非现场检查,未发现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依法经审批部门审核批准后或者重新审核批准后同意的,建设单位方可开工建设的情况。 |
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 | 市、区 | □未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 □不涉及 问题记录________________ |
5 | 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告表未按规定重新报批或者报请重新审核,建设单位擅自开工建设情况的检查 | 【1】检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时,建设单位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况。 【2】检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五年,建设单位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报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的情况。 |
【1】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2】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五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已报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 |
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 | 市、区 | □未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 □不涉及 问题记录________________ |
6 | 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告表未依法报批,建设单位擅自开工建设情况的检查 | 现场检查需要审批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的报批情况。 | 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的建设项目按名录要求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由建设单位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在批准后开工建设。 | 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 | 市、区 | □未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 □不涉及 问题记录________________ |
7 | 对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后,建设单位未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情况的检查 | 检查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后,建设单位按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情况。 | 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后,建设单位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 | 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 | 市、区 | □未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 □不涉及 问题记录________________ |
8 | 对建设单位未将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纳入施工合同的情况的检查 | 【1】检查建设单位将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纳入施工合同的情况,其中包括环境保护设施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 【2】检查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同时组织实施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中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的情况。 |
【1】建设单位将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纳入施工合同,保证环境保护设施建设进度和资金。 【2】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同时组织实施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中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
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 | 市、区 | □未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 □不涉及 问题记录________________ |
9 | 对建设单位编制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未落实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以及环境保护设施投资概算的情况的检查 | 【1】检查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按照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的要求,编制环境保护篇章,落实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以及环境保护设施投资概算的情况。 【2】检查建设单位编制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落实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以及环境保护设施投资概算,将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纳入施工合同,或者依法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情况。 |
【1】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按照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的要求,编制环境保护篇章,落实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以及环境保护设施投资概算。 【2】建设单位编制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落实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以及环境保护设施投资概算,将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纳入施工合同,或者依法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 |
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 | 市、区 | □未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 □不涉及 问题记录________________ |
10 | 对建设单位在环境保护设施验收中弄虚作假的情况的检查 | 检查建设单位在环境保护设施验收过程中如实查验、监测、记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和调试情况。 | 建设单位在环境保护设施验收过程中,如实查验、监测、记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和调试情况,未出现弄虚作假。 | 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 | 市、区 | □未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 □不涉及 问题记录________________ |
11 | 对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未同时组织实施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中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的情况的检查 | 【1】检查建设单位将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纳入施工合同的情况,保证环境保护设施建设进度和资金后, 【2】检查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同时组织实施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中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的情况。 |
【1】建设单位将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纳入施工合同,保证环境保护设施建设进度和资金, 【2】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同时组织实施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中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
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 | 市、区 | □未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 □不涉及 问题记录________________ |
12 | 对技术机构向建设单位、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收取费用的情况的检查 | 检查技术机构向建设单位、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收取任何费用的情况。 | 检查未发现向建设单位、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收取任何费用。 | 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 | 市、区 | □未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 □不涉及 问题记录________________ |
13 | 对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未依法向社会公开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报告的情况的检查 | 检查建设单位依法向社会公开验收报告的情况。 | 除按照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外,建设单位依法向社会公开验收报告。 | 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 | 市、区 | □未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 □不涉及 问题记录________________ |
14 | 对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即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情况的检查 | 【1】检查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其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经验收合格后,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情况; 【2】检查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
【1】建设单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其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经验收合格,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2】检查未发现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
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 | 市、区 | □未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 □不涉及 问题记录________________ |
15 | 对接受委托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不负责任等行为的情况的检查 | 检查接受委托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技术单位按照国家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和技术规范等规定编制的情况。 | 接受委托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技术单位按照国家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和技术规范等规定编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后所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跟踪检查,未发现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或者生态破坏。 | 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 | 市、区 | □未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 □不涉及 问题记录________________ |
16 | 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存在基础资料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陷、遗漏或者虚假,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不正确或者不合理等严重质量问题的情况的检查 | 检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存在基础资料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陷、遗漏或者虚假,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不正确或者不合理等严重质量问题的情况。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不存在基础资料属实,内容无重大缺陷、遗漏或者虚假,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正确,合理。 | 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 | 市、区 | □未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 □不涉及 问题记录________________ |
17 | 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不符合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等规定存在质量问题的情况的检查 | 检查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符合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方法或者结果,相关环境要素、环境风险预测与评价内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环境保护目标,或者环境保护目标与建设项目位置关系描述,评价因子,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内容,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的相关环境要素现状调查与评价、区域污染源调查内容,建设项目概况描述,环境质量现状数据来源、监测因子、监测频次或者布点,环境影响因素分析,污染源源强核算内容符合规范等情况。 | 【1】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符合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等规定按相关规定提出环境保护措施,所提环境保护措施或者其可行性论证符合相关规定。 【2】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方法或者结果正确,相关环境要素、环境风险预测与评价内容齐全。 【3】未降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未降低环境影响评价标准,或者未缩小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4】未遗漏环境保护目标,或者环境保护目标与建设项目位置关系描述明确或者正确。 【5】评价因子中没有遗漏建设项目相关行业污染源源强核算或者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相关污染物。 【6】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内容真实、客观、全面和规范。 【7】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的相关环境要素现状调查与评价、区域污染源调查内容齐全、结果正确。 【8】建设项目概况描述齐全、正确。 【9】环境质量现状数据来源、监测因子、监测频次或者布点等符合相关规定,所引用数据有效。 【10】环境影响因素分析齐全、正确。 【11】污染源源强核算内容齐全,核算方法结果正确。 |
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 | 市、区 | □未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 □不涉及 问题记录________________ |
检查单位 | ||||||
检查结论 | ||||||
检查人员签名 | 姓名: 执法证号: 年 月 日 姓名: 执法证号: 年 月 日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