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盯民生诉求“风向标”,全力推进接诉即办提质增效

日期:2025-08-19 09:17    来源:区生态环境局

分享:
字号:        

通州区生态环境局坚持以“群众满意”为工作标杆,抓牢接诉即办关键节点,从认知上审题、从思路上破题,坚持提升服务速度、创新工作机制、发挥科技效能、构建协同治理新格局,切实解决群众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合理诉求,纵深推进通州区生态环境领域接诉即办工作提质增效

一是完善快接快办,按下民生服务“加速键”。坚持站稳群众立场,厚植为民情怀,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实行“7x24小时”督查催办制度,确保民生诉求快速响应。把握“受理、转派、办理、反馈、结案”五个关键环节,紧盯“六个第一时间”,落实“办前问需求、办中问进展、办后问满意”的工作模式,解决好群众“急事”、“难事”、“糟心事”2025年上半年,共接收生态环境领域投诉举报235件,诉求响应率始终保持100%,考核工单满意率和解决率均为100%,前六个考核周期均为满分。

二是优化工作办法,激发干事创业“自驱力”。主动破困局谋新路,2025年5月起建立接诉即办正负面清单,详实记录接诉即办工作中的不足以及优秀做法,切实做到既关注群众诉求处置结果,更注重办理过程的合理化、规范化跟进。截至目前共发掘优秀案例10个,记录其他问题70余条。同时,完善修订《北京市通州区生态环境局接诉即办工作办法》,科学设置责任体系、奖惩体系、监督执纪等制度,合理利用正负面清单成果,以实际举措打造一支业务精湛、心怀民生、蓬勃进取的生态铁军队伍。

三是巧用科技赋能,提高重点难题“根治率”。 构建动态预警与主动干预机制,推动“未诉先办”扎根落地。针对生态环境治理末端难发现、难监控、难预判问题,科学利用卫星遥感、VOCs走航监测、道路尘负荷监测、油烟在线监测、全区水环境管控、网格预警6大科技手段,精准定位微小点位污染源,切实发挥好前段岗哨作用。综合监测数据、季节周期分析、执法巡查情况等多方信息,动态调整接诉即办要点清单,就季节性、周期性、可预见性的诉求开展未诉先办。截至6月底,危废处置、柴油车尾气、企业排污等诉求同比下降45.9%

四是坚持多元共治,发挥条块结合“联动性”。通过“零点”行动、100家餐饮油烟治理、中央、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等多项重点任务,深刻践行“上门领哨”的服务意识,借力属地“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主动对敏感点位、部署谋划,让发展速度与民生温度相契合。2025年以来,共运用“吹哨报到”机制233次,其中“吹哨”46次、“应哨”187次。今年,我局以“100家餐饮企业治理任务”为抓手,协调全区相关部门群策群力,加快推动解决餐饮油烟、噪声等民生密切相关问题。


主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     承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通州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120001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947号 京ICP备200152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