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载寻亲终圆梦 京连携手告慰英烈魂——通州退役军人事务局助烈士亲属圆梦祭扫

日期:2025-10-28 09:34    来源: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分享:
字号:        


近日,通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会议室里,71岁的张杰老人将一面印有“京连携手慰英魂,情暖烈属恩义长”的锦旗和一封感谢信郑重交到工作人员手中。五十二载的寻亲泪水化作现场经久不息的掌声,这面承载着两代人未了心愿的锦旗,不仅是对通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为烈属办实事”的深情礼赞,更是新时代退役军人事务系统践行“尊崇英烈、关爱烈属”的生动见证。

图:烈属张杰向通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赠送锦旗

半世纪寻亲路 泪洒旅大公墓     

1973年4月30日,23岁的张振若烈士在救火护艇中英勇牺牲,原安葬于旅大革命公墓。此后五十年,因城市发展和历史变迁,烈士墓地已无法找寻。张振若烈属开启漫漫寻墓之路:母亲因思念成疾疯癫半生,临终前仍攥着儿子的照片喃喃呼唤;2016年、2021年,亲属两次奔赴大连寻墓未果;2018年,弥留之际的母亲执意要看儿子最后一眼,家人只能含泪编织善意的谎言。2023年,当寻墓之路再度搁浅时,已入古稀之年的烈士妹妹张杰在电话里泣不成声:我们等不起了,可更对不起牺牲的哥哥啊!

通州担当破困局 丰碑镌名慰忠魂     

2025年2月,烈属户籍转入通州区后,抱着最后希望的张杰向通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提出诉求。优抚褒扬组马天骄同志了解情况后,立即启动跨省寻墓专项行动。面对原始墓地变迁、线索中断的难题,他多次协调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局调取安葬档案,查阅历史存留资料。经多方查证,确认原旅大革命公墓已整体迁移,烈士遗骸暂无法精准定位。

烈士不能无名,英魂必有归处!通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立刻指派马天骄同志带队赴大连协商,依据《烈士安葬办法》相关规定,协同大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烈士陵园英雄纪念碑上镌刻张振若烈士英名。2025年9月30日,烈士纪念日当天,张振若的名字与千百名英烈一同闪耀在纪念碑上,从此有了魂归之所。

以初心铸担当 用真情暖人心     

每一通深夜来电,每一次跨省协调,都是对尊崇英烈”最生动的诠释。在此次寻墓行动中,工作人员不仅解决了祭奠难题,更通过心理疏导、政策帮扶等方式,帮助烈属走出长期阴霾。通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褒扬组定期走访慰问烈属,通过“两节”慰问、七一慰问等形式,年均慰问烈属300余人次,发放慰问金30余万元。

这面锦旗背后,是通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为民服务、尊崇英烈的使命担当。正如张杰老人在感谢信中所写:你们用行动告诉我们,英雄从未被遗忘,烈属永远有依靠”。

薪火相传守初心 英烈精神永传承     

这面锦旗,我们不仅要挂在墙上,更要刻在心里。通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褒扬组四级调研员董仕杰表示,“我们将以此次事件为契机,建立跨区域烈士寻亲长效机制,让更多‘失联’烈士早日‘归队’。”

如今,张振若烈士的英名已镌刻进大连烈士陵园的青石碑上,更镌刻在烈属和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者的心中。这面锦旗,不仅是对一次寻墓行动的感谢,更是对新时代退役军人事务系统为民服务、尊崇英烈精神的最高礼赞。

主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     承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通州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120001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947号 京ICP备200152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