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首条“步行+自行车”多功能慢行道日前正式开放~
这条多功能慢行道通道长2.98公里。南起东古城街、北至六合东西路,串联行政办公区、路县故城遗址公园、减河公园与居民社区。通道以“骑行路、最通州”为主题,融合生态景观与历史文脉,成为“花园城市”建设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从东古城街出发,先到“故城怀古”段感受千年遗址的脉络,再到“叠翠临流”段吹吹运潮减河的风,最后在“高林寻芳”段和海棠花撞个满怀,这一路,像是把通州的精华都看遍了——
按照景观特色,慢行道被划分为“高林寻芳、叠翠临流、故城怀古”三段,对应“忆古、瞰水、穿林、赏花”四种沉浸式体验。
其中,“高林寻芳”段最让市民惊艳,仅海棠就有21个品种、1383株,搭配迎春、连翘、丁香等1857株花灌木以及大花月季、蓝花鸢尾、千屈菜等数十种宿根花卉,植物种类累计超千种,堪称“移动的植物博物馆”。
而“叠翠临流”段则藏着最浓的通州韵味——跨运潮减河的200米景观桥上,一侧是减河公园的浓荫,一侧是两岸依依杨柳,风过时满是“绿杨阴里白沙堤”的诗意。
向南进入“故城怀古”段,路县故城遗址公园的郊野森林扑面而来,高大的油松、国槐与低矮地被形成层次,让人在骑行中仿佛穿越回千年之前的汉代。
四种体验的无缝衔接,让这条慢行道不仅是通勤路,更成了“阅读通州”的立体画卷。
“以前送外卖要在机动车流里穿梭,现在走这条专用道,从行政办公区到召里家园能快5分钟,还能顺便看看花!”外卖员王师傅道出了慢行道对民生的切实改善。
作为连接城市、乡村、公园、河流与历史古迹的“绿色纽带”,这条慢行道不仅串联起行政办公区与居民社区,更打通了通勤、健身、休闲的“最后一公里”。
从“荒地裸地”到“城市画廊”,从“出行通道”到“民生纽带”,这条2.98公里的慢行道,正以“生态+文化+休闲”的多元功能,充分活化绿色空间,重塑副中心的慢行生活方式,生动诠释通州“花园城市”建设。
主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 承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通州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120001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947号 京ICP备200152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