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临河里街道办事处2025年预算情况说明

日期:2025-02-11 14:36    来源:临河里街道

分享:
字号:        
目  录
第一部分2025年度部门预算情况说明
一、部门情况说明
二、收入预算情况说明
三、支出预算情况说明
四、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情况说明
五、其他情况说明
六、名词解释
第二部分2025年度部门预算报表
一、收支总表
二、收入总表  
三、支出总表
四、项目支出表
五、政府采购预算明细表
六、财政拨款收支总表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表
八、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表
九、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表
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表
十一、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表
十二、政府购买服务预算财政拨款明细表
十三、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表
十四、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表

第一部分2025年度部门预算情况说明
一、部门情况
   (一)部门机构设置、主要职责
    1.部门机构设置:根据《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变更部分行政区划的通知》(通政发〔2020〕7号),设立临河里街道办事处。内设综合办公室、党群工作办公室、平安建设办公室(含司法所)、城市管理办公室、社区建设办公室(含统计所)、民生保障办公室、综合行政执法队;下属3个事业单位,分别为便民服务中心、市民活动中心和市民诉求处置中心。
    2.部门机构主要职责:组织实施辖区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工作,落实卫生健康、养老助残、社会救助、住房保障、就业创业、文化教育、体育事业和法律服务等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组织实施辖区环境保护、秩序治理、街区更新、物业管理监督、应急管理等城市管理工作,营造辖区良好发展环境;组织实施辖区平安建设工作,预防、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组织动员辖区单位和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工作,统筹辖区资源,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推进社区发展建设,指导居民委员会工作,支持和促进居民依法自治,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做好国防教育和兵役等工作;法律、法规、规章及市、区人民政府作出的决定、命令规定的其他职责。
   (二)人员构成情况
    北京市通州区临河里街道办事处行政编制71人,实际63人;事业编制46人,实际43人;优秀社区书记及社工专项事业编2人;聘用人员271人(社区工作者193人、综合协管员78人)。
   离退休人员2人,其中:离休0人,退休2人。
   (三)本预算年度的主要工作任务
    1.保持“冲”的劲头,更高站位打造创新临河里
    一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培育新动能。丰富拓展“临河邻里”品牌内涵和外延,擦亮党建“金字招牌”,实现力量整合、人心聚合、发展聚变。将“副中心有我”社会文明风尚培育落到实处,把精神文明有机融入“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基层治理体系,打造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学院”,用“文化+兴趣”选修课吸引参与“学习+治理”必修课,展现全国文明单位风采。新闻宣传“向质”,坚持将“临河邻里”公众号打造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服务群众新窗口,挖掘经验、沟通媒体,宣传先进成果与优秀品牌,以高质量宣传展示街道创新举措与成果,吸引更多创新资源汇聚。二是依托重点项目塑造新优势。统筹考虑副中心所需和街道所能,深入谋划一批有前瞻性、对全局有重要带动作用的项目。立足街道地理位置优势,注重环球影城、京杭大运河、“三大文化建筑”品牌效应,服务保障外溢文旅游客,打造商圈消费前沿阵地,筑牢商务发展宣传阵地,建设创新型服务阵地、助力文旅产业发展。深挖盘活硬科技、肆叁陆等产业园创新资源,通过场景升级、产业聚集,吸引“小剧场”入驻,形成文化赋能产业、产业反哺文化“生态循环”,推动文商旅深度融合发展,形成临河里文化“IP”。三是打造基层治理四梁八柱。进一步理清街道工作职能,认真梳理履职事项清单,形成事权清晰、责能相适、履职顺畅、保障有力的街道权责体系。重点围绕“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谋划布局,明确社会动员的路径与落点、动员主体、任务及手段,全面构建以“热线+网格”治理模式为支撑的街道社会动员工作体系,有效激发多元社会主体参与热情。进一步加强基层治理干部队伍建设,以科学理论武装加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搭建干部成长多元平台,以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发现培养社区工作人才。鼓励机关干部和社区工作人员勇挑重担、先行示范,注重在接诉即办、防汛救灾、拆违等重点工作和急难险重岗位锻炼和考核优秀年轻干部,以问题解决倒逼能力提升,以职级晋升、评先评优、提拔任用有效激发争先创优、干事创业积极性。
    2.永葆“干”的作风,更广视野打造善治临河里
    一是明纪促治。扎实开展纪律教育和廉政教育,推进思路和方式创新,通过开展廉政谈话、观看警示教育片、组织专题讲座等形式,将纪律教育抓在日常、严在平常、重在经常,筑牢思想防线,营造崇廉风尚。持续推进廉洁文化建设,打造居民身边的廉洁文化教育基地,成为“运河清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巩固深化巡察整改成果,扎实做好整改成果“后半篇文章”,持续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共性和突出问题。驰而不息抓好作风建设,从严从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时刻防范、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二是以办促治。以高标准做好接诉即办工单转派、审核把关、业务培训为前提,以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体系为基础,持续抓责任、抓机制、抓作风,狠抓工作细节,推动全员办件,充分发挥数据统计作用,为创建善治临河里提供有力保障。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工作办法,梳理重点人、重点事、重点点位、重点领域问题,形成2025年“接诉即办”重点解决问题清单,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严格落实领导班子成员包案机制,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关键环节,集中力量突破难点,开展“小微项目惠民生”等项目,深化主动治理,推进未诉先办,坚持通过一个问题推动解决一类问题,聚焦聚力推动接诉即办工作提质降量。三是多元共治。抓好各领域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通过组织部门检查、基层党组织互查等方式持续开展好政治体检,确保每季度检查一项内容、整改一个问题、规范一项工作,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探索推动非公党支部发挥自身优势与功能作用,深度参与基层治理。探索“学习强基善治”社区学习交流机制品牌化建设,推进交流学习向社区小组及居民延伸,丰富“副中心有我”社会动员体系的临河里表达。发掘、整合辖区各类社会资源,加快建立临河里街道物业联盟,依托街道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业委会(物管会)运行指导中心,深化“临河邻里汇”议事协商品牌,激发居民、社区、物业等多元主体治理热情,带动社区治理效能全面提升。四是综合施治。强化区级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专项监督和日常监管,闭环管理确保有为有效、有质有量。推进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以综治中心为“枢纽”推动政法力量下沉,积极发挥人民调解委员会作用,深度参与接诉即办矛盾调解,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加大对两类人员的监督管理,高质量完成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穿警服的副书记”,串起社区平安链。紧盯市容环境、燃气安全、施工工地等重点领域,以精细化、高效化执法提升市容环境。
    3.坚守“责”的担当,更大力度打造幸福临河里
    一是兜牢兜住民生底线。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发挥养老区域服务中心辐射带动作用,动员养老机构、卫生服务中心、老年协会等多部门开展医养、生活帮扶、文化娱乐等多种服务联合体建设,积极链接优质社会资源开展义诊活动、为困难残疾人提供精准帮扶,推进就业服务在社区村“嵌入化”,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等实际问题。二是聚焦聚力攻坚克难。建立工作专班,街道主要领导任总指挥,从属地角度出发,基于群众诉求,统筹协调聚集合力,上下联动齐力攻坚,推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探索“共商共治共享”模式,拓展挖掘停车资源,疏堵结合推进解决金隅七零九零、华远铭悦园、通和园等小区的停车难题,优化提升辖区居民出行体验。三是精耕提升居民福祉。提升生态福祉,协同推进降碳、减污,高效利用辖区边角地等剩余空间建设“金角银边”,精心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绿色家园,高品质建设拓展城市绿色空间。推动通和园小区西侧路等3条背街小巷精细化整治提升,打造优良街区环境。提升文化福祉,依托街道公共文化阵地,巩固全民健身示范街道建设成果。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履行“娘家人”职责,维护保障职工、妇女、儿童等多个群体合法权益。依托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文化中心、公共区域职工之家、户外劳动者暖心驿站、驿港湾、图书馆等辐射效能,让居民、职工乐享丰富多彩文体活动,激发新业态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热情。四是织严织密安全防线。强化“两抓、两建、两重”,将安全工作与基层治理有机结合。抓源头、抓漏洞,推动治理关口向前、重心下移,促进安全风险源头治理。建台账、建机制,规范建立辖区重点类别问题台账,建立“检查-整改-复查”安全隐患闭环管理机制。重执法、重常长,充分发挥监督检查“利剑”作用,经常、长期地抓好安全工作,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安全风险防控长效机制。
    4.用好“实”的举措,更深层次打造活力临河里
    一是提升产业活力。着力提升营商“软硬”两个环境,整合辖区三万余平闲置空间资源,形成招商资源“一张图”、招商信息“一套表”,吸引一批带动性强、成长性优、财源性足的企业在临河里落地生“金”,构建更具活力的产业生态。坚持服务企业与财源建设双轮驱动,“加”服务“优”环境,稳妥推进职工入会和企业建会的工会基层组织建设,使职工和企业享受工会政策;挖潜育增,持续开展“身临企境”大走访品牌活动,增强“四个实效”,落实各项利企政策,推动辖区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二是焕发街区活力。加强商会组织建设,凝聚辖区企业力量,激发商务发展活力,形成企业互帮互助良好氛围。坚持以文润街,依托周边京杭大运河,将文化引领融入华业、华远商业街区提升改造,打造有吸引力、有潮流范的优质商圈。积极引入智慧生活圈建设导视图,推进生活圈规范化、便利化、品质化、智慧化建设。整合大运河市场、居然之家等辖区西部商业,打造大运河市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引进各类移动式便民设施,分时段满足消费需求。三是激发消费活力。以“打造精彩活力副中心”为出发点,通过文创市集活动等形式,树立品牌活动,促进辖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引导企业线上引流、线下增质,动员辖区商户利用抖音、大众点评等热门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投流;结合副中心文旅宣传内容,精心开展店铺特色宣传,吸引客流云集、唤醒“烟火气”,将人气流量转为消费增量,进一步撬动消费市场潜力、点燃消费新活力。
二、收入预算说明
    2025年收入预算8810.85万元,比2024年9082.57万元减少271.72万元,降低2.99%。其中:本年财政拨款收入8810.85万元,比2024年9082.57万元减少271.72万元;本年其他资金收入0万元,与2024年持平;上年结转结余资金0万元,与2024年持平。
三、支出预算说明
   (一)2025年基本支出预算7347.02万元,占总支出预算83.39%,比2024年7031.71万元增加315.31万元,增长4.48%。
   (二)2025年项目支出预算1463.83万元,比2024年2050.86万元减少587.03万元,降低28.62%,减少原因为:临河里街道办事处事权补助资金项目较上年度减少536.17万元,临河里街道统计站(室)经费、临河里街道统计专网租赁费,临河里街道统计所经费3个项目取消,减少50.86万元。部门预算项目支出功能分类为一般行政管理事务支出,主要包括临河里街道办事处事权补助资金。其中:
    1.事业单位经营支出0万元。
    2.上缴上级支出0万元。
    3.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0万元。
四、“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说明
   (一)“三公”经费的单位范围
    北京市通州区临河里街道办事处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维护费开支单位包括1家行政单位及3家所属事业单位。
   (二)“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情况说明
    2025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2.65万元,与2024年持平。其中:
    1.因公出国(境)费用。2025年预算数0万元,与2024年持平。
    2.公务接待费。2025年预算数0.8万元,与2024年持平。2025年公务接待费主要用于单位公务接待方面的支出,严格按照接待审批流程执行。
    3.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维护费。2025年预算数1.85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2025年预算数0万元,与2024年持平。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2025年预算数1.85万元,其中:公务用车加油0万元,公务用车维修0万元,公务用车保险0万元,其他1.85万元;与2024年持平。
五、其他情况说明
   (一)政府采购预算说明
    2025年北京市通州区临河里街道办事处政府采购预算总额132.94万元。
   (二)政府购买服务预算说明
    2025年北京市通州区临河里街道办事处政府购买服务预算总额895.15万元。
   (三)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说明
    2025年北京市通州区临河里街道办事处1家行政单位以及便民服务中心、市民活动中心和市民诉求处置中心3家事业单位的机关运行经费财政拨款预算750.32万元。
    临河里街道2025年部门预算草案说明机关运行经费:是指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经费支出,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四)项目支出绩效目标情况说明  
    2025年,北京市通州区临河里街道办事填报绩效目标的预算项目1个,占本年预算项目1个的100%。填报绩效目标的项目支出预算1463.83万元,占本部门全部项目支出预算的100%。
   (五)重点行政事业性收费情况说明
    本部门2025年无重点行政事业性收费。
   (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情况说明
    本部门2025年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预算。
   (七)国有资产占用情况说明
    截至2024年底,北京市通州区临河里街道办事处共有车辆0台,共计0万元;单位价值50万元以上的通用设备0台(套),共计0万元;单位价值100万元以上的专用设备0台(套),共计0万元。
六、名词解释
    预算:遵循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国家年度集中性财政收支计划。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具体编制本级预算草案,各部门编制本部门预算草案。
    一般公共预算:是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是对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向特定对象征收、收取或者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特定公共事业发展的收支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应当根据基金收入情况和实际支出需要,按基金项目编制,做到以收定支。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对国有资本收益作出支出安排的收支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应当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并安排资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
   “三公”经费: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及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事前绩效评估:指在预算编制时,财政部门根据部门战略规划、事业发展规划、项目申报理由等内容,通过委托第三方的方式,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对项目实施必要性、可行性、绩效目标设置的科学性、财政支持的方式、项目预算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
    绩效评价:指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单位)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其中,绩效目标的设立是开展绩效评价的前提和基础,绩效评价指标是绩效评价的工具和手段,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是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
    政府采购: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是规范财政支出管理和强化预算约束的有效措施。
    政府购买服务: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政府直接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务事项以及政府履职所需服务事项,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交由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和事业单位承担,并由政府根据合同约定向其支付费用。
    财政监督:指财政部门在财政分配过程中,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或个人涉及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国有权益以及其他有关财政管理事项进行监督,对其合法性进行监控、检查、稽核、督促和反映。
第二部分2025年度部门预算报表
1.收支总表
2.收入总表
3.支出总表
4.项目支出表
5.政府采购预算明细表
6.财政拨款收支总表
7.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表
8.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表
9.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表
10.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表
11.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表
12.政府购买服务预算财政拨款明细表
13.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表
14.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申报表

2025年度部门预算草案报表

主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     承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通州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120001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947号 京ICP备20015255号-1